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培育研究

2020-09-02黄明芳赵广平

关键词:培育大学生

黄明芳 赵广平

[摘 要]健康的社会情感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美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建立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环境,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校教育中融入社会情感培育,同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支持系统,助力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培育,就是以“更好的教育”回归教育的初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情感;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20)04-0122-11

在2018年9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重要论述为高校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深刻揭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十大育人体系的中心和重点,即要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关于“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和充分的发展”这一核心论调的生动体现。而要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不仅要尊重学生作为教育客体的属性,同时也要尊重其作为社会个体的属性,即要充分观照教育客体的社会性。教育客体的社会性发展可以分为社会交往、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适应四个维度。[1]125其中,社会情感是个体道德品质生成的重要基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对教育客体品德和品行的培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先驱要素。本文将以“社会情感”为视角,探讨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培育的价值与策略。

一、关于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现象、社会环境、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它包含了多层面的情感状态,一是属于心理学层面的表现为个体热爱、冷漠、积极等情感状态;二是随着个体社会体验的加深,逐渐形成的道德感、责任感、审美感等,属于社会学层面。健康的社会情感表现为: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对他人有积极的评价;对集体有良好的归属,具备健康社会情感的个体才能形成美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建立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环境,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具备健康社会情感的大学生个体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国家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当前,科技日益进步,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物质与精神发展的失衡导致人与心灵、人与人、人与社会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此前在各大主流媒体曝光,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的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事件:某大学学生会百名高级干部充满“官僚气”的任命公告事件;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森严的干部等级制;以及有高校学生干事管主席叫学长被辱骂等事件一度使“学生会、大学生、官本位、官僚化、功利化、庸俗化”等词成为舆论热词。另外如2013年某大学研究生投毒杀害室友事件;2015年某大學硕士研究生因未通过论文答辩跳楼自杀事件;2017、2018年某些大学研究生因师生关系自杀事件等,无不让我们在惋惜和震惊之余不得不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社会情感荒芜和社会情感能力缺失现状进行重新审视。

二、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缺失现状

个体的社会情感发展是“由己及他”的生成过程,即由个体的自我意识、情感扩展到对他人、对群体、对国家和对民族的认知和评价。社会情感包含了个体对两类主要关系主体的情感预期。一是个体与可以产生爱与安全感的另一个体;二是个体与可以使人产生归属感的任何集体。当这种情感关系无法达到预期时,随之产生情感孤独与社交孤独。以大学生的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现状作为切入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观测大学生的健康社会情感缺失情况。本研究采用Wittenberg的情感-社交孤独量表(Emotional and Social Loneliness Scale),共10道题,采用五点评尺作答,对330位分级随机抽样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见表1)旨在考察大学生的情感与社交孤独感现状,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预防大学生情感与社交孤独,培育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提供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有显著的相关性。大学生群体有较大比例存在一定程度的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其中,情感孤独程度显著的人数占比高于社交孤独。见表2。

对不同性别调查者的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大学生在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方面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见表3。

另外,对不同年级调查者的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进行方差分析(ANOVA),检验结果显示,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这两者在年级这一因素上无显著的差异。但不同年级调查者的情感孤独与社交孤独平均得分情况显示,大学生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情况随着年级的递增,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其中,大学生社交孤独随着年级的递增呈正向增长趋势,越高年级的大学生其社交孤独平均得分越高。而大学生情感孤独随着年级的递增呈反增长趋势,越高年级的大学生,其情感孤独平均得分越低。见表4。

将大学生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分别与性别、年级两项重要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社交孤独与性别和年级均有显著的负相关,而情感孤独则只与性别有显著的负相关,但与年级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见表5。

综合调查结果,大学生情感孤独与社交孤独的性别差异及年级差异是值得关注的两个基点。同时结合后期跟踪访谈的结果,当前大学生缺失健康社会情感主要表现为:

(一)大学生未建立积极、稳定的人际交往

任何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他人的交往和情感联系是人的本能需求。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产生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的主要应激源。积极、稳定的人际关系可以避免个体产生“孤独感”。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段论认为,个体在青年阶段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个体如果不能与他人建立交往;不能与他人进行情感思想交流;没有获得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情景,进而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或心理障碍。

目前,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呈现出复杂的特点,存在现实人际交往与虚拟人际交往两种状态。一方面,正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有所保留,表现出一定的隐匿性,而且大部分的大学生此前都未获得太多有效的社会交往经验。因此,在了解他人与被了解的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失调,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极端行为。另一方面,虚拟人际交往状态的匿名性、随意性、失范性等特点也常常诱发大学生产生网络暴力、网络欺骗等失德行为。同时,虚拟人际交往也削弱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当两种形态的人际交往模式失衡时也将导致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失衡。当前,消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已成为困扰许多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了。例如很多校园恶性伤人事件中的行为主体往往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孤僻、内向的特点。

