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管理精神探究

2020-09-02许润田

神州·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管理思想传统文化

许润田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绵延千年的民族血脉一直对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作为文化一部分的管理及管理精神却似乎充满了西方色彩。此篇文章将逐步探讨传统中华文化中具备的管理方法及管理精神。

关键词:传统文化;管理精神;管理思想

在物质蓬勃发展,行业细分进一步深化的当今社会背景下,微观意义上的管理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此方面人才的培养方向也在经历着进一步的分解与洗牌。从基本的“管理学原理”到如今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物流管理与工程、工业工程管理、电子商务管理及旅游管理的九大类别细分,从管理活动的四大基本职能到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及行政组织理论,从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到当代管理理论新发展,这些概念与理论研究似乎无不充斥着一种“舶来品”的味道,而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管理”意识与思维,当代管理学原理或管理哲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共通之处,中华传统文化与管理学的关系等问题则成为当下基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管理学继续发展升华的诉求中,亟待我们挖掘与探讨的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管理精神初现

管理存在于人类群体活动中,为了协调个人与群体的欲望之无限与资源的有限之间的矛盾而产生,也就可以说人类群体活动的历史同时就是管理活动的历史。西方不乏蕴含管理思维的事迹,古巴比伦人所做的汉谟拉比法典中谈到责任、奖金制、最低工资制和交易控制等具体的管理方法;《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第十八章记载摩西领导西伯来人在人事选择、训练及组织等方面的管理成就,并提出了授权原则以及意外事件处理原则等观念。古希腊人在发展民主政治及处理繁杂事物时所必须的管理技能方面有所专长。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兴起,亚当·斯密顺应实势需求提出“分工协作”、“生产合理化”及“经纪人”等概念。罗伯特·欧文所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则为后来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打下基础。

而正如上文所述,有人就有管理,中国古代存在的管理思维萌芽,诸如《尧典》、《周礼》、《管子》、《货殖列传》、《天工开物》及《孙子兵法》等典籍著作中均有体现侧重国家治理、技术管理或军事管理等范畴的管理思维。从帝王管理一方民众上的管理思维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仁爱心、自尊心、自觉心来发挥其管理的内在动力,以求达到社会的平衡与协调,到经营和财政管理方面的“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物勿留,无敢居贵。”的实用性经营管理思维。

管理并非纯粹的舶来品。在君国天下,推崇血缘宗法与三纲五常的传统社会体系中,在漫长的小农经济体质,对狭义管理技术与手段并不急需的物质背景下,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学思维上,古代中华民族对微观意义上的“管理”需求并不迫切,而对于宏观意义上的“管理”思维则贯穿中华传统文化始终。“不出户,知天下”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纵横思维,正是支撑无数具体管理门类与应用法则的基础与强而有力的支撑。

二、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管理思维梳理

现代市场营销哲学中所体现的三大重要导向即:营销导向、顾客导向及社会营销导向。自企业营销实践产生以来一直被被沿袭的惯性思维被营销导向和顾客导向所突破,自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全球问题的爆发,消费者个人利益最大化与社会整体的长远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日渐显现,纯粹的以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和利益为中心的市场营销哲学的适应性等问题催生人们的思考,社会营销哲学运营而生。

社会营销哲学的核心观點是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还应考虑到社会整体福利和长远利益。此种观点所隐含的前提是消费者的个人利益可能与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存在冲突,而现代营销哲学的众多统筹者——企业,则需要处于此冲突的双方中间进行协调。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种思维中存在三位参与者:个人、企业和社会,以此为基础来对比一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与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爱”的思想理念,以仁、爱为代表的传统思维都带有调和既定与潜在矛盾,从而达到融洽状态的潜在内涵,但爱者介于两方之中,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我爱你”就是一种带有唯一指向性的词汇,以至于如果我们想要用爱来表达三者或者多者之间的关系时,需得在爱的前后再赘述一词,如“大爱”“我爱你们”等。“仁”则可共用于两者、三者或多者之中。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儒”正是当今营销管理哲学思维中作为理论支撑的底蕴思想。传统文化中“仁”之思想,正是管理智慧的体现,企业或任何需要实行管理的社会主客体,也都应从与此相对应的义务与责任的角度出发,展开自我调控,探索管理行为的深层次准确解读,不以管理为目的来进行管理。切实来说,仁爱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管理模式创新和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等作用。

“富而行其德”似乎成为当今时代众多企业家所推崇和必备的思想导向。中国古代圣商计然所提出的关于天地阴阳刑德吉凶的理论与时变因循的思想与当代管理经营基础思维不谋而合。商圣范蠡“贵上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积贮之理”等均符合现代市场规律,并且其思维还进一步延续成为战国时期《黄帝四经》、《管子》等为代表的道家老黄之学的重要内容。

传统道家思想内关于天、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论述,已经成为当下管理营销哲学继续升华的供养池。

三、当代管理理论发展与趋势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受到来自组织内部与外部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工艺技术、人性假说以及经济、社会和政治价值动态变化的影响,所有这些的综合作用促进了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创新。分类来说,可以划分为人本管理、跨文化管理及参与管理三个趋势。这三个管理发展趋势的提出基于西方的专家学者之研究,但同样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与体现。

改革开放后,中国打开国门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全球各地的文化、经济、政治思想涌入,跨文化管理就在这样的国家政策驱使下不断发展,不同企业如何在跨文化条件下克服异质文化冲突,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从而最终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的挖掘和使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成为这一管理发展的侧重研究方向。参与管理在“众筹思维”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其尊重员工、强化沟通、听取意见等建议也与人本管理的内容相辅相成。现代企业加大力度推广应用绩效工资管理模式,应用现代福利观念策划校园与社会招聘,实施差异化管理培训并且落实最低工资制薪酬管理体系等方法从本质上讲都属于人本管理范畴,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富民养民”“仁者爱人”等处世和施政理念。

四、总结

管理与人类的存在并行,作为应用型文化的管理凝结着从古至今无数智慧先人的思考并且在如今的当代社会体制语境下逐渐充实丰富。在吸收西方语境下的管理思维的同时,儒学、经学、理学、朴学、新经学及新儒学等传统文化中同样有无数养分可以用来充斥并完善我们的管理体系,在不同研究思路及研究逻辑支配下,发掘本土管理智慧时西方视角及学术立场的先入为主常遮蔽了中国智慧,概念的混淆和误判使得中国管理研究的主体地位缺失,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管理精神其核心是中国智慧,需要用中国话语和中国视角去发掘,不能简单套用西方路数。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与精神有效且合理的应用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之中,才可以进一步形成符合中国社会实情的管理模式,并且进一步带动民族自信自强。

参考文献:

[1]国学智慧中的企业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4(Z1)

[2]国学思想与现代管理[M].黎贤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中国管理哲学导论[M].葛荣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儒家管理思想论[M].陈德述.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5]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探究[J].齐善鸿 李宽 孙继哲.管理学报.2018(05)

[6]科学管理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美)泰勒(Taylor,2006)

[7]论儒家仁爱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朱平.中外企业家.2016(05)

猜你喜欢

管理思想传统文化
浅谈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高校食堂经营管理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探究人本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