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在吉林省发展前景的探讨
2020-09-02邢桂芳
邢桂芳
玉米是吉林省主要農作物,其播种面积位居吉林省粮食作物第一位,玉米单产、人均占有量、商品量和调出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成为我国粮食尤其是玉米的“蓄水池”,促进吉林省玉米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吉林省玉米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1、玉米种植情况
吉林省位于松辽平原腹地,土地平坦,而且土壤肥沃,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从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玉米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0%以上,2019年玉米播种面积达到2000多万亩。
2、玉米加工情况
吉林省是玉米商品粮主产区,玉米商品粮和人均占有量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导产业,其深度开发效果明显,围绕玉米发展畜牧业实现过腹转化增值,进而围绕玉米和畜产品进行多层次的精深加工,形成了很多科技含量和增值效益很高的产品。
二、发展吉林省玉米产业的优势
1、资源优势
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玉米之乡,玉米资源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吉林省中部已成为从事玉米区域化生产的“黄金玉米带”。
2、食品安全优势
目前,国际社会对转基因农产品的担心逐步升温,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抵制,我国生产的非转基因品种的玉米具有很强的质量优势。
3、产业集群优势
吉林省玉米加工产品逐步由淀粉、酒精等初加工产品向发酵、精细化工产品过渡,加工品种已达到200种以上,从寻常的淀粉到用多元醇乳酸等生产的合成纤维、工程塑料等,这些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行业、纺织行业、医疗行业等领域。吉林省依托玉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引导并推动玉米加工企业和生产要素向中部的长春、四平、松原集聚,逐步形成以中部为核心,辐射东部和西部的玉米加工格局。
三、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玉米生产成本高
玉米的种植方式目前还相对有些落后,而且经营规模也较小,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以及盲目使用化肥等原因,也因此造成我国玉米劳动力成本相对比较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玉米单产生产成本为0.88元/公斤,而美国只有0.66元/公斤。同样,由于生产规模小、玉米混收、混储、混销,使吉林省玉米商品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差。
2、种植的特用玉米、饲料玉米、工业用玉米少
我国的玉米属于粮食作物,对于一个人口大国而言,首先考虑的是粮食的安全,之后才是工业等其他方面。吉林的玉米用于工业生产的不超过10%。饲料玉米、特用玉米很少,影响了玉米产业的发展。
3、环境问题
现今,玉米生产基本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工业品,使土地有机质的再生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农业生态系统日益恶化,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
4、种植玉米收益下降
受一些国外进口玉米及玉米替代品多重冲击,近年来玉米价格下降,种植玉米收益下降。
四、吉林省玉米发展的对策
1、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1)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吉林省玉米发展过快,种植结构单一,种养不衔接,产业融合度较低,影响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要加快调整玉米结构,构建合理的轮作体系,实现用地养地结合。推进种养结合,实施“粮改饲”,就地过腹转化增值,实现效益最大化。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通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促进农业增值和农民增收。
(2)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吉林省是北方水资源匮乏的集中区域,也是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涵养建设的重点区域。近些年,由于玉米生产快速扩张,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问题加重,资源环境约束与生产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主动调整种植结构,适当调减一些非优势产区的玉米种植,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3)是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玉米供给宽松、价格下跌,玉米及玉米替代品进口量快速增长,对国内玉米生产造成较大冲击。适应这种新趋势,必须主动调整玉米种植结构,缓解当前国内玉米库存压力,提升吉林省玉米的国际竞争力。
2、加速建设绿色优质玉米生产基地
近年来,国内外玉米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若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要提高玉米产品的质量,生产优质绿色玉米,实践证明,没有基地建设就不可能有优质农业的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迅速提高单产
依靠科技进步迅速提高玉米单产,集约大规模经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
4、大力发展饲料工业促进玉米转化增值
发展饲料生产增加对玉米的需求,以市场扩大进一步拉动玉米生产发展,同时,通过转化增值,促进玉米经济发展。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大量采用玉米作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也是玉米转化增值的重要途径。2005年以来,吉林省的玉米年均总产量已稳定在1800万吨以上,人均玉米695kg,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畜牧业大省的宏伟目标,利用丰富的玉米资源发展饲料工业是大势所趋。
5、建立强大的玉米工业体系实现转化增值
近年来,发达国家普遍关注生物质的开发与利用,用生物可再生资源替代石化资源的战略大转移已露端倪。玉米加工产品向有机化学产品和高分子材料领域推进,一个全球性的产业革命在朝着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方向发展。目前,吉林省玉米加工产品逐步由淀粉、乙醇等初级加工产品向发酵、精细化工产品过渡,吉林的玉米工业已经历了初加工到玉米深加工、玉米精加工3个阶段。玉米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在加工能力和加工技术上均已居国内领先水平。为充分发挥吉林省的玉米生产优势,提高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加大玉米工业的发展力度、拉长产业链条、提升经济效益水平是我们的长期战略目标。
6、充分利用玉米附屬产品增加收入
玉米芯、玉米秸秆的深加工,玉米叶纺织,玉米须的药用价值等等,鼓励民营企业的小作坊将产业做大做强,增加玉米附加价值。
7、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开拓市场
市场需求的扩增是刺激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机制。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国内外市场是吉林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对策。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关税被削减,我国吉林玉米产品与国外竞争只能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农业比较优势格局是在WTO框架下设计吉林玉米生产策略的重要依据。农业比较优势主要体现为价格优势,支持价格优势的是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生产效率越高,生产成本越低,则价格优势越明显(杨兴龙等,2007)。积极发展集约化生产,扩大机械化作业面积,以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和集约化种植模式降低玉米生产成本;采用经济合理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量,降低施肥成本;推广节水灌概技术,节省用水用电用油费用;采用精量播种技术,减少种子用量,批量购种节省种子费用;采取综合措施和应用抗病虫品种,减少农药费用;推广应用少耕、原垄免耕播种和深松技术,减少机械作业次数,节省机耕费用。总之,在玉米生产中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要通过调整政策、增加科技投人、改革生产经营方式等一系列措施降低玉米的生产成本,以较低廉的价格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市场需求的扩大刺激玉米生产大发展。
五、结论
1、吉林省应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考虑,实现玉米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吉林省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食品安全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研究出高产优质品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建设,降低玉米的生产成本,提高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建立玉米产业发展的行业协调机制,整合玉米深加工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面发展;充分利用其环境资源优势,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玉米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玉米多样化的需求呈增长的趋势是长期的
当前玉米库存增加较多是暂时性的,玉米不但是重要的粮食而且也是重要的能量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多样化的需求呈增长的趋势是长期的。现今,推进吉林省玉米结构的调整,主要是适当调减非优势区,恢复地力,提升耕地的有机质含量水平,做到藏粮余地。对优势核心产区不仅不调,还要加强产能建设,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吉林省玉米结构布局应从调优、调特、调高、调深方面入手,促进吉林玉米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吉林省玉米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作者单位:13720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双岗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