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研究进展
2020-09-02张承丽
张承丽
【摘要】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其主要诊断和治疗的手段之一就是行手术干预治疗。由于阑尾炎的手术创伤、麻醉、牵拉和炎症刺激等多种因素,均可使阑尾炎术后患者肠蠕动障碍或消失、肛门排气排便活动停止。临床上多采取不同手术干预治疗方式、中医中药、围手术期教育等中西医结合进行综合干预措施,促进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尽早恢复饮食,促进阑尾炎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阑尾炎术后 胃肠功能恢复 中西医综合干预 研究进展
doi:10.14033/j.cnki.cfmr.2020.16.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16-0-04
Research Progress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Surgery of Appendicitis Treated by Comprehensiv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ZHANG Chengli.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16): -186
[Abstract] Acute appendicitis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 in general surgery. At present, surger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is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s a result of appendicitis surgery trauma, anesthesia, traction and inflammatory stimul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ll can make appendicitis patient after surgery bowel motility obstacle or disappear, anus exhaust defecate activity to stop. In clinical practice, different sur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rioperative education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re adopted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fter surgery of acute appendicitis, early recovery of diet,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 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After surgery of appendicitis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Research progress
First-authors address: Jinan M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012, China
急性闌尾炎是一种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其主要诊断和治疗的手段之一就是行手术干预治疗。由于阑尾炎手术的麻醉、术中医疗器械的牵拉和炎症刺激等多种因素,均可致阑尾炎术后患者肠蠕动障碍或消失、肛门排气排便活动停止等,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患者住院时间[1]。因此临床上如何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综合干预措施,促进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是近年来临床工作的研究重点[2]。现将其临床研究的现状综述如下。
1 手术方式的不同
阑尾炎手术在临床上属于腹部手术,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道处于一种暂时性麻痹状态,一般在术后12~24 h肠蠕动消失,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术后48~72 h胃肠蠕动功能逐渐恢复正常[3]。目前传统阑尾炎的手术方式多采用开腹阑尾炎手术,近年来随着现代腹腔镜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与传统开腹阑尾炎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具有手术伤口小、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得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4]。浦长青[5]比较开腹阑尾切除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主要与手术麻醉的方式、术后恢复时间和术后早期的锻炼方式有关。刘海燕等[6-7]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手术持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均明显缩短,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2 中医中药治疗
2.1 口服中药
中医认为麻醉和手术操作对于腹腔脏器气血的运行有明显影响,导致腹腔脏腑气血功能的失调,气血运行升降逆乱,大肠传导功能的失司,治疗过程中当以通因通用为基本治疗原则,促进腹腔肠腑功能的恢复通畅[8]。蔡枝明等[9]研究运用中药自拟排气汤加减促进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研究结果表明中药自拟排气汤能有效加快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反复发生。贾晋荣[10]研究利用中药四君子汤加味促进脾胃虚弱型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结果治疗组肛门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P<0.05)。金建宁等[11]研究运用自拟通腑汤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在常规抗感染、补液基础上治疗组患者术后24 h口服自拟通腑汤,治疗疗程为1周(治疗组不禁中药),研究结果治疗组阑尾炎术后患者腹部疼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且总治疗有效率为97.85%。姜明华[12]研究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联合服用大黄牡丹汤加减,研究表明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中药灌肠
灌肠疗法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1],该治疗方法先是直接运用导管从患者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再通过导管灌注一定量的液体,以达到有效促进患者通便、排气的临床治疗目的[13]。袁刚等[14-15]对于阑尾炎术后患者在常规营养支持、抗感染基础上综合应用自拟中药灌肠,结果治疗组患者在首次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肖思滇[16]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灌肠联合耳穴埋籽的治疗方法观察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对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研究推广。王华等[17]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应用消胀合剂保留灌肠,患者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短(P<0.05)。中药灌肠疗法治疗能够有效促进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术后感染、调理腹部各脏腑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研究价值。
2.3 耳穴穴位贴敷
马晓霞[18]对急性阑尾炎术后严重腹胀患者使用中医耳穴压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的有效治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术后肠道蠕动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缩短,腹胀症状迅速得到缓解。孙风波等[19]认为耳穴压豆合并中医定向透药的方法使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唐秀琴等[20-21]认为使用耳穴贴压术后护理干预方法能有效地减轻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腹部伤口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并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研究认为耳穴穴位贴敷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干预护理中可以发挥良好的镇痛及缓解腹胀的作用,有利于促进阑尾炎术后患者及早下床恢复活动。
2.4 中药敷脐
中药敷脐疗法主要是通过中医脏腑学说和中医经络学理论将中药敷于脐上治疗中焦之症的内病外治的一种治疗方法。陈沛英等[22]对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加维生素B1肌注的基础上加中药敷脐配合穴位按摩,结果治疗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更低。陈苏娟[23]采取中药敷脐联合指按足三里疗法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治疗方法为中药厚朴30 g,木香20 g碾粉,蒜头10 g切碎成末,黄酒适量调和以纱布包裹,外敷于脐部,12 h后揭去敷药,温水清洗脐部,按照“按一揉三”的操作方法指按双侧足三里,以酸、麻、重、胀感为有效,每侧2 min,2次/d,研究结果表明阑尾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刘金伦等[24]运用自拟中药敷脐配合艾炷灸法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明显提前。研究发现中药敷脐治疗方法简单,患者的依从性好,术后早期恢复锻炼时间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5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一种运用中医经络学说,根据阑尾炎患者术后腹部的主要症状辨证施治,以有效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术后肠蠕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针刺、温针灸、雷火针等[25]。孟庆明等[26]采取针灸治疗阑尾炎术后患者,治疗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改善。郑福新[27]采用中医针灸对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如腹胀腹痛、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张建立[28]观察针灸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针灸治疗能有效促进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9]。
