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健康扶贫补充医疗救助的作用与挑战
2020-09-02刘芳罗旭
刘芳 罗旭
摘要:健康扶贫是在我国政府在“十三五”计划期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而明确提出的七大举措之一,也是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讨论医务社会工作参与健康扶贫的作用和面对的挑战,对健康扶贫工作开展和医务社会工作发展都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精准扶贫;健康扶贫;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补充医疗救助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5年12月15日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七千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的有42%;因灾致贫的有20%;因学致贫的有10%;因劳动能力弱致贫的有8%;其他原因致贫的有20%。”由此可见,在导致贫困的诸多因素中,与健康相关的问题最为突出。1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对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组织实施等多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从而为医务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在医疗领域开展扶贫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和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精准扶贫的可能性
(一)专业起源
众所周知,社会工作专业起源于西方慈善救济活动。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内容的扩充,社会工作逐渐成为一个专业学科。“慈善组织会社的工作包括派‘友善访问员访问申请救济者,以了解其社会背景和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并在调查后按其个别情况不同,对每一个别案例分析予以处理,同时,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采取协调合作,帮助申请救济者解决问题。”现代社会工作者日常服务中为个体、家庭、群体提供救助、帮扶、支持等专业服务都与精准扶贫工作中“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所倡导的精准性、针对性相一致,这为医务社会工作參与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二)理念要求
“授人以鱼,一日享用。教人以渔,终身受用。”“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工作者秉持的最为基本的理念。作为社会工作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医务社会工作始终相信每个贫困患者身上都存在着潜力,即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在从事健康扶贫开展医疗救助服务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始终着眼于对贫困患者及家属增能赋权,在尊重贫困患者及家属基础上,充分挖掘贫困患者摆脱贫困的潜力和主动性,帮助贫困患者群体克服内心的自卑感、被抛弃感,培养他们在困境中寻找积极事件的意义,从而改变其生活态度,最终提高解决自我问题的能力,这与目前我国扶贫工作倡导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也是相融相通的。
(三)工作手法
在健康扶贫实际医疗救助中,医务社会工作始终遵循着个别化、差异化的工作原则,为贫困患者提供救助时尽可能地调查贫困患者情况,从身体、社会、心理、灵性等多个方面综合全面地评估患者内在和外在需求,而非单纯以数字作为患者贫与非贫的依据。了解贫困患者需求后,医务社会工作者再根据每个贫困患者的特点和贫困程度制定个性化、多元化的医疗救助服务方案。例如:帮助贫困大病患者做好出院计划,控制治疗成本、协调家庭分工,做双向转诊协调者,帮助贫困患者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患者出院后也能在居住地附近的医疗、康复机构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管理,减少疾病复发率和因家庭不良照顾、并发症引发的不必要的身体损伤及反复救治带来的经济压力,这与精准扶贫中提出的“六个精准”不谋而合,既避免了医疗救助资源的浪费,又满足了贫困患者的现实需要。
(四)职业特点
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特点,使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自觉将同理心、去标签化等带有人文关怀色彩的语言、行为带人具体的医疗扶贫工作中。社工以陪伴者、同路人的身份走进受助者的生活,消除了传统救助工作中救助资金、服务提供者在地位上和心理层面都凌驾于被帮扶者之上的尴尬局面。这不仅减少了贫困患者被同情、被怜悯的不良心理体验,还拉近了帮扶者和贫困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贫困患者对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信任感和认可度,更有利于服务的开展和政策推进。
二、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精准扶贫发挥的作用
面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患者,医务社会工作者除了要挖掘贫困患者自身能力和资源的,还会将注意力放在资源链接上,每个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让患者在获得资源的同时感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各界给予的温暖与关爱。
(一)宣传制度,解读惠民政策
