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与思考
2020-09-02赵振东
赵振东
随着社会建设和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活动中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农业生产高速发展的关键。其可以更好的提高农业产能效率,且人力资源投入更少,降低了劳动成本。农业机械中有效利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可以引导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高效化,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一、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中的现状
当下,电子信息化正迈步进入农业机械生产领域,但大部分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仍局限于对天气的预报及对农业的网络宣传。对于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应用积累的经验相对国外来说仍十分有限。而农业机械对我国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电子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前提升我国农业全面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相对传统技术效果更好,可我国农业对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不足,农业机械化领域上又需要巨额投资,配备专业的研究团队,这对农业产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我国农业大多以个体户为主,无法满足上述农业机械结合信息技术的客观条件。主观上因为实际操作困难,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农业整体产业的进步。农业企业对信息技术了解不足,信息技术及电子技术无法实现有效、高效的结合,企业不注重研究信息的收集、储存及交换等过程。导致农业在和信息技术产业相融合的时候,最重要的信息数据无法得到高速有效的传达,无法在农业方面发挥应有的高效的特性,挫伤行业融合的积极性。
现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朝着各行各业迈进已成为主流。但是因为农业方面信息的局限性,导致一些地区很少报道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向,农业劳动者无法准确得到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资料,是我国农业和信息技术行业融合滞后的一大原因之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将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是提升农业生产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将信息推广,使更多农业从业者了解电子信息技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农业机械生产、农业机械使用,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前进的道路。当今很多学者已经认识到在农业机械中融入、应用现代化电子信息化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可以使人力在农业生产中投入减少,有效降低劳动者的生产成本;而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农业机械的管控智能,辅助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效率。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益。总之,我国电子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且目前的一些成果相对于一些农业行业已经完成转型的国家还相对落后,要让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达到真正的智能化、高效化就要正视目前所存在问题。
二、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措施
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是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将农业机械和微型计算機互相连接起来,实现了系统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从而为分析管理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管理程序,网络终端储存着越来越多的农业数据,农业工作者们可以轻松的掌握农业生产中各类数据,更有针对性的远程操控机械进行农业生产。如在播种施肥方面,传统播种施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且对肥料最适填埋位置无法正确把握。通过分析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确定各类植物根系深度,找到最适施肥深度,实现作业精准化。
农业机械的智能化离不开电子装备,配备了电子装备的农业机械才可以融入电子信息化体系中。如将监控系统配备在农业机械中,通过微型智能计算机的自我调控,实现农业作业智能化、自动化。如近年来兴起的蔬菜大棚,以人工作业为主。农户需要根据大棚内光照、适度、温度等因素调节大棚遮盖面积。通过安装监控系统,计算机可根据事先规定的湿度、温度等要素进行自动调节。实现大棚内的自动化管理。
三、农业机械和信息技术产业相结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信息统计技术可以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信息进行管理,从而构建出适应本地农业的信息网络系统。这一技术主要包含了业务数据、应用、管理三个层面的结构。通过业务数据服务,可以有效的处理农业数据,保证各类数据保持一致,共同构成完整的数据体系网络。通过应用服务可以完成对农业机械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及发送。通过应用服务,农业用户可以通过Web服务自主选择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得到有效的经验数据,使用户在农业作业中走更少的弯路,使作业活动更高效、准确。通过业务管理服务,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各类系统资源,实现业务数据、应用服务数据的互联互通。从而决策者可以更好的制定相应条例,向农户提供适当的政策优惠福利。有效指引电子信息化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和发展。使农户的生产生活得到保障,更快的引进智能化农业机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实现标准化及通用化。农业机械终端的型号应通过机械设备的类型进行确定。并借助CAN总线技术搭建合适的通信电路,最终在总线通信技术搭建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中总控制器可以同各类ECU交换信息,以此确保自动化的实现。如无人机植保时,控制终端与风力传感器交换信息,可以分析出喷洒农药的最佳路线,使雾化有效率提升,节省植保费用,提升植保效率。
在实现通用化、农业机械电子化过程中,可以和各类软件、硬件更好的融合,使其拥有更加优良的兼容性,在使用中减少因软件和程序不兼容产生的问题。现阶段电子信息化技术并未发展成熟,农业机械自动化需要人力的配合。在农业生产过程种难免出现智能计算机借助大数据仍无法处理的情况,因此必须应用人机接口技术。通过人机接口技术,改善人机交互友好性,提高人们对信息的利用水平,借助机械的高效性、准确性,加以农户的作业经验,加速农业产业发展。
我国的电子信息化技术随着社会建设一起快速发展,对农业机械生产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工作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且电子信息化下的农业机械生产可以解放劳动力,大大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对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056001河北省邯郸市农机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