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院系意识形态工作探析

2020-09-02徐三成

时代人物 2020年8期
关键词:院系师生思想

徐三成

关键词:高校;院系;意识形态工作

一、高校院系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是传播、维护、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是培养人才和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高校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中国未来道路的发展走向,决定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做得如何,关系到能否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关系到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能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系到能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话语权、管理权,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要求。对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仰、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筑牢新时期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根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内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国际上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媒体,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使社会舆论格局更加复杂,所有这些都对高校师生思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和网络空间环境发展的新特点,引领学生向上、向善,传递社会正能量,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意识形态工作决定着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院系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尤其需要对高校院系意识形态工作的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高校院系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困难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拥护者,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有着多年传承下来的教育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成效显著,但是波涛汹涌的互联网社会及00后大学生的思想独特性,造成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某些困境。

(一)网络意识形态复杂多样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广阔的互联网产生的多样的网络文化,使得网络上意识形态多元化现象尤为突出。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网民规模突破9亿,其中学生群体占比26.9%,虽然大学生群体获取知识的途经越来越多,但是网络仍然是首要途经。

(二)西方思想的冲击更加激烈

随着高校大力推动国际化与国际交流,大学生接触与吸收境外资本主义国家(地区)思想和言论日趋频繁,虽然在境内通常情况下禁止访问境外的部分不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甚至蓄意攻击我国党和政府的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但随着学生的出境交流以及采用一些非法网络工具,相当高比例的大学生在浏览关注此类媒体和网站,加上铺天盖地的深刻烙印着西方思想的高消遣泛娱乐影视文化作品冲击,潜移默化之下部分缺乏清晰分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受“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的迷惑,而片面地对我党和国家、社会制度产生不满,甚至出现了不少高校师生公开发表不当言论的事件。

(三)市场逐利性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四十二年来,国家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发展,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但是很多人的思想层次与物质生活水平并未同步提升,随着市场经济固有的缺点及消极方面的显现,让不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消极影响。

(四)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占据主导地位

世界一流的高校基本都是西方话语体系的学校,我国高校还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进程中,几十年来一直的大量学习吸收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经验和新兴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和评价标准基本由西方高校所创立,甚至有部分人文社科相关学科的评价体系中,批判中国才更容易被西方主流学术话语所接受。尤其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直接引进了大量在西方留学归国的高层次人才,这些高层次人才一方面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一方面又基本接受了完整的西方学术训练和文化熏陶,大多数人在逐步转变视角立足中国国情开展研究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不够

高校内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虽然有所创新,但主导形式仍然是以课堂灌输为主,通过教师授课,学生吸收的方式,让学生被动的接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成果,并且随着00后大学生的成长,这些学生思维开阔,思想灵活,具有创新精神,而传统的授课形式及授课内容在他们看来比较单一、比较枯燥。并且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性来看,很多大学生认为,校内的思想政治课程对以后的工作与生活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与自身发展影响不大,造成学习动力不强。

三、做好高校院系意识形态工作的措施

作为高校基层单位,院系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面对复杂的形势和困难,需要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服务管理的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刻认识到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感,严格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切实承担起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围绕“四个坚持”,抓好院系意识形态工作。

(一)筑根基,坚持把牢思想之舵

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为核心,夯实思想根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过程,始终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多变的思想环境,积极培育正确观念成为做好高校院系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坚定师生群体的思想价值,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院系要通过开设课程、出版教材、开展主题培训等形式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开创马克思主义教育新局面。

二是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筑思想防线。院系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专题宣讲,撰写理论文章,成立学生理论学习组织,设立理论实践活动项目,规范党支部“三会一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各种形式加强理论学习,推动新思想新理念入脑入心。

三是要注重主流意识形态人文关怀,增强思想认同。院系师生对党的信任是主流意识形态被认同的前提条件,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和活力来源于对师生现实利益关系的及时回应和正确表达,对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妥善处理。院系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公平公正的学习工作环境,从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合理利益诉求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问题。同时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让意识形态从理念走入师生日常生活,使其变得可亲、可信,从而带动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认同。

