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阳区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浅析

2020-09-02袁浩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5期
关键词:榆阳区虫害防治

摘要:玉米是榆阳区传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病虫害会造成10%~20%的减产[1],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如何防治玉米病虫害,对玉米产量增加、品质提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榆阳区;玉米;病害;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3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815031

收稿日期:2020-06-18

作者简介:袁浩(1976-),男,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1榆阳区玉米常见病害的概述与防治

1.1常见病害概述

作为较易遭受病虫害侵袭的农作物,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治才能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玉米常见病害主要有玉米锈病、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花叶病毒病等,苗期病害主要有苗枯病、猝倒病等。

1.2常见病害的防治

1.2.1苗枯病

播种前,以50%辛硫磷100g兑水2~2.5kg拌种,可拌种量50kg,堆放4~6h,稍晾干后拌入50%多菌灵100g。

1.2.2猝倒病

播种前,以10%适乐时水剂50~100mL拌种,拌种量50kg;出苗后发现病株,采用72.2%普力克水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

1.2.3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是玉米常见病害之一,一般发生在玉米生育期的中后期,主要为害部位为叶片,严重时果穗、苞叶、雄花都会受到影响,该病害通常情况下为害程度相对较低。玉米锈病的防治主要以选用抗病杂交品种为主,辅以合理密植,同时加强肥水管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适度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注意种植地块的雨后排涝,可降低该病害发生的几率。玉米锈病发生后,需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植株发病初期可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或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4000倍液,一定要喷匀喷足,才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2.4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称为条斑病、煤紋病。作为玉米重要病害之一,几乎在所有玉米产区都有发生。该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叶鞘、苞叶,染病前期以青灰色水渍状斑点出现,并沿叶脉向两端扩展逐渐形成青灰色大斑,后期病斑纵裂并融合,导致叶片变黄枯死。玉米大斑病的流行主要取决于栽培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栽培技术、耕作制度等,高湿多雨、日照不足均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由于目前尚未发现对该病具有免疫的品种,因此,改善耕作制度、加强农业防治、配合药剂防治是防治玉米大斑病的主要方法。可选择当地优势小种进行栽培,适时早播或育苗移栽,促使玉米提早抽雄,以错过7—8月高温多雨的易发病时期。地块选择上应选择远离村边、地势较高的地块,忌连作、轮作,可合理间作套种以减轻该病为害。肥水管理上应增施农家肥,增加磷锌肥施用量,保证植株健壮生长。植株发病后,初期应及时摘除感病叶片,拔除感病严重的病株,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尽量减少越冬病原体的数量。药剂防治一般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等喷雾,每7d喷施1次,连续喷2~3次。

1.2.5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又称斑点病,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以玉米抽雄后发病最重,为害部位主要为叶片,叶鞘、苞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为害。玉米小斑病的病斑比大斑病病斑小,但数量多,高温、潮湿天气有利于该病害的传播和流行。玉米小斑病发病范围广、发病时间集中,一旦流行则需进行局部加强防治、大范围预防。品种选择方面可选用“农大108”、“郑单958”等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拔节及抽雄期追施复合肥,及时中耕、排灌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其抗病力。发病初期应及时摘除病叶带出田外处理,同时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越冬病原体数量。

1.2.6纹枯病

纹枯病是多寄主的土传病害,会随肥水增加而趋于严重,玉米叶鞘、叶片、苞叶、果穗均不同程度受到危害。选择抗病杂交种,适时晚播,均衡施肥,合理密植,开沟排水对纹枯病都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药剂防治一般采用井冈霉素、硫菌灵、多菌灵等喷施玉米基部,其中井冈霉素防治效果较好。

1.2.7花叶病毒病

用吡蚜酮或噻虫嗪兼治蚜虫等媒介害虫。发病后,可采用毒氧磷800倍液加20%盐酸吗啉胍1200倍液加5%辛菌胺醋酸盐800倍液加5%氨基寡糖素600倍液交替喷施防治,7d喷施1次,适当添加硫酸锌和叶面肥,或添加全脂奶粉30g以增加防治效果。

2榆阳区玉米常见虫害的概述与防治

2.1常见虫害概述

榆阳区玉米主要害虫有玉米蚜、玉米螟[2,3]、黏虫、地老虎,极度干旱的情况下会出现棉尖象甲。除了以上害虫的防治,当前还要做好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预防工作。

