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伴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02吕晓燕
吕晓燕
摘 要:钢琴享有“乐器之王”之称,是高校音乐专业的重要课程,担负着培养优秀钢琴人才的重要任务。而钢琴即兴伴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属于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提升学生钢琴弹奏和弹唱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即兴伴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能够为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即兴伴奏;教学策略
高校钢琴教学在培养学生方面,更多的是以面向大众的钢琴演奏人才、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面向基层的钢琴基础教育教师为主,较少将钢琴演奏作为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在这种教育大环境下,需要注重提升学生钢琴演奏技巧、钢琴基础教学以及钢琴伴奏等能力的培养。而将即兴伴奏应用在高校钢琴教学中,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一、即兴伴奏概述
(一)即兴伴奏的含义
钢琴即兴伴奏主要指的是钢琴演奏者在毫无准备伴奏的情形下突然将音乐知识、钢琴演奏技巧、伴奏音型、和声等有机结合起来。简而言之,钢琴即兴伴奏就是在不借助伴奏乐谱的情况下就某个歌曲弹出的伴奏,即兴伴奏允许提前做准备,常见的准备有熟悉乐谱、把握歌曲的内容与情感、分析调式、标记功能符号以及确定演奏方法和隔断的伴奏音型等等。根据上述阐述可以可以得出:钢琴即兴伴奏并非随意而为,而是在遵循一定的章法与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钢琴即兴伴奏对演奏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钢琴的即兴伴奏是完全无现成谱例的,需要伴奏者根据歌曲的风格、内容、调式、调性等以及演奏情境等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创作出钢琴伴奏,并将其弹奏出来
[1]。由此可见,钢琴即兴伴奏要求弹奏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创作并弹奏出内容。
(二)钢琴即兴伴奏的特征
归纳起来,鋼琴即兴伴奏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速度快。主要体现在编排的速度快,伴奏与借助乐谱弹奏二者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钢琴即兴伴奏对弹奏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弹奏出乐曲,在此过程中创作是瞬息产生的,充分展现了即兴弹奏者的灵感、整体能力以及个人体验等等。第二,编排简单。大量实践显示:钢琴即兴伴奏需要编排的创作内容和主旋律二者应当属于相互照应的关系,需要结合乐谱旋律予以创造,而通过简单的编排,能够让教师创造出的伴奏作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即兴伴奏的乐曲,提高钢琴教学的效果。第三,综合性强。钢琴即兴伴奏开展的首要条件便是伴奏者需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综合能力。具体而言,需要伴奏者灵活地控制身体各个部分,即实现手指、耳朵以及心理三者的协调与配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便需要伴奏者拥有灵活的大脑,理解并认识主旋律,最后再通过灵活的手指完美的诠释音乐[2]。
二、即兴伴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是提升学生钢琴弹奏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弹奏是基础,因此钢琴演奏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弹奏水平高低,然而钢琴弹得好并不能代表即兴伴奏就好,还需要反复练习,如此才能更好地呈现出作品。钢琴演奏者要想在短时间内呈现出谱子,这便对他们的反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能够实现人琴合一,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即兴伴奏,通过反复训练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自身的创作能力、反应能力、弹奏能力。
(二)是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力的重要途径
大量研究证实,要想提升学生整体音乐表现力,通过钢琴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手段。但是纵观当前我国各大高校钢琴教学现状,依然有大部分学生一味为了提升自己的弹奏能力,而让自己始终弹奏某个级别的曲子,但是在弹奏过程中忽略了技巧以及乐曲所想表达的意思和情感,而将即兴伴奏应用在高校钢琴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学习钢琴弹奏技巧,更重要的是理解乐曲中的内容与情感,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力。
(三)是提升学生视奏与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策略
高校钢琴教师在即兴伴奏教学中,通常会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其弹奏、伴奏,久而久之,便锻炼了学生的视奏能力,提高了反应能力[3]。
三、即兴伴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设置教学课程,注重伴奏训练
钢琴演奏其自身是一门充满趣味性且高雅的艺术,在钢琴弹奏过程中,能够带给弹奏者指尖跳跃的动感,同时还能让听众在美妙的琴声中感受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并且钢琴弹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对弹奏者的技艺还是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以钢琴即兴伴奏表现尤其突出。即兴伴奏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借助钢琴伴奏的,要求弹奏者具备较强的弹奏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应急能力。但是就当前高校钢琴教学现状来看,在上述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还不到位,以至于学生不能迅速反应,更谈不上弹奏出美妙、合适的伴奏乐曲了。而即兴伴奏作为高校钢琴音乐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这便需要高校钢琴教师在教学时,合理设置即兴伴奏的课程,注重学生即兴伴奏的教学与训练。由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基础是声乐课与钢琴课,学生要想更好地参与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与训练,其前提是拥有较强的音乐理解能力与钢琴弹奏能力。对此,建议在高校大一与大二这两个阶段不开设即兴伴奏的教学课程,而针对大三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开设即兴伴奏课的教学和训练,通过这种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即兴伴奏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进行锻炼,提升自身音乐素养
