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2020-09-02孔威力
孔威力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了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符合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大趋势,解决了“三农”问题,使得农村农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农民收入增加。但与此同时,畜禽的饲养量、人均占有量明显上升,导致了规模化、集约化、区域化养殖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和废弃物。传统的散养为主的饲养方式逐渐被产业化、规模化的养殖所取代,与传统饲养方法相比,规模养殖大大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和生长速度,有利于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但是每天规模养殖场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垃圾污染物,已成为了农村的主要污染源,给农村环境治理带来巨大挑战。河南省作为养殖大省,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基于此,为了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不断推进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畜禽健康。
一、规模养殖场粪污产生及造成的污染后果
1、畜禽粪污产生
畜禽粪污包括两种:一是畜禽养殖过程中,喂养的饲料和饮水经过动物消化道消化后不能消化的饲料、废弃物、少量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脱落的细胞及微生物等排除体外形成粪便,这是粪污的主要部分。另一种粪污的产生主要是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冲刷消毒圈舍的废水、浪费的饲料、以及病死畜禽形成养殖废弃物,这些基本都未经过无害处理。
2、粪污产生的污染后果
(1)污染大气:给人类生活带来影响。各种动物的粪尿粪便,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主要污染物为不能被动物吸收的营养物质、体内代谢物,还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这些一经挥发即可造成大气污染,散发着严重臭味,粪尿中的有机物分解后会产生氨气、硫化氢,挥发性低级脂酸类、醇类等臭气物体长期散发会危害畜禽生长,对人体的健康有影响,还会污染环境。
(2)污染水质和土壤:粪污中含有的有机物、微量元素以及药物经过大量排放后,未经处理致使土地盐渍化。污染地表后,通过渗透污染地下水,改变水质,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被改变,人畜在饮用后会造成危害。
(3)最后,粪污会发生传染疾病。粪物中的寄生虫、病原微生物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不经及时处理,存活时间较长会感染人或牲畜,造成大规模的疫情爆发或是人畜共患病。
二、河南省对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的对策
1、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河南省作为畜牧业大省,猪牛羊禽饲养量位居全国前列,有利的保障了全省乃至全国优质畜产品的供应,丰富了千家万户的餐桌。而如何在保障供应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处理好生态与生产的关系,河南省始终在推进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这一民生问题上下足功夫。河南省兰考县对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搬迁或关闭,并且加快完成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任务。为了推进农村畜禽养殖废物处理和资源化这一民生事实能够顺利完成,河南省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推进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筹集资金,对完成规模养殖场关闭搬迁任务的市县给予补贴,对病死畜禽无害化长效机制建设试点进行奖补。各地各县也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对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关闭搬迁和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进行补贴。
2、调整养殖方式,在源头上控制粪污的产生
畜禽粪污源头在于畜禽粪便,因此解决规模养殖场的粪污污染问题,首先是要科学配置畜禽饲料,有效控制粪便中氮磷钾等物质的排放量。不同的畜牲依据年龄不同和种类不同调整饲料配方,让动物从饲料中获取营养物质,尽量使饲料配方达到最佳饲料效果。把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加入饲养过程中,提倡畜禽健康生态养殖,畜禽的消化系统由于饲料中中草药的添加使得饲料营养物质利用率高,碳磷钾物质排放量减少,臭气排放以及粪污中激素、兽药排放减少。
3、对规模养殖场的废物进行合理处置利用
在畜禽产生粪污后,切忌不可随意排放,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想办法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生态环境。采用种养结合模式,一般情况下,中小规模的养殖户畜禽粪污产生量较小,可以构成农家肥滋养周边土地,使粪物得到消化。若是大型的规模养殖场,应考虑粪污产生量与周边土地比例,合理规划,尽量控制养殖规模,存储栏与消纳土地的配套比例为猪:土地3:1、奶牛:土地1:3、肉牛:土地1:2、家禽:土地1:0.02。并且大型规模养殖场的粪便可以堆肥发酵外,还可以建立沼气池、加工生产有机肥或应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引入第三方处理,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粪便处理设施。
三、河南兰考县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造畜禽绿色保障体系。目前兰考超过300个养殖场配套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粪污综合利用率86%,达到省定目标。有效促进了兰考县畜禽养殖粪污污染防治,提高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畜牧业绿色生态化水平有效提升。
科学积极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以绿色发展为指引,促进畜牧生态化水平提升。按照“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群众干中间、普惠金融惠全链”产业带贫增收模式,打造鸡鸭牛羊驴和饲草“5+1”畜牧產业扶贫体系,发展优质饲草种植,达到以草引畜、种养结合的目标,构建草畜一体化融合发展格局。做好示范县和示范厂的创建,力争每年创建示范厂多家,并引导大型养殖企业建设,完善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综合设施引导规模化,养殖企业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就地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规模畜禽粪污治理,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县粪污处理能力,引入社会资金探索粪污第三方治理模式;推进粮经饲三元种植,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饲料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引导龙头企业积极流转土地或同周边农民签订协议,发展订单生产,开展以养定种、种养结合新模式。
(作者单位:475300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