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篇通讯圆了我们的记者梦

2020-09-02罗小军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南开大学南开通讯

罗小军

【名师导语】

对热爱新闻的同学而言,或许有过一个相同的梦想,那就是当一个记者。在报纸上,希望能够读到自己的文字;在荧屏上,希望能够看到自己的身影;在电台里,希望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李大钊曾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也许是对记者最真实的写照。记者确实是一项令人尊敬的职业,他们站到别人去不了的地方,见到别人见不了的人物,经历别人经历不了的事情,用笔墨记载着真实的声音、描写着时代的画卷。今天,让我们在大记者的引导下,一起感受通讯作品的魅力,在写作中圆了自己的记者梦。

【时文引路】

春风暖南开 腾飞新百年

(节选)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纪实

马长虹

四月南开,芳菲满园。100天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如春风般萦绕在师生心间,化作奋斗前行的巨大动力。

2019年1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天津的第一站,便是视察南开大学。在这座百年学府中,习近平总书记详细参观调研,与師生亲切交流,给南开留下了深深希冀、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

闻知习近平总书记来南开了,5000余名师生汇聚到广场。当习近平总书记走出石先楼的一瞬间,广场上沸腾起来!“总书记好!”“总书记辛苦了!”热情的问候声此起彼伏,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人群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等标语格外醒目。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与近处的师生热情握手、亲切交谈,向远处的师生招手致意,并亲切地问候大家:给你们拜年!“和习总书记握手,我能够感受到那是一双温暖、宽厚、有力的手。短短几分钟,成为我们奋斗终生的不竭动力。”南开大学硕士生武荃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时的场景,仍难掩激动。

广场中央,南开大学杰出校友、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汉白玉雕像静静伫立。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从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到我国农药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奠基人杨石先、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再到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杨敬年,著名无机化学家申泮文……南开爱国奋斗、公能日新的强国梦想永恒不变,方能培养出一代代兼济天下、爱国报国的追梦人。

8名学子响应号召参军入伍,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他们投身国防军队建设的坚定决心和部队训练成绩,获总书记回信与勉励。一大批学子走向西部、走进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希望你们现在扎扎实实学习,但是心中总要怀有一个远大的目标,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祝你们这一代人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你们的历史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温暖话语,鼓舞人心。

曾经的学生合唱团团员、现工作于艺术教育指导中心的孟诗洋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学校获奖的合唱作品《精忠报国》。总书记欣慰地说:“精忠报国,好!”“我们将勇敢追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肩负起建设南开、建设祖国的重任!”孟诗洋表示。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不知何时,悠扬的歌声在广场上响起来,一传十、十传百,5000人的广场刹那间汇成歌的海洋。悠扬的旋律燃起每一位南开人心系祖国、奉献祖国的火热激情,许多人热泪盈眶。

临别时,汽车已缓缓开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开的车门前,一路向沿途师生挥手致意。掌声、歌声、欢呼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

(选自2019年5月6日《南开大学报》,入选时有删改)

【技法鉴赏】

技法一:素材要典型

通讯和作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妙处,首先表现在题材上。从内容上看,要扣住社会热点,有时代感;从时间上看,要报道及时,有新鲜感;从角度上看,要典型真实,有独特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等文章,通过标题便可以感受到题材的魅力。《春风暖南开,腾飞新百》这篇通讯,之所以能够评为当年的全国优秀校园新闻,题材出彩十分关键。同样是校园新闻,南开大学显然能让人“一见钟情”;写南开大学的百年诞辰,题材的含金量又大为增加;让人振奋的是,在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南开了”!材料如此典型,新闻的“重量”自然不言而喻。在报刊发表的新闻中,不少作者将题材放到2020年的疫情防控上,这便是不错的选择。

