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金融发展与应用

2020-09-02蔡文涛

大经贸 2020年6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中小企业

【摘 要】 在脱贫攻坚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助推脱贫,让金融知识与金融理念贯彻到各个阶层,下文首先主要介绍学习过程总结的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以及问题,并对应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然后介绍在抗疫常态化的背景下,我国怎样通过发展普惠金融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中小企业 复工复产

自从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得到各国普遍认可但是各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各大金融机构的因为小微企业以及广大农村地区企业信息披露程度不足难于批准各个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另一方面普惠金融普及程度以及优惠利率水平不一致,各种风险尚且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考虑普惠金融发展的必要性。

一、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

目前普惠金融已然成为全球性的共识,是党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倡导,也是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的重要内容。既然普惠的观念在顶层设计层面得到极大的重视,目前就需要自上而下具体把他推行下去,政府部门坚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金融机构进行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建设,从而推进普惠金融的普及。

(一)倡导开展普惠金融会提升金融机构资金利用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具有一般企业的特性,盈利性是首要任务。通过自己金融中介的作用把负债转化成利润,普惠金融的推广为所有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一直以来风险和收益并存,所以尽管普惠金融的适应范围增加了银行信用风险的频率,但是也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收益。

(二)发展普惠金融可以丰富商业银行业务,为了更好推进普惠金融,金融机构有必要将部门划分,构建专业且专门的服务普惠金融的部门有利于进行区分客户层次,进行信贷审核、现场调查、贷后管理,避免信用风险的产生。

(三)发展普惠金融会促进银行的改革,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将金融的风险性扩大,银行必须牢牢把控住金融的主命脉,积极进行金融科技创新,扩大服务半径,才能重振微观主体对于金融的信任。最后有助于展现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感,政策监管要求下商业银行积极履行为中小企业偏远地区等融资困难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商业银行在权衡自身利益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进行抉择,相信大多数银行会杜绝短期行为,长远考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自身声誉进而获得更多的效益。

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普惠金融,即在政策水平以及商业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以负担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这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低端客户甚至是贫困人口的金融需求缺口。但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怎样评价,以及发展到怎样的程度都是一个长期需要规划的问题。

(一)目前普惠金融的发展不够健全,普及力度不足,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金的管控比较严,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太高,缺乏担保,加剧融资的困境,故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资金的投入有较高的门槛,这就限制住普惠金融的普及广度。

(二)其次,小微金融服务公司商业可持续和减贫目标难以兼得,这种金融排斥现象可能是发展普惠金融的最大阻碍。普惠金融是国家大力扶持小微企业或者贫困地区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怎样权衡各种利弊,促进经济增长以及自身发展相结合,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根据信贷配给的相关理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会导致银行难以区分客户的优劣,这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进而会使得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变大,商业银行会进一步阻止普惠金融规模的扩大。关键是金融知识与普惠金融相关人才的匮乏也是阻碍发展的严峻问题,目前金融知识普及力度不足,偏远地区居民甚至没有储蓄以及投资的意识。这就使得政府有意倾斜的普惠款项服务的对象以及目标异化,未能真正发挥到合适的地方。

(四)出现使命漂移现象,服务的目标异化,服务对象匹配程度不足。

三、解决途径

针对目前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我们需要采取系列措施解决现有的问题。只有策略得当、风控到位、小额分散,才能起到集腋成裘的作用,更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一)采取合理的策略进行“商业性”与“普惠性”的平衡,首先要转变以前以产品为导向的高端服务,向以客户为导向的基层服务转变;其次,扩展服务半径,在银行可得性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对覆盖范围内的大中小企业进行一定的评级,提升对于企业或个体用户的敏感度,减小审核成本以及服务风险。

(二)其次,宏观监管与微观审慎相结合,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运用大数据或者云计算技术进行客户信用画像的构建,从而使得信息共享达到分担风险的作用。金融科技创新将为普惠金融未来发展提供大量的工具支持。

(三)再次,想要把普惠金融的廣度扩展,以及风险的规避,将资金进行小额分期发放也不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深化发展普惠金融,公民金融知识的储备也得足够,只有充分发挥微观主体的能动性方能保证自上而下政策的实施。

(四)最后,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要从学生时代培养,开展金融知识入课堂讲座,从兴趣到专业为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哺育人才。

四、疫情下的发展

我们应该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融会贯通,把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时代问题。新冠疫情给普惠金融出了一份时代考卷,我们应该如何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怎样让其在企业复工复产问题上发挥最大效应?2020年是我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收官之年,普惠金融在银行综合绩效评价中已经占到10%左右的比例,足见国家对于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视程度。

疫情的冲击下,许多企业没有复工,在企业难以盈利的情况下要积极完善激励制度,鼓励银行敢贷,愿贷,能贷,大幅增加小微企业可得贷款额度,利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精准性;要尽量加强监管,严控套利行为,打击恶意逃债以求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特殊时期以较大的力度服务小微企业,将疫情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降到一个比较低的状况。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地方政府推出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研发出针对疫情期间的“疫情贷”新型金融工具,简化融资流程,对于贫苦与低收入客户的提供政策支持,尽可能的提供金融服务。鼓励零售金融服务者在从商业银行借款困难情况下从民间借贷,使复工复产的需求得到有效解决。为更好恢复经济正常运行,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和内容服务方面扩大规模与深度,提高机构的技能以及透明度要求。颁布适宜的法规和政策框架促进普惠金融繁荣发展,惠及各行各业。积极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还是有待于金融机构信贷状况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信贷的层次,应该培养有实力、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供给者为贫困与低收入客户服务并展开竞争。这些服务供给者应正常地从国内的融资来源获得资金,例如公众储蓄、批发贷款融资或资本市场的投资等等。

五、小结

总的来说,对于盈利问题,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过高是实施普惠金融的阻碍,但疫情期间国家必须扶持中小企业,才能稳住更多就业机会,保障民生,由国家兜底也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空间;从体制上说,银行对于会带来高额利润项目的偏好抑制普惠金融业务,故应当加强对于小金额信贷的服务意识,降低银行自身的身段;监管真空的存在加强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各小微企业应当抓住这个契机,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当下,普惠金融是银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是其担当社会责任的有利表现,必须扬长避短,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 刘洁婕. 吕梁市普惠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N]. 吕梁日报,2020-06-15(002).

[2] 邵凌波,刘江涛,杨卓异.地方政府和中小企业关于金融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博弈——基于互联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不完全信息动态模型[J].中州大学学报,2020,37(02):31-36.

[3] 蔡凯龙.普惠金融的艰难抉择:先普还是先惠?2020.

[4] 李忠海.一文读懂普惠金融[N].苏宁财富资讯,2020.

作者简介:蔡文涛(1996.11—),女,汉族,籍贯:山东威海人,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会计专硕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中小企业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