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教育新信号

2020-09-02

科学大观园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从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突破300万,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日前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在全球人才竞争新格局下,进一步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基石。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透露出哪些信号?

一、超8类专业为国家重视专业

今年《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中,明确指出关键领域,即“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本—硕—博贯通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二、专硕招生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学术型硕士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型硕士(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在硕士招生总人数中占比仅15.9%,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

参考往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工程专业学位在招生规模中占比最高,其次是工商管理,第三是临床医学。此外,教育、公共管理、法律、会计等热门专业学位均榜上有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技术人才,服务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2021年研究生将继续扩招

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研究生计划增量重点是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根据部分高校最新公布2021年硕士招生信息来看,有多所高校已明确扩招。清华大学: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深圳大学:扩大教育硕士、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金融硕士等的招生规模。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1年新闻学、传播学拟招生人数均在2020年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各增加了两个名额,新闻与传播专业从2020年的35人增加到2021年的50个拟招生名额。

四、研究生“混文凭”将难上加难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日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转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为过去,从今年年初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江苏大学等多所高校已着手清退了过了最长年限仍未能毕业的研究生。

五、研究生学科有重大调整

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也就是说,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并将其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提案。集成电路专业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

研究生教育改革,高校如何行动?

为推动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高校的具体举措相信即将陆续出炉。目前,已有高校展开了实际行动。

日前,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研究生教育方面的重大改革举措:自2021级开始,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制由3年改为4年,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由8年改为6年;专硕生基本学制统一为两年,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统一为4年。

通过改革,学校关停了17个专业方向,对47个专业方向进行了并、转和调整。

此前,清华大学停招新闻学专业本科生,但在砍掉本科30多人招生计划的同时,专门给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增加了同等数量的硕士生计划,今后新闻传播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不久前,清华又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招生进行了调整。

其实,调整某些学科的招生和培养方式,包括层次,是清华在学校层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思路总体调整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清华在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加强举措,希望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 来源|综合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在线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唐维泽、段立作品
法国优秀硕士奖学金项目:France Excellence”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