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

2020-09-02蔡玉屏黄健桃徐雪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整体护理干预恢复期运动功能

蔡玉屏 黄健桃 徐雪梅

【摘要】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基础护理, 观察组护理模式为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Fuge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7.14±1.28)分低于对照组的(13.25±1.36)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FMA评分(89.12±5.16)分高于对照组的(73.51±5.0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护理时选择整体护理干预模式, 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关键词】 整体护理干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2.076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 在脑卒中患病率中其比例为80%。伴随脑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完善发展, 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 但是其致残率显著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容易出现偏盲、失语以及偏瘫等一系列障碍表现, 对其正常生活产生影响[1]。为此需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恢复其生理功能, 减少残疾的发生。整体护理干预则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予以重视, 重视其心理情况以及环境等因素, 依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心理生理等需求, 予以其优质服务[2]。此次研究主要探究抽取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分组研究, 分别采用整体护理干预以及基础护理干预, 分析整体护护理干预在患者应用中的效果, 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女为29∶21;年龄46~84岁, 平均年龄(65.5±8.6)岁;平均发病时间(24.2±8.6)h。观察组中男∶女为31∶19;年龄47~86岁, 平均年龄(66.9±8.3)岁;平均发病时间(24.6±8.9)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患者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5];②患者存在头痛、恶心、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③无精神障碍性疾病, 可正常进行沟通;④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⑤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2 排除标准 ①临床资料不完善患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其他并发症患者;④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⑤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或禁忌证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护理模式为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率、脉搏以及血压水平进行监测, 而后予以健康宣教, 对其实施口腔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锻炼。

1. 3. 2 观察组 护理模式为整体护理干预, 护理内容如下。①創建护理小组, 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护理难题进行讨论, 和文献结合制定护理方案。②确定护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生理以及心理资料进行收集, 整理其临床资料, 确定患者的健康情况。此外需要对患者实施检查以及诊断, 按照诊断结果对护理问题进行确定。③疾病认知护理。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的实际理解水平以及学历水平等, 采用简单性化话语将疾病知识以及病理知识讲解给患者, 以此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情况。④心理疏通。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一般会出现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干预, 鼓励患者将内心感受说出, 并和他人进行交流, 使得患者充分感受被关心。并指导患者了解自身错误认知, 和患者讲解康复情况良好的病例, 将其不良情绪消除, 加强治疗信心。⑤功能训练。对于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康复训练, 稳定其生命体征后, 需要在24 h内进行功能训练, 首先在病床上实施被动训练, 其运动强度以及频率均由小开始, 指导患者进行自主训练, 患病初期患者运动力降低, 可帮助患者进行训练。对患者康复训练时的进步进行鼓励, 加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⑥出院指导。将疾病复发原因和危害告知给患者, 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 创建出院联系资料, 资料填写患者姓名、电话以及住址。⑦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 每隔2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 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 是否按时用药等, 对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专业指导。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和FMA评分。选择NIHS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 分数范围0~42分, 分数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呈负相关性[3]。选择FMA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情况, 分数与运动情况呈现正相关性[4]。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疾病, 导致该疾病主要原因在于脑局部血液供应不足, 在中医理论中属“中风”范畴, 其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对该疾病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舒经活络[5]。同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发展较快, 发病较急, 在不能及时有效治疗情况下, 患者脑部血流与血管形态将会发生异常变化, 致使脑神经元与脑细胞受到一定损害, 导致神经功能出现障碍, 预后效果较差,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6]。当前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目标为改善神经功能, 进而降低致残与致死率, 抗血小板、神经保护、促进微循环等常规治疗无法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应使用药物联合治疗, 进而提升临床疗效[7]。

整体护理模式中的心理疏通能够为患者创建有序的就诊环境, 对于患者因为疾病产生的负情绪进行消除[8]。与此同时, 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过程中, 医务人员需要对其心理情况予以重视, 以此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整体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理论学习以及操作训练起到促进作用, 因为护理目的的需求, 护理人员掌握的知识以及理论并不能满足整体护理模式, 护理人员需要对其他相关学科予以学习, 包含社会学以及心理学, 对自身知识面进行拓展, 将自身理论知识丰富[9, 10]。此外需要从思想模式上进行转变, 和实际护理工作相互结合, 加强护理培训, 使其能够主动为患者实施服务, 加强自觉服务意识, 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 将整体满意度提升。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够使护理人员独立处理潜在问题, 有助于麻醉医生工作的顺利实施, 改善以往临床中的被动局面。很多学者研究后发现, 整体护理可以更好的规范护理流程, 提升护理质量, 对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 预防应激反应, 减少伤残率, 提高急诊治疗效果具有指导意义[11, 12]。本次研究抽取本院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FM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中具有可行性。

综上所述, 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而言, 可改善其神经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孙婧, 杨佳, 王淼, 等.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9, 25(23):17-20.

[2] 刘晶.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的影响探讨.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 15(5):90-91.

[3] 巴黎, 朱紅. 健康信念指导下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30(6):980-982.

[4] 宋永丽. 基于健康信念指导的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17):2118-2120.

[5] 李静梅.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继续医学教育, 2019, 33(7):100-102.

[6] 罗菡子, 白洁, 李青云, 等. 健康管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15):

2234-2236.

[7] 林婕, 钟晓明, 郝璐璐, 等.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3):164-165.

[8] 周玲, 赵颖, 袁秀梅, 等.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中国医药科学, 2017, 7(8):154-156.

[9] 黄丽丽, 朱信美. 出院准备服务对预防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效果分析. 实用老年医学, 2019, 33(3):310-312.

[10] 顾莹, 张睿, 陶东霞, 等.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中的应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 11(6):146-148.

[11] 陈晓玉, 尧霞秀, 刘灵梅, 等. 健康信念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当代医学, 2019, 25(12):176-178.

[12] 高杰.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观察. 临床研究, 2018, 26(10):170-171.

[收稿日期:2020-04-16]

猜你喜欢

整体护理干预恢复期运动功能
安全护理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整体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对其效果影响研究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