技法二:文体要规范

写好通讯,先得从文体规范上着力。要确保通讯的要素齐全,写清“某人某时在某地由于某种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要结构规范,符合通讯的文体特点。如何规范呢?具体地讲,要有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等部分。这篇通讯便是典范。从标题看,有诗意精美的正标题——《春风暖南开,腾飞新百年》,有报道事件的副标题——《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纪实》,一正一副,一虚一实,相互补充。从导语看,两段文字,先是深情地感慨,再是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简述,一目了然而又情感美好。主体部分,按“到来”“交流”“汇报”“道别”的顺序展开,且夹有南开历史的回顾,脉络十分清晰。就结尾看,一句“掌声、歌声、欢呼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虽然惜墨如金,却犹如画龙点睛。如此行文,格式规范,浑然一体。

技法三:表达要精美

新闻到处有,能让人心潮澎湃的不多。细心的同学发现,这篇通讯语言的美感源自两方面。一是“简洁美”。如开头的导语,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直截明了,简明扼要,语言凝炼生辉。二是“细节美”。总书记到达南开时,人群沸腾的“瞬间”,温暖握手的“场景”,歌声汇成海洋的“画面”,描写很到位,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达到了“一语胜千言”的效果,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还值得一说的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等校训古语,“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之类的美妙歌词,为通讯平添了文化底蕴与语言美感。

【佳作展示】

火线上汲取成长的力量

——听“00后”讲述战疫故事

李昌禹

穿上防护服,他们是战士;脱下防护服,他们是“大孩子”。在武汉抗疫一线,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身份不同,有护士,有志愿者,有辅警,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00后”。

孟迪“该上的时候不能当逃兵”

“我是2000年5月出生的,希望生日之前,疫情能结束!”3月2日晚,刚下班的孟迪略显疲惫,但言语坚定。

去年9月,孟迪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南医院工作。1月24日,他白天报名参加救治,晚上就进了病房。“回家收拾行李的时候,还偷偷哭了鼻子。”孟迪说,她心里其实也怕,但爸妈鼓励她,“你学的就是治病救人的专业,该上的时候不能当逃兵!”

第一天晚上,孟迪给病人打针、输液,一直忙到凌晨4点多,“进去之前很紧张,可穿上防护服,看着病房里的患者,就不怕了。”孟迪和另外一个同事负责七八个病人的护理。有的病人每天要输液五六瓶。手上3层手套,护目镜又起雾,打针时很难找到血管,“病人很理解,一直让我慢慢来。”做雾化、量体温、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孟迪忙得团团转。“一个班下来,手背汗出疹子,手指泡得发白。”

许多病人都记住了她。孟迪说,病人对她说得最多的是“谢谢”。

聂保旭:“她说,我是她的英雄”

3月5日下午5点,華中科大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4F重症发热病房,19岁的聂保旭走出污染区,脱下防护服,准备下班。一个护士姐姐连忙叫住他,塞给他一大包零食。

聂保旭是河南南阳人,原本在武汉一家寿司店工作。看着确诊人数增长,他首先想到做志愿者。上网一搜,第一眼看见了同济医院急招污染区保洁员的信息。“我犹豫了一天才报名。”聂保旭坦诚地说。思考再三,他下定决心,去!

2月11日,他去医院报到,参加培训。12日上岗。“要管17个病房的保洁,还要给整层楼拖地。”聂保旭说,“我年轻,这点活不在话下。”

勤快的聂保旭得到了所在病区所有医护人员的喜爱,护士张晓乐在工作群里写道:“聂保旭小帅哥非常勤快,不怕脏、不怕累、不怕病毒,很感动,为他疯狂点赞。”

每天下班后,聂保旭都给家乡的父母,还有女友小闻报平安。“她非常支持我,她说,我是她的英雄。”聂保旭羞涩地笑着说。

【简评】

这篇漂亮的通讯稿,从内容上看,扣住了时代热点;从结构上看,要素俱全且结构规范;从表达上看,或引用人物语言,或刻画人物细节,达到了客观真实、情感动人的效果。

猜你喜欢

南开大学南开通讯
防止蚊子叮咬的新方法
浪漫的材料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百年南开学子
张伯苓去世时口袋中仅有6元7角钱
国内首个AR通讯应用浮出水面
国内首个AR通讯应用浮出水面
我是爱南开的
浮瓶通讯
汪东波张智勇等人的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