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2020-09-02曹江伟
曹江伟
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小麦历史,作为传统的粮食作物,小麦与我们的日常饮食息息相关,提高小麦产量对于我国粮食储备以及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对于农作物绿色概念追求的不断深入,种植户也就需要不断改变技术,不断探索小麦高产栽培方式,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1、小麦种子的选择
选择优质小麦种子是高产稳产的基础,也是提高小麦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要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小麦品种,且要抗病能力强,稳定性好。建议当地种植户对土壤结构进行化验,结合肥力与小麦特点进行种植,如果是新引进的小麦品种还需在实验中进行测试后再决定是否购买。选择好小麦种植之后,要对其进行晾晒,选择日照充足的天气进行晾晒两三天,每隔4至6个小时翻动一次,注重小麦种子的晾晒均匀性,在翻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部分小麦种子质量较差,可以剔除。种子的晾晒可以提高小麦出芽率,一些处于休眠期的种子也能尽快复苏。
2、小麦种子的处理
经过晾晒后的小麦种子需要进一步处理,选择0.2%至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浸泡,一般在十二个小时左右,然后再次沥干晾晒,经过浸泡的小麥种子利于分蘖和生芽。之后小麦种子再次与敌委丹进行混合,建议每十斤种子与二十毫升药物进行充分混合搅拌,纹枯病有重要的预防性作用。如果当地的小麦种子经常受到细菌的困扰,还可以采用变温处理,具体做法是在50度以上、60度以下的热水中浸泡十分钟,然后捞出浸入到冷水当中,在温差中反复冷热转换,可以有效杀死病菌。经过以上的处理后,小麦种子就可以按照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等待播种,播种量一般控制在每亩土地7至10公斤,最大上限不应超过15公斤。
3、小麦深耕措施
小麦耕种之前可以对土壤进行深耕,深耕首先可以将病虫卵从深地层翻出,通过暴晒或低温将病虫卵杀死,减少害虫的繁殖数量,建议深度控制在25公分左右。同时还可以将秸秆打碎后再利用机械深耕的时候翻入地下,增加土壤有机肥力,深耕还能使得土壤基质变得松软,增加空气流通性和,促进水份均匀分布,在小麦种子播种后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吸收营养。开春后由于雨水增多,我们要将沟渠之间进行联通,为防涝和排水做好准备。
二、小麦种植田间管理
1、培育壮苗
当播种完小麦种子后,种植户需要完全排查一遍,检查是否有土壤覆盖不完全的现象,及时发现及时覆土。当种子开始出苗后等待两天时间,再次进行全面积检查工作,对于缺苗位置进行补种,同时检查出苗情况,如果发现有幼苗长势不健康,可以尽早剔除,促进小麦整体良好状况,如果出现苗弱现象,则施加尿素或者有机肥,促进幼苗生长,达到壮苗目的。
2、合理施肥
小麦的生长阶段,种植户要每天进行观察,加强浇灌浆水等措施,防止出现后期倒伏问题。施肥过程中我们要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并不是肥量越大越好,如果肥力过高,不但不能促进幼苗生长,还会出现烧苗现象,降低小麦产量。小麦的灌溉要结合当地的降水情况确定,天然降水量达到了需求量,就不必再次单独灌溉,当天气炎热水份蒸发量大的时候则考虑灌溉,并在灌溉过程中适当增加钾肥和磷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还能促进小麦根系的营养吸收能力提升。
3、收割时节及保存方法
很多人误认为小麦的收割时机是完全成熟期,其实在蜡熟期才是小麦的最佳收获时节。所谓的蜡熟期就是早于完全成熟期,这个阶段的小麦还处于水分丰富状态,小麦秸秆非常富有弹性,含水量达到20%以上,但是麦穗与叶片已经呈现出金黄颜色,说明其中的果实已经非常丰盈。这个阶段进行收割有利于小麦保存,也是小麦最佳含水量的阶段,收割过程中需要注意,要按照不同品种类型单独收割,保证小麦的纯度,在小麦的晾晒和保存阶段,不同的小麦品种也需要采用不同的办法。
三、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1、生物防治技术
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绿色种植的主要途径,具有环保、高效、投资少等特点,但是生物防治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天气变化相结合考虑。一般情况下,蚜虫是小麦的最大生物敌人,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蚜虫的自然界天敌进行引入,以“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对抗小麦的蚜虫侵害,部分瓢虫品种可以对抗蚜虫,种植户可以与当地的农技站进行咨询,但是要注重瓢虫与蚜虫的数量对比,如果引入过多也可能造成生态失衡,可能造成小麦在其他方面的受到损害,反而降低了产量或质量。
2、物理防治技术
小麦田间的杂草是病虫害的天然庇护所,因此清除田间杂草对于防治病虫害有重要的功效,而且杂草会与小麦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我们建议采用人工干预与物理防治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人工进行田间除草,并利用照明灯、声音、生物素等物理方式将害虫吸引到局部地区,然后进行统一消杀,这样的做法减少了化学除草和化学消杀的副作用,降低了土壤化学药物的含量,有助于小麦天然生长,不仅节约了防治成本,还对绿色种植具有推进作用。
3、季节性防治技术
小麦的生长与季节有很大关系,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其中春季是小麦的种植和生长关键阶段,此时要保证小麦的土壤养分充足,有足够的日照时间,并通过合理的施肥,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为后期的营养吸收做好准备。有关土壤的肥力可以采用测土配方的方式进行判定,根据土壤情况和小麦需求进行综合考量,不能施肥过量,但是也不能缺少必要的生长元素。进入到夏季的繁茂生长阶段,要注意观察小麦的土壤水分含量,由于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要及时进行补水和灌溉,并加强田间巡视,如果发现病虫害问题,要及时进行药物跟进治疗,以免问题扩大。
(作者单位:462000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