医务社会工作者会依据贫困患者所患疾病种类、程度等,以政策宣传者的身份及时有效地向患者介绍与所患疾病相关医疗政策、大病医疗保险知识、民政救助条件,让患者在治疗之初即可获得政策层面的对贫困患者、大病患者的医疗救助资源,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使现有医疗费用发挥最大作用。
(二)链接资源,拓宽救助途径
针对享受国家医疗政策、大病医疗保险、民政救助等服务后,患者及家庭仍难以完成疾病救治所需的部分特殊患者,医务社会工作者会以资源提供者、协助者的身份,与患者疾病相关的国家、地区、行业建立的扶贫组织、慈善组织对接,协助贫困患者申请社会医疗救助,帮助患者及家庭渡过难关,并以资源申请成功作为事例肯定患者及家属能力,促使患者及家庭对自身能力的重新定义,恢复家庭内动力和患者自信心,促进家庭和个人能力恢复,进而自主摆脱困境。
(三)引入资本,填补救助空缺
为了更好解决贫困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务院与2015年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做出了有关开展大病救助的相关部署。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救助经费源不稳定、救助面覆盖不完全等问题,很多重大疾病尚未纳入大病救助范围,导致相应患病群体得不到有效保障。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医疗领域的参与,就可发挥倡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将患者遭遇到的共性问题反馈给政策决策者,促使政府调整政策内容,从而解决某一群体的问题。在倡导某一政策或理念的同时,医务社会工作者会通过组织、动员,把必要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本引入必要疾病领域、患者人群,填补政策和已开展救助的空缺,避免某类患者群体因为资源的匮乏而陷入贫困危机中。
三、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精准扶贫的新要求
扶贫脱贫是一项艰巨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积累的问题。目前,我国扶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我国已经进入精准脱贫攻坚阶段,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精准扶贫必然有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强化服务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健康扶贫工作应先强化自身精准服务意识,即在日常服务、救助患者过程中对工作怀有精益求精的态度,在服务中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从一般经验来讲,普通人生病时会由于身体的疼痛、药物干扰、环境适应性等原因出现情绪上的低落、暴躁、焦虑等,贫困患者不仅面临上述问题,还要面对因疾病产生的经济问题,较普通患者更容易出现心理、情绪问题,造成行为上的改变,导致医患沟通不良、家庭内部对抗等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准确发现患者行为背后所隐藏的问题,还要以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去帮助患者及家属减缓心理压力、疏导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与患者及家属一同渡过难关。
(二)提升评估能力
医务社会工作者想要在健康扶贫中做到精准帮扶,就必须深入贫困地区、不同疾病的贫困患者群体中,了解贫困患者的生活习惯、地区环境条件、周围资源分布等资料,加以细致分析评估,找到患者得病、致贫的原因,为健康扶贫社工服务开展、救助政策倡导、救助资本引入提供扎实的信息基础和有力论证,从而有力提升健康扶贫工作的精准性。
(三)创新服务模式
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多种多样,选择与贫困患者问题相适合的服务模式,根据贫困患者个人实际情况、问题需求,制定服务方案是每个医务社会工作者必备的技能。要想解决一类患者的总体问题,还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借鉴既有成功经验、优质策略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机构合作、专业研究等方式,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笔者所在医院的社工在医疗救助中调整了以往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3+1”服务模式,将患者按照疾病种类和紧急情况做大致分类:对肝移植等特殊疾病开展专项救助,协助其申请专项资金救助;对肿瘤、血液等慢病开展普惠救助,為民政认定的贫困患者减免一定住院费用;对急需救助但不符合现有救助项目的贫困患者,链接互联网资源进行众筹救助,帮助患者渡过难关;针对儿童患者,为满足孩子游戏、学习的需要,帮助孩子减少由于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在常规救助的基础上设置“七彩课堂”,开展常规性病房服务,同时向儿童及其家人传递健康政策、相关疾病的治疗、护理知识等内容,希望通过“医、药、护、技、社”多学科协助医疗模式,切实提高贫困患者医疗健康知识、护理技能,减少因不良卫生习惯、错误用药导致的疾病、残疾发生率,做好“未病先治”,避免因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照顾等原因导致贫困问题的发生。
四、结语
贫困问题治理是一个社会的问题,为贫困人口提供帮扶不能仅依靠政府或者个别组织,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患者与医疗机构的连接者,在政策宣传倡导、域外资源引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有着其他组织或部门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因而医务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健康扶贫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