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毫米”之内的智慧与引领

2020-09-02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铺轨扣件城际

8月17日10时30分,京雄城际铁路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从T11运输车前端缓缓送出,平稳落在无砟道床上。精调后,轨道误差不超过0.5毫米。作为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开路先锋”,两年多来,京雄城际铁路建设者用误差不超过1毫米的精品施工要求,引领智能高铁之路。今年底,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将向世人集中展现我国铁路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的最新成果。

17日上午,中铁十二局工人反复检查轨道扣件,为精调做最后的准备。“扣件与钢轨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0.5毫米。”从事铺轨工作已有20多年的朱明启说。

铺轨过程中,基于北斗卫星和GIS技术的定位“大网”实时为铺轨机提供指引。机身前后方安装的摄像头,可以传输线路上机车运行画面和行驶速度,以确保施工安全。中铁十二局还采用了国内领先的运输调度智能化控制平台,将铺轨、四电、土建、站房等10多个施工单位的工作通过平台科学统筹,排除安全隐患。

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位于河北河间的中铁十九局轨道板场,记者见到了中国高铁“硬币屹立不倒”的“秘密武器”——CRTSIII型无砟轨道板。这种轨道板曾在郑徐高鐵民权特大桥上,经受我国自主研制的两列标准动车组分别以420公里的时速“亲密交会”,挑战了世界级难题。

中国铁设(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京雄城际铁路轨道专业负责人高增增说,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采用了无缝线路,轨道面平直度控制在0至0.2毫米,使得高铁在行驶中更加平顺稳定。

(据新华社8.18讯)

猜你喜欢

铺轨扣件城际
轮胎式设备在地铁铺轨施工中的创新应用
太原地铁铺轨作业用上新型轮胎式铺轨机
五叔
浅析地铁工程铺轨机低位顶升快速变跨施工技术
我国首款时速160公里城际动车组投入运营
铁路铺轨施工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