[4]。
(二)制定明确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钢琴教学中应用即兴伴奏时,对学生的激情与兴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便需要在日常学习与训练时,钢琴教师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感受到钢琴即兴伴奏带来的诸多趣味,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更加自觉、高效地训练即兴伴奏的各种技巧。所以,在将即兴伴奏应用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时,作为钢琴教师自身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围绕该目标进行学与练习,提升学习与训练的针对性,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正式将即兴伴奏应用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时,钢琴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钢琴伴奏的方式以及相关要求,激发其参与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探究即兴伴奏,自主练习。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将即兴伴奏应用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对钢琴教师专业素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熟悉各种即兴伴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具备将这些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但是作为一门课程,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始终以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核心,这便需要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将理论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即兴伴奏的技能与技巧。当确定所有學生掌握所有的基础知识后,然后再引导他们学习奏鸣曲、复调乐曲、小型乐曲等学习。将即兴伴奏应用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各类钢琴弹奏技巧和技术,常见的音阶、连奏、断奏、八度、和弦、双音、装饰音、震音、踏板、琶音等。当学生拥有了上述知识与技能后,钢琴教师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创编的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钢琴即兴伴奏做好知识储备。
(四)创新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趣味性
纵观高校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通常由钢琴教师在前面讲解并演示弹奏技巧,而学生在后面根据教师的内容练习相关技巧,这样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再加上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时间一长便容易致使部分学生丧失学习钢琴即兴伴奏技巧的兴趣。针对上述情形,急需教师创新钢琴即兴教学的模式,适当地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一些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与训练。例如: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提前收集的优秀即兴伴奏作品,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不仅感受到了优秀的即兴伴奏能够为钢琴演奏添姿添彩,而且还深刻地领悟到即兴伴奏的内涵。当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还可以抽几位学生谈谈自己在观看上述视频以后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效果[5]。
(五)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激发学生潜能
即兴其自身打破了束缚,鼓励演奏者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灵活且自由的诠释乐曲的内容与情感,因此要想将即兴伴奏应用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不同的演奏者而言,其所具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不尽相同,这便导致他们在演奏过程中带给听众的感受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即兴伴奏时,还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积极为他们营造轻松的氛围,让他们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琴键将自己的心声弹奏出来。除此之外,还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关注学生内心的需求与感受,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此才能帮助他们更深入的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容与思想情感,从而提高即兴伴奏的水平[6]。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即兴伴奏作为高校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钢琴教学中应用即兴伴奏教学,不但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活跃了钢琴课堂。但是即兴伴奏对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钢琴教师要结合学生现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会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以更好地诠释出音乐作品中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宋扬帆.浅谈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J].北方音乐,2019,39(19):105-106.
[2]董爽.高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分析[J].黄河之声,2019(16):97.
[3]潘利红.即兴伴奏课在高校钢琴课程中的教学模式分析[J].艺术科技,2018,31(09):225+227.
[4]陈怡君.浅谈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7,37(23):119+124.
[5]赵元.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策略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02):187-188.
[6]王芳.高校钢琴教学中即兴伴奏的有效应用[J].北方音乐,2015,35(11):198.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