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

2020-09-02徐海红唐凡

阅江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产方式绿色发展

徐海红 唐凡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源于需要,需要引发劳动,在劳动中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到自然界的能力就是生产力。生态需要、生态劳动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三者紧密相连,构成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生态需要是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人类的生态需要通过生态劳动得以满足。生态劳动是绿色发展的动力基础,只有在满足人们生态需要的生态劳动中才能实现绿色发展。人类在生态劳动中推动了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引发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为绿色发展提供动力指向。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需要;生态劳动;生产方式;内在动力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20)04-0027-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及其国际认同研究”(18BKS07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创新与中国行动方案”(18VSJ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绿色发展理念与国际认同研究”(16YJA710027)

作者简介:徐海红,博士,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教授;唐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對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讨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学界从主体、技术手段及其融合、生态意识、民生需要、话语形态、价值共识、环境管制、开放合作等不同维度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形成了主体动力论、需要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开放动力论。这些研究成果为绿色发展的动力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颇具新意。但如何将主体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生产方式变革相结合来研究绿色发展的动力问题,尚不多见。本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视角,探讨需要、劳动和生产方式三者的内在逻辑及其对绿色发展的推动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源于需要,需要引发劳动,在劳动中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到自然界的能力就是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先进的生产方式。作为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动力基础和动力指向,生态需要、生态劳动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三者紧密相连,形成中国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生态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表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依然体现为“需要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晚期,人的需要被异化,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无止境占有和过度消费,带来了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确立一种生态需要观,将人类的需要从对物质财富的占有转向人之为人的需要,从消费需要转向劳动需要,这是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需要与社会发展

需要是人类为了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对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欲求。人只要活着,就会生发出各种各样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类实现自己的在世生存,首先要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这是人的自然需要。人与动物不同,人既有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自然需要,也有对道德、文化、科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精神需要,还有对蓝天、碧水、净土的优美环境需要。人类需要及其满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需要的内容及其满足方式也是多样的。在远古时期,早期的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自然物来维系自己的生存,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人类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满足需要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元。黑格尔指出,“动物用一套局限的手段和方法来满足它的同样局限的需要。人虽然也受到这种限制,但同时证实他能越出这种限制并证实他的普遍性,借以证实的首先是需要和满足手段的殊多性,其次是具体的需要分解和区分为个别的部分和方面,后者又转而成为特殊化了的,从而更抽象的各种不同需要。”黑格尔区分了动物的需要和人的需要,动物的需要基于本能,满足需要的手段主要是依靠或借助自然条件,因而是有限度的。人的需要具有多元性,人有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弘扬道德的精神需要,还有对碧水、蓝天、净土的生态需要。人的需要不断分解和细化,不断丰富和多样化,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推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二)需要的异化、消费社会和生态危机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受资本逻辑的制约和影响,人的需要发生异化。“英国人所谓comfortable\[舒适的]是某种无穷无尽的和无限度前进的东西,因为每一次舒适又重新表明它的不舒适,然而这些发现是没有穷尽的。因此,需要并不是直接从具有需要的人那里产生出来的,它倒是那些企图从中获得利润的人所制造出来的。”为了获取利润,全社会都在鼓噪人们追逐时髦,大量购买、大量消费、大量废弃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最普遍的生产生活方式,于是消费社会出现了。人的需要之所以被异化,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资本家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源源不断生产出新的商品,通过时尚文化熏染,为消费者制造新的需要,实现资本增值。劳动者通过消费获得了一种延时的满足,经济出现了虚假繁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矛盾被遮蔽。伴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尤其是过度消费、奢侈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的出现,奢侈成为很多人的追求。关于奢侈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一方面,资本主义是奢侈的产物,“奢侈,它本身是非法情爱的一个嫡出的孩子,是它生出了资本主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又促进了奢侈品的发展。现在动辄上万元的皮包和饰品、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奢侈品令人震惊,一些奢侈品做工精致、考究,但只能穿戴几次便失去其使用价值。需要的异化和消费社会的到来,尤其是人们不断增长的奢侈性需求,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大量生产,意味着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大量生产带来大量废弃,意味着向自然倾倒更多的废弃物。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掠夺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导致地球不堪重负,人与自然从统一走向对抗,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为全球性生态危机所取代。

(三)生态需要与绿色发展

从异化需要走向生态需要,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需要的异化和进入消费社会是由于人们对利润的追求而导致的,是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对需要概念的重新审视,在于坚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立场,扬弃需要的异化,确立一种生态需要,让人和自然都能从资本逻辑的桎梏中获得解放。从虚假需要转向真实需要,从异化需要转向生态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所在。