2.2常见虫害的防治

2.2.1玉米蚜

玉米蚜成蚜和若蚜可通过刺吸玉米组织汁液导致叶片发黄或发红,轻则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植株枯死。播种时,可采用药剂拌种法,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药种比为1∶1000。防治方法优选保护天敌法,避免药剂防治或选用对天敌无害的药剂进行防治;蚜虫初发阶段,以40%辛硫磷乳油100~150mL·667m-2拌10~15kg细土,在玉米根系周围开沟埋施;在蚜虫盛发前,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用量为10~15g兑水30kg。

2.2.2玉米螟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钻心虫,主要以幼虫为害玉米叶片、茎秆等,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干、籽粒霉烂等而导致减产。玉米螟的防治主要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于越冬幼虫,可采用处理秸秆、机械灭茬、白僵菌封垛的方法减少化蛹羽化的数量。田间幼虫的防治可自制颗粒剂投撒至玉米心叶防治,喇叭口期可用Bt乳剂150~200mL·667m-2拌细沙3~6kg制成颗粒剂,在每株喇叭口内撒施1~2g;心叶中期可用白僵菌粉0.5kg拌细沙5kg,制成的颗粒剂直接投入心叶内;心叶末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kg拌细沙50~75kg制成颗粒剂投入心叶内。玉米螟成虫的防治,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7月下旬结束,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高压汞灯、黑光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晚上开灯,白天关灯,利用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对其进行诱杀。

2.2.3黏虫

黏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速度快、杂食性、暴食性、迁飞性等特点,如不加以预防,很容易造成玉米缺苗断垄,甚至翻犁复种。农业防治中,一般在玉米出苗后及时进行浅耕灭茬、化学除草,以破坏黏虫的栖息环境,降低虫源。黏虫幼虫的防治重点在3龄前,用50%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40%毒死蜱乳油75~100g·667m-2,兑水50kg进行喷雾防治。低龄幼虫可用灭幼脲1号、灭幼脲2號、灭幼脲3号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2.2.4地老虎

地老虎以幼虫为害玉米幼茎和叶片为主,以4龄后的地老虎为害最大,抗药性也较3龄幼虫大大增强。因此地老虎的药剂防治要控制在3龄前,通常以50%辛硫磷乳油0.5kg兑水适量,拌细土100kg撒施到玉米田中进行防治。对于地老虎成虫,可采用糖0.5kg、醋1kg、白酒0.1kg、水7.7kg、晶体敌百虫20g制成糖醋液,傍晚置于离地1m高处进行诱杀。同时,做好地边、路旁杂草的清理工作,以减少地老虎的产卵场所[4]。

2.2.5棉尖象甲

遇到极干旱气候时,可能出现棉尖象甲为害的情况,可采用集中诱杀或药剂防治,集中诱杀可于成虫出土期在田间挖10cm深的坑,将拌好的毒土撒在坑中,毒土上覆盖青草,翌日清晨集中杀灭;药剂防治可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喷雾或甲蝽50mL·667m-2防治[5]。

2.2.6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幼虫大量啃食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草地贪夜蛾发育的速度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快,1a可繁衍数代。目前榆阳区草地贪夜蛾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投放草地贪夜蛾诱捕器,定期查看虫害发生情况。目前全区投放诱捕器超过120个,实行每日一报,一旦发现虫情,将迅速进行统防统治,以达到降低危害的目的。

3小结

要保证玉米高产优质种植,必须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控。榆阳区南部和北部区域土壤、气候、水资源等因素差异较大,须综合分析栽培区气候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防统治的方法,选择最佳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为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福贤,麻海龙,姚振兴.通辽地区玉米病虫害防治及除草剂使用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9(12):35-36.

[2]李凡建.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19(11):114-116.

[3]郝丽娟,孙皓.玉米栽培及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2019(11):25.

[4]邱强.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69-239.

[5]郭晓娜.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J].现代农业,2020(05):60.

(责任编辑贾灿)

猜你喜欢

榆阳区虫害防治
陕西榆林榆阳区:盘活伙场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
榆阳区文化馆:“魅力榆阳 多彩非遗”榆阳区首届泥娃娃节系列活动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追赶超越看榆阳
榆阳区紫花苜蓿需水规律与灌溉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