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税务筹划管理方法的探讨

2020-09-02吕彦青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税务筹划管理方法建筑企业

吕彦青

摘 要:纳税不仅是企业的基本义务,同时企业也是国家纳税的主体。自2016年国家实施“营改增”政策以来,或多或少对各个企业纳税造成影响;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税收重头行业之一,自“营改增”落实以来,较以往税务筹划管理方法存在较大差异,该如何进行纳税也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文分析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税务筹划管理存在问题,并探究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期望能为建筑企业税务筹划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税务筹划;建筑企业;营改增;管理方法

建筑行业涉及范围广、规模庞大,是国家重点关注行业,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税收行业。相比于其他行业,建筑企业受“营改增”政策的影响颇大,如何进行税务筹划管理也成为建筑企業较为棘手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建筑企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充分了解新政策,更好地适应并利用政策为企业盈利。

一、税务筹划的涵义

企业税务筹划作为一种节税的管理办法,其本身义务是减轻企业税务负担,借助在法律允许范畴内的理财、投资、经营等方法来为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利益。企业内部税务管理体系中税务筹划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其作为一种管理性活动,一般而言是税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负责。值得一提的是,该项活动开展要素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因此也可将其视为合理避税,即在遵从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减轻企业税务。但是如果其超出法律范畴,就极易造成相关税务工作演变为企业漏税、偷税等严重行为,进而增加企业风险。在新形势下,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内容扩大化导致影响税务筹划工作的相关因素出现改变。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将纳税人的纳税方式进行改变、调整,使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进而转变为增值税,降低税率,缓解纳税人负担;同时,“营改增”政策的落实,更是将我国纳税体系进行完善、细分,有效规避重复征税的现象,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推动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企业税务筹划难点

(一)建筑企业税负负担增加

自2016年实施“营改增”政策后,部分建筑企业在税收方面呈现出不降反升的情况,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税务负担,并违背了“营改增”政策的初衷。面对这一情况,企业管理者多从税务筹划管理方面入手,如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独立性、管理能力不足,管理层为减轻税务压力,不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反而向税务筹划工作者施压,粉饰财务报表、财务管理现状。税务筹划管理工作具备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若不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而只是单纯施压,不仅不能推动税务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会对其造成一种制约,导致税务筹划工作的可行性、科学性丧失。

(二)无法沿用税务筹划理念

税务筹划理念的沿用是影响“营改增”政策落实后建筑企业税务筹划管理的主要因素。建筑企业涉及业务范围广、业务内容复杂,极大增加了税务筹划难度。传统的税务筹划理念已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特别是大型建筑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自“营改增”落实后,部分建筑企业缺乏高度敏感性,并未结合自身特性积极调整税务筹划管理工作,仍是沿用传统的税务筹划理念,再加之纳税规则的变化,终导致企业税务负担不减反增,增加了企业压力。

(三)税务筹划管理方式单一

自“营改增”实施以来,建筑企业呈现税务筹划管理单一的现状.企业纳税不是一种基本义务,同时也与经济行为存在密切联系;而税务筹划工作也不是简单规划企业的税务工作。不同的业务内容,其税务筹划存在一定差异性。特别是部分项目横跨税改前后,在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时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若仅凭单一的筹划管理方式来进行,是无法满足企业税务筹划需求的。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管理时,并未根据项目内容合理进行方法的转变、调整,这就造成了实际税务与税务筹划工作偏颇较大。需要建筑企业思考的是,部分企业在面对以上问题时,并未积极做出有效的应对,这对税务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四)不能更好的抵扣支出项

新推行的“营改增”政策指出,不能抵扣营改增间购买物物资的进项税。“营改增”实行期间,拥有纳税人身份的企业可对纳税方式进行自主选择,但不可随意变更。这一调整,不仅对建筑企业本身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对整个产业链都造成影响。由于新政策将营业税直接取消,在传统形式下企业进行的任何形式的税务工作都会出现改变。部分建筑企业由于税务人员能力有限、或内部缺乏专业人才,对于税务筹划工作处理不够完善,造成了不能更好的抵扣支出项目税务的现象,增加了企业纳税压力与负担。

三、税务筹划管理方法探究

(一)国家政策的深入了解

企业应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变动,“营改增”作为一项减轻企业税务的政策,在实施前,国家会具体说明不同的行业税收,并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提出积极措施,以帮助新政策的顺利实施与开展。因此,建筑企业在国家推行“营改增”政策后,应第一时间对新政策进行全面、仔细的学习;作为建筑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人员,更应高度关注国家政策,并结合政策调整企业自身税务筹划管理办法,灵活运用新政策,为企业更好的盈利。此外,建筑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学习“营改增”政策,提高财务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以尽快适应新政策带来的改变,帮助企业更好地立足于市场。

(二)探索税负转移策略

在落实“营改增”政策后,取得税务抵扣额度是减轻企业税负的主要方法。对于企业而言,项目所占可抵扣比例越大,企业实际应上缴的税额则越低。当下,企业生产中获取的专用增值税发票是唯一可抵扣进项税的凭证。企业纳税人不动产、无形资产、或提供销售服务开具的专用增值税发票,是可以抵扣进项税、增值税的凭证。根据相关规定,针对不动产与无形资产、服务、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免征增值税项目、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等不能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就当下建筑企业来说,人工票可使税收负担减少3%;若建筑企业自行购买材料,所获取的增值税专用抵扣发票可使税收负担减少11%。而施工劳务方面则无抵扣,其成本则转移至房地产企业。因此,建筑企业在鉴定合同时,需要进行合理安排与规划,做到两权相害取其轻的准备,减少企业税务负担。

(三)合理调整经营模式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房价基本市场化。建筑企业在税务筹划管理方面很难借助价差将税务负担进行转移,这就导致了企业税务负担不断增加。面对当下严峻的市场形势,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特质,积极调整经营模式,主动迎合市场变化;其一,将经营模式向个性化、差异化转变,进而获取更多的销售业绩,将企业利益最大化;其二,开发建设更优质的商业住宅,借助价格调控方式,将企业税务负担进行转移,减轻企业税务负担。其三,改变经营模式,实施多元化经营,即拓展企业经营项目,从智能服务、经营、装修、生产建设等方面开展多元化业务范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提高财务人员税务筹划意识

自新的税务政策推行以来,传统的营业税调整为增值税,对财务人员工作造成一定压力,为更好地来从事当前工作,财务人员应增强自身专业技能,提高对税务筹划的意识,满足企业税务需求。对此,企业应该积极组织培训课程,提高财务人员纳税筹划的能力,并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于表现优异人员适当予以奖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税收管理也呈现出了不足之处;“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其本意在于减轻企业税务压力,为企业盈利提供更大的空间。但建筑企业受自身特性影响,不能很好地来适应新政策的推行。而新政策的推行有利有弊,建筑企业想要更好的盈利,必须加强自身对税务筹划的管理,加强对国家政策的学习,并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寻求一条适合自身的税务筹划管理办法,减少其对建筑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建筑企业来更好地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帮庆. 试析“营改增”后建筑业的税务处理及纳税筹划[J]. 财会学习, 2017,18(10):160-161.

[2]窦淑仁. 营改增后建筑业企业税收筹划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20(18):19-21.

[3]郭宏芳.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探讨[J]. 时代经贸, 2019,9(23):41-42.

猜你喜欢

税务筹划管理方法建筑企业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关于营改增后电信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研究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相容与冲突剖析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煤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