(二)大学生未形成持久、良好的社会归属感

社会归属感体现的是个体对所在社会的文化、制度、生活等的认同。良好的社会归属感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胜任社会角色,履行社会义务,完成社会工作,对大学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对社会支持的感受情况深刻影响着他们社会归属感的形成。而孤独感能够预测他们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的多少,孤独感越显著表明其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少。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面临的各方面压力感越强烈,对社会支持的需求越强烈。大学生的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现状显示现有的社会支持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面对来自学业、集体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与压力,而不少大学生采取的是情绪取向中的自我防御机制为应对方式,即个体通过压抑、推诿、否认等消极防御机制而达到暂时减轻不安、舒缓压力的做法。[1]128这种应对方式往往导致个体适应不良。进而导致消极心理和极端行为。另外,受后现代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观影响,许多大学生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接受过程中出现认识模糊、标准不一的情况,尤其是对传统道德、社会理想、家国情怀缺乏信念。如“洁洁良”辱华事件;湖南某高校新生在微博及宿舍散播辱国言论事件;四川某大二学生在媒体平台多次发布侮辱军人信息事件。还有如大学生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抄袭论文等失信失德事件,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失衡与不和谐。

三、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培育的价值诉求

(一)个体发展维度的价值实现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大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重智育而轻德育,容易造成学生个体“片面式”发展,“德”与“才”脱节的教育效果。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养成教育以塑造具有美好品格、道德信念和精神风貌的大学生个体为旨归,是完善高校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推动德育工作实现对大学生个体人生的指引和提升,进而实现大学生个体的德、才全面发展。一方面,它提升个体自我教育的内驱力,形成个体的道德自觉。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力。社会情感养成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客体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通过对其内在动机的强化,使教育主体的要求即学校德育目标,变成为教育客体自觉追求的目标,实现教育客体的道德自觉。另一方面,它改善大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和意识,使其认识到自我内在潜能或价值。健康的社会情感让个体对自身有理性认识,对外在有情感认同,懂得同情和关爱。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如果人人都努力营造一种和谐、适应人类健康发展的氛围,人们自身的潜能就可以得到发展和完善。[2]28而个体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实现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因此,从个人发展来看,关注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培育,能够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也有研究表明,社会情感能力对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幸福生活所发挥的作用比考试成绩重要得多,它能够提升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业表现和大学完成率,提高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3]44

(二)社会和谐维度的价值实现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社会发展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结果。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社会的发展程度受人类整体素质的制约。因此,社会的和谐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良性个体的参与。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品质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建构。关注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养成教育对协调社会利益、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健康社会情感培育本质上属于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实现个体道德品质、情绪质量和责任意识等精神层面的提升,有助于新时代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健康社会情感培育有助于激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即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动,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如公益、志愿、互助、分享等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积极行为。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助于人与人形成和维持良好的关系,还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生态平衡维度的价值实现

世间万物的和谐共生是生态平衡的价值观,其中又以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为重要维度。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天人合德”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伦理秩序。其中,道德是平衡、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健康社会情感培育中蕴含“育德”与“育仁”的价值内涵,其对学生个体“德性”、“仁性”的培育促进个体实现“德之于人”、“德之于国”、“德之于天”的价值追求。一方面,它强调个体将个人之德与仁爱之心推及万物,实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心”。仁心与道德感让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正所谓修德以致诚,致诚以尽人性,进而与天地相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人懂得尊重自然、平等对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人辅助自然化育万物,在人对万物的成全过程中也同时成就自己的“良知”,即道德意识。因为良知生长是个体内在良知生长与外部万物生长的有机统一。[4]114因此,健康社会情感培育引导个体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树立并践行“和合”理念的道德观,成就个体的一体之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生态人文主义精神。

四、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培育策略

健康社会情感无法先天形成,个体可以通过社会情感学习来提升社会情感能力,进而形成健康的社会情感。社会情感学习(SEL)兴起于西方国家,是由美国的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组织(简称CASEL)先行发起的。2011年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式在我国启动“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改进”项目,并在广西、云南、贵州、新疆、重庆五省的部分小学开展了试点工作。自此,有关社会情感学习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开始兴起。目前,社会情感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主要是面向中小学生,针对大学生的社会情感教育研究还比较匮乏。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未接受过社会情感能力教育,且他们目前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均有别于中小学生。因此,针对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培育方法需有别于中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学习。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及高校教育的环境因素,针对大学生的健康社会情感培育有以下策略:

(一)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品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学生品德教育就是要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准则,将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人生意义、社会理想、国家前途的追求上来。

