奥尔夫教学理念下的高校小提琴教学探究
2020-09-02史昀冉
【摘 要】乐器已经成为当前儿童的必修课,小提琴因其独特的魅力而成为许多孩子的主要选择。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艺术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高校小提琴教学亦是如此。奥尔夫教学理念因其具有综合性、人本性、原本性、即兴性以及创造性而深受国内外教育界的认可,其对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身心的多元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具有积极影响,对于推动高校小提琴教学模式的创新、内容的充实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此,探索奥尔夫教学理念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理念;高校;小提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2-0049-02
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被称为世界三大音乐教学理念之一,其他两个分别为柯达伊音乐教学理念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理念。小提琴学习仅依靠单方面的理论学习或者实践操练,并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无法展现小提琴的音乐魅力。现阶段的高校小提琴教学技能化的倾向较为显著,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音乐素质的培养。奥尔夫教学理念既与当前的教育政策相贴合,又符合素质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自由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同时奥尔夫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小提琴的学习兴趣,改进创新小提琴教学模式。当前高校小提琴教学对奥尔夫教学理念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应结合现状进行探索。
一、奥尔夫教学理念的基本概述
奥尔夫教学理念为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音乐教学理念。奥尔夫与其好友建立了一所学校,在其中探索教学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奥尔夫的音乐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加上奥尔夫的先天优势,年幼时他的音乐水平就已经相当高了。奥尔夫教学理念十分注重音乐的本源和本质,追求回归本源,重视学生借助音乐来表达本能情绪以及情感思想,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相比,奥尔夫教学理念尤为重视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出发,在了解把握学生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而非对学生施加硬性的演奏技巧、音乐理论等教育。奥尔夫强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以此来实现美育教育。这与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融入奥尔夫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改善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
二、奥尔夫教学理念的特点及作用分析
(一)奥尔夫教学理念的特点分析
奥尔夫教学理念之所以被国内外教育者充分认可和运用,是因为其具有综合性、人本性、原本性、即兴性、创造性的特点。具体来说,综合性是指奥尔夫教学理念倡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小提琴的学习而言,既要理解小提琴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又要对小提琴作品进行深入剖析,从作品的基本组成、内容的情感主旨、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创作时代等等入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传授给学生。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开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逐渐进行系统全面的音乐教学。人本性和原本性具有相似性,但又存在不同之处,人本性是指尊重学习者的内心感受与想法,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当下乐器教学存在技能化倾向,学习乐器似乎成为孩子的一种压力而非兴趣动力,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体现。原本性是指在学习音乐时要回归本质,无论是乐器的基本理论知识还是乐谱作品等都要回归本质,让学生从最初的起源开始,理解学习音乐的初衷,感受音乐的魅力,而非强硬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即兴性和创造性两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即兴性是在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积累的前提下产生的,并且这种积累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伴随着学习者个人情感的融入,在演奏时进行即兴的创作。创造性与即兴性相伴随,演奏者在即兴演奏时,或是与原来的作品相契合或是有别具一格的二度创作。
(二)奥尔夫教学理念对高校小提琴教学的作用
奥尔夫教学理念对于改善当前高校小提琴教学技能化倾向严重、重理论轻实践等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奥尔夫教学理念对在高校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有重要意义。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宽松的氛围能够缓解学生的情绪压力,提高小提琴演奏的质量。奥尔夫理念综合性与人本性的特点倡导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如此有助于学生放松身心,感悟体会音乐的魅力,这是提升学生小提琴演奏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奥尔夫教学理念有助于推动高校小提琴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的转变,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小提琴学习的积极性。奥尔夫教学理念能够弥补高校传统小提琴教学的不足之处,给予学生以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利于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与水平的提升。再次,奥尔夫教学理念可以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既顾全大局,也兼顾个体,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教学,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客观发展与实际需求,从多角度不断提升高校小提琴教学的质量。最后,奥尔夫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传授学生技能,促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锻炼,实现授人以渔,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助力学生的未来发展。
三、奥尔夫教学理念在高校小提琴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奥尔夫教学理念在高校小提琴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从构建和谐课堂氛围、开展小提琴教育活动、重视肢体语言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构建和谐课堂氛围
我国填鸭式教学已经为大众所诟病,使得学生个性无法得到表现。奥尔夫教学理念倡导解放学生的个性,鼓励让学生自由发挥,因此构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小提琴的兴趣很有幫助,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氛围的营造建立在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学习的内容来创造相应的课堂氛围。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与学生进行积极探讨,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且也要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定时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生的反馈做出及时调整。除此之外,鼓励学生、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对于学生小提琴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教师对此也要予以充分重视。
(二)开展小提琴教育活动
高校小提琴教学目前存在课程设置不规范、教材难度不统一、师资力量不完备等问题,基于此,想要实现奥尔夫教学理念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应用,应积极开展小提琴教育活动。一方面要丰富小提琴授课的方式,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意愿想法以及实际需求,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小提琴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充实小提琴的授课内容,在学习难度、学习范围等方面进行拓展,要切实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小提琴基础水平,内容的安排既要符合学生的基本需求,也要实现学生小提琴水平的提高,既要全面系统,又要体现层次区别。除此之外,也要完善高校小提琴的课程设置,配备稳定的优质师资,尽可能分配更多的时间,保证学生训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重视肢体语言训练
肢体语言是展示小提琴魅力的外在表现,这也是奥尔夫教学理念综合性和原本性的体现。高校教师在进行小提琴教学时,除了传授必要的乐理知识之外,还要重视学生在演奏小提琴时的肢体姿势,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时出現的不正确姿势,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演奏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姿态。除此之外,在训练时要引导学生融入情感,情感融入对于肢体语言的锻炼是尤为重要的,当学生对于作品有了深入透彻的理解后,会理解作者的创作初衷以及创作缘由,在演奏时会自发地进行联想、产生情感共鸣,当情感达到高潮时会不自觉地有肢体语言的加入,长此以往对于提升自身的小提琴水平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小提琴的演奏灵感,进行创造性的演绎。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奥尔夫教学理念主张即兴性与创造性相结合,高校小提琴教学对此要有深刻认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从不同音乐类型中体会音乐的魅力,寻找自己的兴趣点与适合自己的演奏感觉。小提琴音乐的演奏是多个器官进行合作的综合活动,既需要肢体动作的演绎,也需要视觉、听觉和内心多器官的联动感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上的强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在学习小提琴过程中的反馈以及所提出的问题,及时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和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给予学生积极肯定与认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更加地努力锻炼。同时情感把握也十分重要,学生要理解体会小提琴作品的情感,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的情感,在彼此的理解互动中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火花。
四、结束语
乐器学习对于学习者而言,接触得越早越有利于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小提琴学习中的可塑性较高,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基础出发,尊重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要从提高学生对小提琴的学习兴趣开始,调动学生对小提琴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热情。总之,奥尔夫教学理念对高校小提琴教学的很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高校教师应予以充分认识和重视,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维,从教学实际出发,调整教学方式,将奥尔夫教学理念科学有效地融入小提琴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安雯.奥尔夫教学法与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相结合初探[J].艺术研究,2010,(03).
[2]陈士俊.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普及教育——从奥尔夫教学引发的感想[J].文学界(理论版),2011,(08).
[3]苏世奇.奥尔夫教学法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以六盘水师范学院艺术系为例[J].中国音乐教育,2011,(04).
[4]金美琳.关于普通高校奥尔夫音乐课程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转变研究[J].北方音乐,2016,(07).
作者简介:史昀冉(1990-),女,信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小提琴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