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年鉴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思路

2020-09-02曹琨

传媒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年鉴大数据创新

曹琨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大数据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年鉴领域,大数据为年鉴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对于年鉴工作而言,必须树立大数据思维,进一步优化资料收集方式,创新编纂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海量信息资源,拓宽年鉴的整体功能,实现年鉴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年鉴;创新

中图分类号:Z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1-0-02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在各行业职能领域的渗透,其逐步成为创新力、生产力和竞争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谁能够真正占有和使用大数据,谁就能够在未来发展中占领先机。充分利用大数据思维进行地方年鉴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事业。

二、大数据和年鉴工作的基本概念

(一)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的内涵非常广泛,不同领域的理论家对大数据的阐释角度也不尽相同,但是,从大数据发展至今,我们可以把大数据的内涵定义为: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借助全新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在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化挖掘。从特征来看,大数据是一个集多样性、高速性、海量性为一体的综合体。

(二)年鉴的基本内涵

年鉴作为一种知识资源,对地方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内涵来看,年鉴是以准确的、系统的、全面的记录上年度发展状况、事物运动为内容的工具书。年鉴通常是以年为单位,按照年度进行连续出版,它如实记录这某个地区每个年度发展的重要事实。

三、大数据背景下地方年鉴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给地方年鉴工作提供了发展的重要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资源获取方式单一

从目前来看,很多年鉴编纂单位在获取资料的过程中来源还比较单一,还没有充分引入大数据思维,大多数还是以单位供稿为主导,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内容也基本都是国家机关治理涉及到的领域。

(二)年鉴内容更新速度慢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年鉴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很多数据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有些时候,等到年鉴出版,一些数据早就过时,对经济社会的参考度不大。

(三)年鉴传播途径较为单一

传统地方性综合年鉴传播的媒介和途径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是以书籍的方式出版发放给各个供稿单位、图书馆等,目前一些有方志网站的地方上传电子版到网站,受众范围比较狭窄。很多时候供稿单位以外的群体比较难以获取,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不够。

四、利用大数据思维实现年鉴工作的创新

(一)构建大数据的年鉴工作思维

在大数据时代,年鉴资源、信息获取的技术有了快速的提高,人们能够准确的、有效的获取海量数据。一方面,必须构建大数据思维,在年鉴编纂的各个环节有效落实,真正从组稿、供稿、校对、编辑、出版、发行引入大数据,真正实现年鉴形式的创新,内容的充实和数据的前卫。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客户群。在年鉴工作中,应该以大数据为依托,对读者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做到对读者的精准定位,增强读者的黏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地方年鉴服务社会的作用。再者,充分认识年鉴编撰工作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地位和价值,并结合时代的发展现状与年鉴工作的发展特点,将大数据和年鉴工作相结合,再以大数据技术为年鉴工作的有效支撑,提高年鉴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提高年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地方年鉴工作人员面对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管理工作变得繁琐而复杂。但是,源于传统工作理念的影响,很多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还没有转变,对大数据的掌握和利用还不够充分,对数据的分析还不够深入,没有真正体现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提高年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引入大数据思维,不仅从思想上,更应该在工作中利用大数据思维,有效开展年鉴工作。其次,提高员工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大数据的到来,数据资源获取更加方便,但前提必须是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因此,年鉴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年鉴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再次,实现大数据和自身工作的有效对接。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各个领域的数据系统,对原有年鉴工作的内容进行充实和修订,加入一些新的內容,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进一步打破传统年鉴内容的局限性。

(三)凸显地方年鉴的存史特性

在数据存储方面,大数据有着无法匹敌的优越性,大数据能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优化,做到预测。而在这方面,年鉴通过的是通过系统性、全面性和连续性对社会发展的情况进行阐述,从而准确的、系统的、全面的记录上年度发展状况、事物运动,如实反映某个地区每个年度发展的重要事实。因此,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年鉴编撰更应该强化这一作用,一方面,要做到数据内容的连续性,在条目记载、框架设置、数据记录等方面确保完整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记录。通过大数据,能够借助微观层面的材料来对宏观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年鉴除了反映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之外,还能够展现地区的人文风貌、风土人情、社会发展等内涵,从而体现了年鉴独有的价值。

(四)提高年鉴的影响力和利用率

首先,充分利用大数据,丰富年鉴的内容。在具体的工作中,要适当扩大信息资料的时空范围和广度,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挖掘涉及民生的真实题材,真正反映民情和民意,提高文化含量。通过充实年鉴内容,进一步增加实用性、利用率、可读性,真正吸引更多的受众人群。其次,要提高年鉴在社会公众中的重要性。要在巩固综合年鉴全覆盖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市、区年鉴与功能区、镇村级部门行业年鉴工作全面发展格局,形成包括年鉴编纂体系、理论研究体系、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工作保障体系在内的年鉴事业综合体系,一方面能够强化公众对年鉴工作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丰富年鉴工作。再次,利用大数据,实现年鉴的专业化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海量数据,为年鉴工作提供更加详实、更加专业、更加密集的信息,形成年鉴的数据化网络,凸显年鉴的新作用。

五、结论

大数据时代,谁能够真正占有和使用大数据,谁就能够在未来发展中占领先机。对于年鉴工作而言,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大数据发展带来的机遇,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适应大数据框架下年鉴工作的巨大变化,积极探索年鉴工作的新路径,从而真正凸显年鉴在信息化时代的全新价值。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志编委会部署“5·12”地震资料收集工作[J].中国地方志, 2008(11).

[2]彭龙珠.年鉴编写浅议[J].机电兵船档案,2002(04).

[3]詹跃华.第二轮修志资料收集工作探析[J].新疆地方志,2011(02).

[4]赵颖雪.断限下延后的资料收集与整理[J].黑龙江史志,2005(04).

[5]杜春鹏.谈谈续志资料收集的必要与可行做法[J].广西地方志, 2004(05).

猜你喜欢

年鉴大数据创新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
中国雕塑年鉴·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