生态需要,是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理倾向,包含生存、发展和审美三个层次。生存层次,是人类对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是生态需要的最低层次。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必要的物质条件,才能在这个世界生存,这是人类最底线的需要。人要生存,动物也要生存。人与动物不同之处在于,人类在满足了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有发展和审美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类对个体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社会日益进步的需要,是生态需要的第二层次。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无论是个体还是人类社会都有向前发展的需要。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自身奋斗拼搏的动力。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演进,是历史进步的逻辑和外化。由此,生态需要包含着发展的层次,把生态需要理解为社会的停滞状态甚至回到人类社会的原初状态,这是历史的倒退,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背离。审美需要是人类对美的需要,是生态需要的最高层次。人类在满足了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还有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的需要。人类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如果说生存需要是由人的生物属性决定,发展和审美需要则取決于人的社会属性,实现了人之为人的存在。

笔者从三个维度来理解生态需要的特征。第一,生态需要是扬弃了异化的真实需要。所谓真实需要,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的需要,不是为了利润或是别的什么理由,仅仅是为了人的生存、发展和审美。那种基于利润的考虑衍生出来的虚假需要,不属于生态需要的范畴。摒弃了虚假需要,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现象将会得到有效抑制,消费逐步回归本真状态,不再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的符号和象征。第二,生态需要是遵循正当尺度的合理需要。人类在满足自己的生存、发展和审美需要中要遵循一定的尺度。生态需要中所把握的正当尺度,本质上是人类干预自然的尺度。人类按正当尺度行动,就是“按照可对生态负责的尺度而行动。”对生态负责,既包括对当代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负责,也包括对子孙后代所生存的地球环境负责,是对当代人和后代人承担生态责任的统一。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不能只考虑自身的欲望,因为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一个欲望被满足后又会生出新的欲望,一种需要被满足后又会生出新的需要。确立生态需要,就是让人类在不断满足需要及产生新的需要之际,要有一个尺度意识,本着对生态负责的态度来确定自己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第三,生态需要是人之为人的需要,是劳动需要。劳动是人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自由自觉的劳动还是人的本质的实现。确立生态需要,就是要求人类明确人之为人的需要,从无止境的消费需要转向真正意义的劳动需要,“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最终在于创造生活的劳动而不在于对商品的消费”,在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中,人的生存、发展和审美需要都能得到实现。绿色发展是对消费社会的超越,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绿色发展的动力基础:生态劳动

需要引发劳动,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的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成为异化劳动,劳动的生态异化带来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类的劳动要从异化劳动转向生态劳动,为绿色发展提供动力基础。

(一)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不是抽象的存在,人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存在,人的在世生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够生活,人的劳动就是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而指出,“即使感性在圣布鲁诺那里被归结为像一根棍子那样微不足道的东西,它仍然必须以生产这根棍子的活动为前提。”随着人的需要的满足和新需要的不断衍生,人类的劳动活动在内容、形式还有手段方面不断向前发展。在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它是“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不管这种共同活动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因此,“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劳动作为核心概念,揭示了劳动与社会关系、生产力、生产方式和人类历史之间的内在关系: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推动社会关系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迁。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都以劳动为根基。由此,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基础,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劳动活动,要对劳动的内涵、劳动的发展走向、劳动中涉及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行探讨,理解和把握劳动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动力价值。

(二)异化劳动带来人与自然的对抗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的劳动发生了异化,异化劳动不仅带来了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的对立,而且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两者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异化劳动却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身体”被夺走了,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都变成了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了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人相异化,同样也使在人之外的自然界同人相异化,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自然界同人相异化,意味着自然界不再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被割裂,自然界成为与人对立的存在物,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由和谐共生走向分裂对抗。生态危机爆发,被污染的水、土壤和空气,使得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都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人们无法饮用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人在自然界中不是感到舒适,而是感到不适,自然界逐渐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存在,这就是劳动的生态异化。异化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这些物质财富不属于劳动者本人,而是属于资本家。“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同劳动疏远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这就是资本家。资本家对利润的无止境追求,带来了需要的异化,消费社会的到来导致劳动的异化程度加深,人与自然的对抗加剧。要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实现异化劳动的扬弃和劳动的生态转向。

(三)以生态劳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良性的物质交换过程。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从人的存在论意义来看,劳动是人类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实现物质交换的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把劳动看成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过程,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进行生产,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后将废弃物排向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循环与统一。但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发生了异化,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断裂,人类从自然中获取的物质、信息和能量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之后,排向自然却无法被自然所吸收和还原,人与自然之间出现分裂。生态劳动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通过否定之否定,生态劳动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良性复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劳动是满足人类生态需要的活动。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生态劳动则满足了人类的生态需要。劳动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最基础的活动,整个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和人类历史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人类的劳动基础上的。生态劳动强调人们在以劳动方式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审美需要的同时,要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良性交换,因此,生态劳动所满足的仅限于人类的生态需要,不支持超出自然所能承载的限度,超出人类生态需要的虚假需要、奢侈性需要、炫耀性需要。异化的需要必然带来劳动的异化,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出现裂缝,导致人与自然的分裂。生态劳动要求人類兼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既满足当代人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能促进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人类合理限定自己的需要,从单纯消耗自然界的物质资源和恣意向自然排放废弃物的过度物质需要,转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产品成为人们的基本需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需要。生态劳动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基础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生态劳动是推进绿色发展的桥梁和基础。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自然与人是本质统一的,但这种统一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劳动中的动态统一。生态劳动既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也是人类以自己的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通道。人类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人类通过劳动满足自身的合理需要;人类也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义务,这就要求人类的劳动具有亲自然性。生态劳动是能够促进绿色发展的活动,在生态劳动中,人与自然相互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也符合自然的生态法则,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动力基础。

