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外周静脉中长导管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02单秋琳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单秋琳

【摘  要】目的:分析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外周静脉中长导管输液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样本来源: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外周静脉中长导管输液治疗的患者,共90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路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路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路径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6.33%)低于常规组(31.11%)(X2=8.7752,P=0.0030);路径组护理总满意度(97.77%)明显高于常规组(84.44%)(X2=4.9390,P=0.0262)。结论:为接受外周静脉置入中长导管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高,还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关键词】外周静脉;中长导管;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196-02

在临床中外周静脉中长导管一般是用来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持续时间在1至7周,过长的时间会导致患者受到的痛苦较大,因此需要为患者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缓解在此期间的痛苦。常规护理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选择临床护理路径为主要的护理干预方式后,对患者遭受的痛苦能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患者反响也较好[1]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资料

90例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外周静脉中长导管输液治疗的患者,本次研究已取得患者和家属同意,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路径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路径组中有23例为男性,有22例为女性,年龄区间:35到78岁,平均(56.58±5.61)岁;常规组中有22例为男性,有23例为女性,年龄区间:36到77岁,平均(56.58±5.64)岁。对比两组基础资料,数据结果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包括监测临床体征、日常护理、饮食干预等,路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如下:置管前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为患者进行疾病教育,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置管的相关知识,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若发现患者有不良情绪,应及时开导;置管时患者行仰卧位,铺设无菌巾及常规消毒,开始进针,于针尾处将导丝送入,将穿刺针撤出,进行扩皮,将导管送入7.5至20cm,针芯退出,与肝素帽连接,用胶带固定;置管后续记录穿刺时间、置管的深度等,并为患者做好病情评估,完成置管的24h之后要更换胶带,并对穿刺点进行观察,是否有渗血的情况发生,将药物输入患者体内后,冲洗管然后封管处理[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包括:导管脱落、导管堵塞、静脉血栓、静脉炎以及感染等,总发生率为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之和。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调查表为患者进行满意度测评,分数在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比较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比较满意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输入到SPSS19.0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通过X2进行检验,以n%为表示形式。P<0.05代表数据存在统计學差异,具有分析价值。

2 结果

2.1比较两组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

路径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路径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中有许多患者的病症需要长期通过输液进行治疗,这对于患者的皮肤损伤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大部分患者会选择留置输液管,以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临床中常见的留置导管的方法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但是该方法的费用相对较高,部分患者的经济压力较大,因此临床中针对该种情况使得外周静脉置入中长导管的应用逐渐广泛,该方法不治疗费用较少,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经本文研究可知:路径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6.33%,常规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31.11%,与常规组相比,路径组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更低(P<0.05),该结果与范敏[3]的研究结果相近,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为12.1%(4/33),说明为接受外周静脉置入中长导管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路径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77%,常规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4.44%,相比之下,路径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所述,为接受外周静脉置入中长导管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导管堵塞、静脉炎等不良事件,还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梅,朱琴.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病人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安徽医药,2019,23(08):1641-1646.

[2]  范敏.临床护理路径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中的积极作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0):1250-1251.

[3]  来云霞.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7):2079-2080.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