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09-02赵文昌
【摘 要】初中语文学习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语文核心素养具有较大难度。正因如此,老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多下功夫,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主要从戏剧理论出发,探讨其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思考。
【关键词】戏剧理论;初中语文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2-0027-02
戏剧学习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很高,要求通过文字来描绘画面,帮助读者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当前,学生对于戏剧理论的了解较少,戏剧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代,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受到了电子产品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常常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枯燥乏味的东西。所以戏剧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戏剧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戏剧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据有关数据显示,当前不少学生和老师都认同戏剧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认为其有利于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课本中也引入了很多戏剧,通过戏剧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的能力,可以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感受阅读的语言魅力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具体来说,戏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合作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戏剧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可以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老师综合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戏剧理论,对老师也能起到很好的鞭策作用。当前不少老师的戏剧理论基础较差,如果想要教好学生,老师必须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课下进行“充电”。老师要通过对戏剧理论进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戏剧知识,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课下老师也要通过阅读培训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并与其他教师进行积极的知识和经验分享,使自己对戏剧理论知识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运用戏剧教学法,有利于实现老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推进戏剧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方式,戏剧教学有利于老师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通过加强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来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合作以及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同时,教师的成长也会促进学生的进步,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为简单有效的理解,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加轻松,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戏剧理论并不妨碍语文教学本身,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戏剧教学属于语文中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较难的一部分,阅读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关键的作用。学生阅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在阅读方式的培养中,首先要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戏剧阅读是一种较为直观的阅读方式,它通过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文加深印象。通过对戏剧的特点加以把握来进行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增加语文知識。戏剧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创新,打破了应试教育的思维惯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解放了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1]。
二、关于戏剧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几点思考
(一)了解创作背景、文章大意,理顺人物关系
在进行戏剧学习时,要读懂文章大意,弄清楚作者的创作目的,理顺戏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通过对这些基本点的梳理,可以帮助学生对戏剧形成深入理解。以《麦琪的礼物》为例,其是著名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虽然文章是小说,但亦可以用学习戏剧的态度来对待。文章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揭示了人性。故事中的主人公互相送礼物,本来要送给对方最珍贵的礼物,没想到出乎意料,都变成了最无用的礼物,但主人公依然收获了珍贵的爱。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和动作描写进行细细品味,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特征。整个文本给人带来的感触颇多,向人们传达出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真挚爱情。通过男女主人公因互相深爱对方而卖掉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来为对方挑选礼物,向学生展示较为纯粹的爱情;通过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感受主人公的情感状态,通过主人公对心爱之物的不舍来感受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无私奉献这一优秀美德。小小故事中蕴含了大大的人生哲理,读来意味深长。
(二)师生配合共同编演课本剧
编演课本剧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老师也应该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指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在师生配合中,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实现学生与老师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深入交流。在进行课本剧编演的过程中,其实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不仅要有文字功底、表演功底,还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各方面协调配合,才能呈现出精彩的课本剧。若想要实现课本剧表演,同学们必须对人物进行深入研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人物,在表演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物形象[2]。学生的表演无须达到专业演员的水平,只需要在表演过程中加深对人物性格特征的认识即可,通过表演,揣摩人物的情感,以此对人物进行充分的解读。师生配合共同编演课本剧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来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使语文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师生配合共同编演课本剧,在提高整个语文教学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三)师生共同欣赏和评价课本剧
进行课本剧的编演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同样,戏剧是需要观众来观看和点评的,组织没有参演课本剧的同学进行课本剧的点评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虽然没有参与到课本剧的编演,但是在观看点评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所收获,实现戏剧理论的学习。在欣赏完作品后进行客观评价,不仅考验点评学生的语文功底,也能够帮助参与课本剧编演的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教师和学生对课本剧共同进行欣赏和评价,可以使学生在欣赏和评价的过程中丰富语文知识,并对教师的观点进行思考,与自己的观点进行对比,来寻找彼此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对课本剧进行自主评价,帮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激发自身创造力,从而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学习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课本剧表演是语文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3]。课本剧表演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而变成了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这种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改善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对语文学习的探索欲,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填充学生的戏剧理论知识
当前不少学生对于戏剧缺乏认识,尤其是缺乏基本的戏剧理论知识,这充分体现了戏剧理论渗透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在进行戏剧学习之前,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的戏剧理论学习,在进行戏剧理论教学时,要通过对戏剧的基本要素等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戏剧形成初步的认识,在学习戏剧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一步步了解戏剧的发展,逐渐感受到戏剧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戏剧的兴趣,提高学生在戏剧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深入浅出、点到为止,不能过分解读,否则会导致学生对戏剧学习产生抵触心理[4]。戏剧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戏剧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可以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深入浅出、点到为止,也不至于让戏剧知识显得太过深奥,让学生望而却步。填充学生的戏剧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結语
初中语文学习中涉及到散文、诗歌、小说以及戏剧等体裁,不同体裁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体裁对于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有不同的作用。戏剧理论学习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积极意义,这也是本文探讨戏剧理论渗透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谭霈生,路海波.话剧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4]程达.教学目标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赵文昌(1979-),男,汉族,甘肃天祝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任教中、小学语数学科,研究方向:小学、初中语文,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