(二)立规矩,坚持夯实制度之基

一是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恪守领导之责。院系要进一步提高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明确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总要求,始终旗帜鲜明地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坚守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强化 “四个意识”,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院系日常工作之中,专题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是要以规范化为目标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规矩意识。建立健全责任明确、程序严密、有效管用的工作运行机制,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各个方面,按照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研究制定实施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具体对策,确保“履责有痕”。院系要成立院系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负责人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层层落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通过制度保障,帮助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三是要明确区分研究与讲堂,清晰言论边界。院系要根据教育部“七红线”“十不准”的有关要求,细化相关制度,帮助师生树立“规矩”,规范师生“科研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和论坛、讲座、信息网络等其他渠道,不得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以及其它有损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的要求,引导全体师生自觉做到坚定政治方向,传播优秀文化。积极主动对苗头性、倾向性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自觉抵制错误言行。

(三)强阵地,坚持织密监督之网

意识形态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场所、场合,以及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依托、平台和渠道,是与错误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抵制错误思想侵蚀的一道屏障和防线。

一是要巩固有形空间阵地,坚持守土有责。意识形态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敌人占领了,我们不去夺回,就会成为“心头之患”。院系要认真落实相关审批制度,强化对社团、讲座、会议、课堂、出版物、教材、印刷品等监督审核;加强对校企合作、学术交流合作、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等的管理;细化对各类展览馆、陈列室、宣传栏、海报、横幅等内容检查;严格对校园内宗教活动和传教行为的抵御取缔,防范抵御利用宗教对学生思想的渗透。确保校园空间正面干净,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在大学校园上空高高飘扬。

二是要拓展虚拟空间阵地,凝聚无形力量。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校园和师生的生活,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院系要准确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出问题和风险点,在虚拟空间阵地上有的放矢,主动作为,包括各类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短视频平台在内,尤其是要加强对相关自媒体内容监管,建立院系自媒体情况库,做到传播平台有管控,传播内容有审查,传播效果有监督。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防范,加强网络舆情监控,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各类校园争议问题、恶劣事件的探讨、分析,要引导师生表达正确的观点,按照求同存异的模式来探究,促使师生意识形态的改变过程中,懂得站在正确的角度上来调整。院系要搭建主动发声平台,组建网络宣传员队伍,通过专项专题专栏来宣传新思想,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积极占领网络阵地,掌控网络空间话语权,打好主动仗,维护网络空间主流清朗。

(四)建格局,坚持守好安全之阀

一是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院系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眼界宽广、业务精湛、纪律严格、作风务实的、熟悉现代传媒技术的专兼职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积极发挥教师党员作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分层次、分领域地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学习和专业培训,帮助他们保持对形势的深刻认识和对热点问题的高度敏感。同时加强对新引进人才的意识形态审查,通过“四个标准化”,即一引领(1次深度谈话考察政治倾向),两推荐(2位校内推荐人书面推荐),三关心(关心思想、关心工作、关心生活)和四考察(专著论文、社交软件、同行评议、面试表现),把好人才引进“入口关”,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让那些政治素质不过关的人,难以混入高校校园、走上高校讲坛。

二是要畅通意识形态工作主渠道,避免问题发酵积累。要与高层次人才、海外引进人员、青年教师、学生等全面开展谈心谈话,了解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接待日、座谈会、通报会、公开信箱等各种渠道加强与师生间的沟通。师生党员是师生中的先进代表,最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既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是院系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和神经末梢。建立完善高知群体、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困难学生等重点人群的数据库,通过师生党员全面建立联系人制度,实现重点群体结对全覆盖,结之以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在日常交往中,“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引导在日常沟通中,遇到突发情况时也能做到精准定位,快速响应。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院系要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强化领导干部的担当,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在一线师生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通过一系列的细化措施,把马克思主义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间去,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教学一线,培养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彩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若干问题研究[J].世纪桥,2016(12)

[2]褚红素.院系党组织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途径探析[J].管理观察,2018(14)

[3]张九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框架体系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8,33(4)

[4]陈林杰.高校院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0(3)

[5]刘晓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困境及对策[J].国际公关,2020(7)

猜你喜欢

院系师生思想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麻辣师生
阿吾(一首)
提高院系办公室管理绩效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