1.增强大学生对“历史”的正确社会认知

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中的德育元素,秉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培育大学生树立重德精神与爱国精神,构筑当代大学生对“历史”的社会认知。自古以来,文以载道,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道德精神与伦理价值,如“修身、仁爱、诚信、自强、进取、和合”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道德修养。所谓“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与盛衰史的学习和了解,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与奋斗史,可以让当代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歷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进而对当下有更理性的认知。

2.构筑大学生对“当下”的正确社会认知

推进国情与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对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与国际地位进行全面和理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构筑大学生对“当下”的正确社会认知。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带来信息的多元化,大学生容易受“中国崩溃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形成对国家道路、国家制度及国家发展的认知偏差,进而出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不足,对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视而不见等心态。因此,高校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时政热点为切入点,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3.构筑大学生对“未来”的正确社会认知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共同的信仰和远大理想,构筑大学生对“未来”的社会认知。当前,信仰危机让很多大学生思想空虚,对未来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由于对未来缺乏必要的认知,对个人、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没有形成美好的观念,因此造成他们在微观上对个人的人生定位与发展方向缺少内驱力;在宏观上对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缺乏“舍生取义”意志趋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让他们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对自身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关系有正确的认知,并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复兴为高远志向。

(二)开展以志愿精神为指导的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认同

每个大学生个体最终都要走出象牙塔,具备健康的社会情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和责任,进而出色地完成各项社会任务。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指导的社会实践,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道德实践。以个体实现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塑造为宗旨。[5]69它彰显了个体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理性审视与积极实践,有助于促进个体合理建构自我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加深个体正确的道德认知,进而促进个体的社会认同,对提高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并形成健康社会心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自然生命体验为起点的实践调查

自然生命是个体具体而现实的存在,展现了个体的生存状态、特点及生存需求,同时蕴含了个体的内在潜能。实践调查属于认知活动,通过关注、了解自身与他人的生命经历和经验,形成对生命的态度,有助于加深个体对自然、人文、社会现象的感知,并从感性社会认知上升为理性社会认知。

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的社会调查实践。其一,设置社会调查为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将社会调查纳入学分制教学计划中,时间安排以大一或大二年级为宜。其二,以项目的方式推进大学生社会调查的开展。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制定调查对象、内容及工具,通过问卷、走访、参观交流、人物访谈的方式完成对调查对象的信息收集。再结合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形成分析报告。其三,开展交流、答辩式的项目分享会。每一个人的调查都是社会的一个面,所有人的调查就构成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一环节有助于大家更全面地认识环境与社会,并加深对其他个体生命的理解。其四,加强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专业指导,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进行专业的指导,避免大学生盲目开展社会调查。最后是明确实践调查的目标与意义,让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加强尊重、珍惜和保护一切自然生命的伦理意识,并学会理解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差异与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善于发掘自身的生命潜能。

2.以社会生命塑造为过程的实践服务

社会生命是个体生命社会属性的体现。塑造个体的社会生命需要个体融入社会关系,遵守社会规范,了解社会发展需求,掌握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最终成为社会、国家和民族需要的人。实践服务是将个体的社会认知转化为社会认同,并进一步外化的行为。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兼职和实习等其它类型的社会实践,参加志愿服务对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进程更有帮助。[6]40高校应从广度、深度、温度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实践服务,促使其形成行为习惯,增强社会情感认同,助力社会生命塑造。

一是拓展大学生实践服务的广度,使实践服务具有可扩展性、可持续性,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融入新媒体理念,扩展实践服务的线上平台,通过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网络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网络志愿者。一来可以扩展实践服务的“客户端”,扩大实践服务对象的群体和类型,增加大学生实践服务的体验度。二来网络平台便于联合社会有关部门和机构共同开展网络文明志愿活动,将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延伸至网络空间,形成线上线下,现实虚拟双向互动的实践服务模式。

二是加强大学生实践服务的深度,即加强大学生在实践服务中的社会责任行动和专业应用,促进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以致用和崇尚实践的“知行合一”观,并将“知行合一”观运用于对个人道德的实践要求。高校应依托校企、校地合作,为大学生搭建符合专业特色的实践服务平台,推进大学生科技支农、专业支教等项目的实践服务。提高实践服务的专业性和深度也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另外,社会责任行动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出来的具体实际行动。[7]447它是大学生对社会道德、规范及责任认知、认同程度的外在表现。充分的社会责任行动让大学生回归社会和家庭,加深对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的体验,构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是提高大学生实践服务的温度。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志愿服务是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的活动。因此,高校既要加强大学生通过公益实践将互助利他、奉献服务、团结友爱的精神理念付诸行动,通过赴农村、下基层、进社区,为基层群众送去公益的温暖,促进社会个体之间形成良性关系。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通过公益实践对自身友爱、奉献、责任、包容等德性品质的塑造,帮助大学生实现服务他人、快乐自己、行善立德、助人自助。

