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
2020-09-02任晓荣
【摘 要】目的:分析卡托普利治療高血压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本研究选自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共100例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高血压患者,依照治疗用药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50例行依那普利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另外50例行卡托普利治疗的患者列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实验组14.00%略低于18.00%对照组(P>0.05)。在临床总有效率上,实验组96.00%略高于对照组92.00%(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和卡托普利治疗的效果明显,但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更少。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卡托普利
【中图分类号】R47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099-01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慢性疾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近年来,随着医药学的发展与完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已逐渐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在改善患者的病情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患者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试探讨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自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共100例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高血压患者,依照治疗用药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50例行依那普利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另外50例行卡托普利治疗的患者列为实验组。
对照组中男性有33例,女性有17例;最大年龄患者为78岁,最小年龄患者为36岁,平均(57.36±5.18)岁;最长病程为15年,最短病程为6个月,平均(9.28±3.15)年;实验组中男性有30例,女性有20例;最大年龄患者为76岁,最小年龄患者为37岁,平均(57.33±5.21)岁;最长病程为14年,最短病程为5个月,平均(9.30±3.13)年;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且研究经伦理审核。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00例患者及患者家属签字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既往存在过敏史或对本次研究用药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依那普利(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67;使用方法:每天1次,每次10mg)。
实验组则行卡托普利(山西津华晖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357;使用方法:每天2-3次,每次12.5mg)治疗。仔细叮嘱患者按时按需用药,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测,若是出现异常反应需要立即报告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1)在用药期间,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水肿、尿频、白细胞减少、呕吐,分析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2)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患者经治疗后体征与临床症状消失,血压明显降低,舒张压降低程度超过10mmHg,或收缩压降低程度超过20mmHg则视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血压有所降低,舒张压降低程度在10-20mmHg则视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血压无变化,则视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实验组略低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
在临床总有效率上,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动脉压升高、血压持续性过高为特征的疾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临床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之间关系密切。依那普利和卡托普利皆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机体循环中和组织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机体内皮细胞在形成内皮素的释放量,增加机体内缓激肽与扩血管性前列腺的形成,减少机体内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机体肾血流量,从而减少机体内钠潴留,最终达到降压、保护肾功能的治疗目的[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不良反应与临床疗效上,实验组略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依那普利和卡托普利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相近,但卡托普利更安全。
综上所述,依那普利和卡托普利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确切,但是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旭昭, 林芳冰, 张霞,等. 天麻钩藤饮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 2018, 005(032):57-58.
[2] 温翠平. 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82):102-102.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7):42-93.
[4] 张莉平. ACEI辅助钙通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 33(03):93-95.
作者简介:
任晓荣(1980-)女,汉,青海化隆,主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内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