3 其他疗法
何正英[30]在術后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红外线频谱照射理疗配合大黄、芒硝等中药外敷可以促进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主要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可以加速大黄、芒硝等外用药物的经皮吸收;可以促进炎症吸收,缓解胃肠组织肿胀及疼痛。吴翮等[31]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应用频谱照射治疗,患儿术后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因此阑尾炎术后患者通过应用腹部理疗技术可以减轻患者腹部痛苦,缩短禁食和治疗时间,并且明显降低患者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4 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借助信息传播或其他行为干扰的方式增强患者对卫生保健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和自我认知,帮助患者树立一个科学、正确、良好的健康观念和卫生思想,合理分配和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督促患者自觉进行健康生活的一种教育过程和实践活动,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于预防疾病的复发,改善阑尾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2]。建立科学完善的健康护理指导体系有利于促进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是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33]。胡艳[34]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增加人文关怀健康护理,研究结果发现阑尾炎患者术后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护理总满意率高(P<0.05)。因此对阑尾炎术后患者开展围术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和增强阑尾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减少对疾病的过度恐惧感,预防和有效减少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治疗和康复时间,促进病情快速恢复,从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疾病预后的中药目的[35]。
综上所述,阑尾炎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采取的治疗措施有多种,单纯的措施仅针对术后局部胃肠功能的改善和恢复,对于阑尾炎手术患者采取中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措施可促进术后局部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有利于阑尾炎术后患者切口的愈合;有效预防术后腹胀、腹痛、粘连性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心理、经济负担,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福弟.综合干预措施在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研究进展[J].华夏医学,2013,26(6):1216-1220.
[2]柴慧.中药足浴对老年患者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3,10(1):64.
[3]鲁丽君,康桂芹,沈桂杰,等.剖宫产术后早期肢体锻炼的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192-193.
[4]马英杰.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8):49-50.
[5]浦长青.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择用的临床价值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53-55.
[6]刘海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4):88-89.
[7]胡波,张思平,孙永华,等.开腹阑尾切除与腹腔镜阑尾切除的对比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9):2623-2624.
[8]王志力,陈松,武建国.大柴胡汤加味联合穴位按摩促进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0):1071-1073.
[9]蔡枝明,区显立.自拟排气汤促进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50-51.
[10]贾晋荣.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对脾胃虚弱型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9,34(3):384-386.
[11]金建宁,丁玉梅,张小静,等.自拟通腑汤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8,40(1):73-75.
[12]姜明华.大黄牡丹汤加减联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1):92-93.
[13]袁特芬.新斯的明溶液灌肠护理对阑尾切除术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0):50-52.
[14]袁刚.中药灌肠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恢复的作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1):84-85.
[15]吉盼盼.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中药灌肠护理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8):135-136.
[16]肖思滇.辨证灌肠联合耳穴埋籽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9):72-73,76.
[17]王华,田桂林.消胀合剂保留灌肠促进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腸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8):102-103.
[18]马晓霞.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减轻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胀的护理疗效观察[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2):8233.
[19]孙风波,王贺,张新明,等.耳穴压豆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对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6):21-23.
[20]唐秀琴,王芳,张海燕.耳穴贴压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27(7):113-118.
[21]田玉环,王珊珊.耳穴贴压对缓解阑尾炎术后伤口疼痛及腹胀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6,31(16):2382-2385.
[22]陈沛英,粱彩英,蒋锦来,等.中药敷脐配合穴位按摩促进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436-437.
[23]陈苏娟.中药敷脐联合指按足三里护理干预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7):113-114.
[24]刘金伦,牟洁.隔药灸脐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3):32-34.
[25]李双霞,张凤琴,李娜.中医药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3,26(8):127-129.
[26]孟庆明,范玉录,田传让.针灸在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J].系统医学,2018,3(15):143-145.
[27]郑福新.针灸在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J].智慧健康,2018,4(17):128-129.
[28]张建立.针灸在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5):709-710.
[29]王科润.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效果[J].光明中医,2017,32(24):3643-3645.
[30]何正英.红外线理疗配合中药外敷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2):34,190
[31]吴翮,于丹,姜先敏,等.频谱照射对于小儿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297-298.
[32]侯丽辉.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4):178-179.
[33]陈淑梅.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277-278.
[34]胡艳.人文关怀护理对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2):2301-2302.
[35]吴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231-232.
(收稿日期:2020-02-04) (本文编辑:桑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