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烧肉”助诸葛亮活捉孟获
2020-09-02川语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0期
川语
在夏收农忙季节里待客,常有一道“大蒜烧肉”作为大菜上桌。以大蒜佐菜,从医学方面讲,则不患热伤风、肚痛、腹泻、痢疾等病,所以格外受到欢迎。据民间讲,此菜得益于三国时期的一段故事。
当年诸葛亮率蜀军南征,孟获把他们诱到深山秃龙洞,妄图利用这一带山岭险峻,行军不便,常有毒蛇、毒蚊伤人,瘴气弥漫,使蜀兵染上瘟疫,不战自溃。
正当诸葛亮面临困境一筹莫展之际,忽有一老者求见,说此去西山不远,有位高人号万安隐者,其居处种有一种异草叫“韭叶芸香”,过往之人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诸葛亮按照指点前去拜访。
隐者听说诸葛大军征讨孟获,极愿鼎力相助,当即献出家藏“韭叶芸香”果实数百斤。诸葛亮一见,认出此果实原来就是大蒜。他一面称谢,收下蒜头交军中分食,一面命粮官速返内地采办大量大蒜以备军用。士兵食用大蒜后果然疫病不生,精神陡长。但由于大蒜生性呛人,以致不少士兵喊“比药难入口”,这怎么办呢?
诸葛亮又想一计:肉是大家都爱吃的东西,要想吃肉,就必须同时也吃大蒜,于是他令军厨把大蒜和在肉里一起烧制,士兵十分喜爱这道菜。
后来,诸葛亮又改令将“大蒜烧肉”用于改善军中伙食。在攻打孟获之前,士兵們吃的就是“大蒜烧肉”,使一些厌恶蒜臭的士兵也胃口大开,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活捉孟获,得胜班师。(摘自《饮食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