三、绿色发展的动力指向:生产方式的变革

人类在劳动中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到自然界的能力是生产力。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一定历史发展形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但这种“脚踏车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环境危机的深层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受到严峻的生态批判。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绿色发展中促进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对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力是绿色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劳动中形成的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生产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从传统的黑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其内在动力在于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生产力作为人类在劳动中形成的一种力量,可以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维度进行考察。从共时性维度来看,生产力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质是指人类联合起来实现对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控制能力,生产力的量是人类在劳动中从自然获得的物质财富的数量。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实现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生产力的质的水平越高,人类在劳动中获得的物质产品和物质财富越多,生产力的量的水平越高。生产力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从历时性维度来看,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历经低质低量、低质高量、高质低量、高质高量四个阶段。生产力不是一个永恒的、固定不变的范畴,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演进,“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观念的形成都是不断运动的”,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发展能力和水平,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化和更迭都是由生产力推动和决定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样态也是由生产力发展要求所推动的,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演进,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变化体现了从低质低量、低质高量、高质低量、高质高量的发展演进历程。前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处于低质低量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质量和水平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工业文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出现了极大的飞跃,发达的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丰裕的物质财富,进入了生产力发展的低质高量阶段。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生产力必将走向高质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刚刚起步,绿色发展正在逐步推进,这一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处于从低质高量向高质发展的转型阶段,必然会经历一个高质低量的过渡期,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将迎来生产力的高质高量发展阶段。实现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迫切要求人类转变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从黑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

在渔猎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人类在劳动中获得的物质财富较少,也没有联合起来控制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能力,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低质低量阶段。进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片面的,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了破坏。这种片面性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私有制的统治下,这些生产力只获得了片面的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了破坏的力量,而许多这样的生产力在私有制下根本得不到利用。”资本主义私有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追求,导致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片面性,带来生产力的高量与高质的断裂。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虽然有了极大的提升,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却带来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抗和人对自然的破坏。自然成为被压迫、被奴役的对象。资本家越富有,工人越贫穷。资本家从自然中获得的财富越多,自然越贫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桎梏。“由于大工业的发展,第一,产生了空前大规模的资本和生产力,并且具备了能在短时期内无限提高这些生产力的手段;第二,生产力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里,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变成无产者,资产者的财富越增加,无产者的境遇就越悲惨和难以忍受:第三,这种强大的、容易增长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私有制和资产者远远不能驾驭的程度,以致经常引起社会制度极其剧烈的震荡。只有这时废除私有制才不仅可能,甚至完全必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加剧了生产力的质与量的分裂,带来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最终必将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成为绿色、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

(三)生产方式的变革成为绿色发展的动力指向

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是指生产力的高质与高量发展的统一。改变生产力的质与量的分离状态,实现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实现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先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在推进绿色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求人类在劳动中既能获得大量的物质财富,又能在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共赢。只有实现绿色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形成先进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摒弃了利润至上、剩余价值至上的逻辑,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大到普罗大众和自然万物,注重社会整体利益、子孙后代利益和大自然的权利,对促进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起推动作用。

先进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带来了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成为绿色发展的动力指向。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劳动的基础上。人类只有在生态劳动中,才能实现生产力的质与量的统一。在生态劳动中实现质与量辩证统一的生产力,是一种新的、先进的生产力。“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绿色发展的社会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绿色发展建立在生态劳动的基础上。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由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共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才能实現劳动的生态化,弥合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断裂。在生态劳动中形成的力量就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这种新的、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会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引领人类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这种生产力是一种高质量的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为高质低量,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会实现生产力的高质与高量的内在统一,“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绿色发展由生态需要、生态劳动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三者共同推动。生态需要是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人类的生态需要通过生态劳动得到满足。生态劳动是绿色发展的动力基础,只有在满足人们生态需要的生态劳动中才能实现绿色发展。人类在生态劳动中最终推动了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引发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为中国绿色发展提供动力指向。三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

(责任编辑:李海中)

猜你喜欢

生产方式绿色发展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研究
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浅议坚持法治环保 推动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