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非遗”新型精准扶贫模式探索

2020-09-02付贤锐陆晟慧徐心怡卞海蓥业诚珺

社会与公益 2020年2期
关键词:扶贫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付贤锐 陆晟慧 徐心怡 卞海蓥 业诚珺

摘要:本文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通过调查“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的发展现状,了解当地非遗产品的基本情况,包括产品的生产规模,现行的营销模式是否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以促进非遗产品的销量提升,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扶贫”;精准扶贫

笔者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调查当地非遗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现状和相关非遗手艺人的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当前非遗产业与精准扶贫的内部联系,加强经验的交流,旨在加快转变非遗产品销售发展方式,推广非遗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一、非遗发展的痛点

(一)发展资金不足、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大部分非遗技艺需要在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产品的同时,保持非遗产品魅力和文化韵味,并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当代青年消费者的需求。但由于传统非遗技艺自身存在生产周期长、耗费的人力成本过高、经济转换效益效率过慢等问题,若无发展资金的先行扶植,产业链难以形成、发展。

(二)非遗产品销路欠佳

大部分非遗技艺产品销售途径相对传统封闭,多靠旅游业带动,有超五成的非遗产品未开发电商销售渠道;部分产品虽然已经在电商平台售卖,但由于宣传力度不足、产品缺乏创新力等问题,销售情况一般。

同时,非遗手工项目有特有的性质,难以实现量产,销售渠道更是狭窄,导致其口碑打不响,难以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

(三)社会认同感低、传承断层

目前,非遗产品多用以赏玩而被收藏,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消费群体以游客或专业人士居多,受众窄,缺乏文化包容度。虽产品地方特色浓厚,若不加以有力宣传,很少有人关注。没有群众基础的非遗想要传承发扬,仅仅依靠国家的政策推动和传承人的坚守是不足以浇灌创新之花的。这需要当地政府、产业传人加强同外部的联系,提高非遗技艺及产品的知名度。

作为一项传统技艺,传承是关键,因此,急需重新建立改善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机制。本地的年轻人大多不愿子承父业从事这些较为辛苦的手工业,传承对象也会因为该项目长期得不到关注和重视而逐渐流失。现有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及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和培养人才的要求。结合现代文创产业的发展,改善当下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机制势在必行。

(四)产业转型升级难以突破

目前所调研的非遗产业在产业转型方面正面临着极大困境,非遗作为民间特色难以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其相关产品缺乏创新,难以吸引人们的眼球,而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缺乏将产品融入现代生活的人。从整个行业来看,传承手艺的匠人和后期的设计人才都是稀缺的,这些非遗产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方显功夫,且非遗行业前景未明,理解并愿意提炼非物质文化因素、将其与时兴产品结合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二、非遗发展基本结论

非遗的发展,最紧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传承,只有在传承不断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展。幸运的是,随着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非遗文化及其产品慢慢得到了重点关注,宣传、销售、传承日益增强。近年来,“非遗+扶贫”的开展更是为非遗产品的手艺人提供了极大的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新项目。然而,基础设施不完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市场面向等问题也考验着我国非遗的生命力。政府的调节、自身的转变、群众的接受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各方共同努力,非遗的发展和传承才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三、非遺发展建议

(一)对政府的建议

1.制定保护引导政策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举措,对尚存的非遗项目进行保护,引导其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为非遗发展提供有力后盾,保证非遗文化发展。

2.加强政策落实

如今,部分地区并没有执行国家针对非遗制定的相关政策,导致当地非遗发展困难。国家给了非遗如此优惠的政策,理应合理运用,即使是偏远地区,也应抓住非遗发展的机会,如官方宣传、场地租用、绿色贷款等推进非遗产业发展。要想政策落实到位,首先要将政策分解。根据政策的要求和客观条件,把政策目标纵向分解为近期、中期、长期目标,分步实现;横向分解为各个方面的具体目标,最后总体合成。其次,做好必需的财力和必要的物力两方面的物质准备。执行者应根据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开支编制预算,报有关部门批准。同时,配置政策执行需要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技术机械设备、办公用品等物资。最后,政策试点。大型公共决策在全面实施之前,一般要选择若干局部范围(如单位、部门、地区)先试先行,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形成整体性政策。

3.完善基础设施

大多非遗位于较偏远的地区,道路、物流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非遗的失传、没落、没有市场等问题,不利于非遗发展。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应逐渐完善,非遗产地的基础设施更是要抓紧时间完善,如搭建物流体系、修缮道路、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等。

4.加大宣传力度,深化社会认同

大多数消费者对非遗产品并不了解,对此官方应进行宣传,普及非遗文化,提高社会对非遗项目的认知度,促进非遗产品的销售,为非遗注入新生力量。校园宣传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新一代对非遗的认知度,更可以吸引传承人,促进我国非遗文化传承。另外,还可以利用各大新媒体,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交互平台,增加流量。

5.加强基础教育,助力传承

各级地方政府应当督促中小学、幼儿园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开展民间技艺非遗历史形成机制的教育工作。针对中小学生推出“非遗文化体验”,引入“技艺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非遗文化基地,宣传非遗保护的途径和方法,激起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猜你喜欢

扶贫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