3.以精神生命发展为旨归的实践评估

精神生命屬于意识形态范畴,表现为个体的精神风貌、品行修养、人格意志等。个体以实现积极的人格、坚定的信念、至善的德行为精神生命的发展。它彰显了个体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

当前,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已成为我国志愿服务队伍的主力军,各种形式的服务实践在高校中蔚然成风。在大学生轰轰烈烈开展服务实践的同时,高校更应回归大学生实践服务的初心,重新审视大学生实践服务的评价机制,改善以量为重的评价标准,改变大学生片面追求志愿时数的乱象,进而关注大学生精神生命的发展,以精神评估作为实践服务的关键评价标准。开展大学生社会服务实践的初衷既是向社会彰显和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是要让服务者形成对美好人性和美好生活的自觉追求。对大学生实践服务效果的精神评估体现为:大学生个体通过实践服务是否形成对生命正确的认知,对社会认同的情感,对生活积极的态度,以及人际和谐的能力。

(三)构建三维一体的支持系统,助力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培育

社会情感和社会情绪是社会心态的核心要素,构成社会心态的动力机制和社会运行的调控、凝聚机制,社会情绪和社会情感具有社会信号、社会运行的动力、社会行为调节和团结社会等功能。[8]37因此,个体的社会情感是超越了心理健康的范畴,它既是个体私人的心理产物,也是社会结构的产物,个体健康社会情感的养成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协同共育。

1.学校维度的支持体系

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融入社会情感培育都是以“更好的教育”回归教育的初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大学生的健康社会情感应着力构建良性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教育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与积累,也是教育主客体之间“人性”相互映照和影响的过程。因此,构建良性的教育环境,首先教育主体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确保在教学活动中投射出积极的情感和正向的人格,并将生活智慧、人生经验传递给教育客体。同时,以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为契机,抓住课堂的主渠道,通过优化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充分挖掘课程中的育人要素,实现社会情感培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并将健康社会情感培育融入德育的各个环节,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共情能力,促进其亲社会行为。

另一方面,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艺术和审美修养。通过校园第二课堂活动,改变大学生的“宅”现象,推动他们走出“自我空间”,增进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即从认识上去自我中心,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想法与体验、思想与情感,这是个体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发展的关键。[1]129而适当的艺术熏陶也能在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攻坚克难之余,回归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感受文化艺术带来的人文关怀,进而触发自身的美好情感与生命热情。

2.家庭维度的支持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因此,作为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培育中来。一是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加强自我道德约束和品行修养,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二是要在家庭中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建立平等、自由、互敬互爱的家庭关系,让子女感知家庭的温暖与关爱。三是要转变对子女成长教育的片面认知,改变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在关注子女学业成绩的同时加强对子女品德修养、综合素质的关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关注子女的心智、情意发展变化,不缺席对子女的成长教育。

此外,作为高校应加强做好家校联系工作,通过学生家庭走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定期寄送《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建立家校微信工作群;开发专题APP作为家校互动网络平台,及时向家长推送有关学生的各项动态信息以及相关教育信息,进而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3.社会维度的支持体系

人从一出生就置身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完成社会化过程是每个人一生的使命。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文化和环境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因素。个体的言行、情感形成也会受到社会规范、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和制约。因此,社会应通过加强综合治理为个体的健康社会情感养成提供最优的支持环境。一是尊重个体的自由与个性。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体的标新立异与创新实践,同时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和潜能构成了社会进化发展的种子。因此,一切社会活动和制度建设应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建立有助于个体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规范。二是加强社会舆论导向治理。政府应加大关注社会的负面情绪,做好疏导和舆论引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生态,营造积极、稳定、向上的社会氛围。三是政府相关机构、部门及社区,应加强关注、关怀贫困大学生家庭,提高社会支持,增强这类家庭群体的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吴文君,张彦通.基于社会性发展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2017(2):124-130.

[2]成静.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28.

[3]杜媛,毛亚庆.基于关系视角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构建及发展研究[J].教育研究,2018(8):43-50.

[4]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4.

[5]糜海波.“三个塑造”: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J].理论导刊,2019(5):67-71.

[6]郭彤梅,杨婕筠等.社会实践在大学生角色社会化中的功能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7):38-41.

[7]陳志铖,张禧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价值诉求与路径选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5(7):444-448.

[8]王俊秀.新媒体时代社会情绪和社会情感的治理[J].探索与争鸣,2016(11):35-38.

[9]张艳红,朱小梦,杨冉,李永雪.情绪调节与青少年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32-144.

[10]刘万伦,汤静静.大学生正念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05-113.

[11]陈明,王艳双.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29-137.

[责任编辑]王立国

猜你喜欢

培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大学生就业趋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