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2020-09-02范锐平
范锐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发挥价值创造作用,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坚持战略思维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客观分析成都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对于发挥中心城市优势带动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新思想新理念,准确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考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是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大战略擘画,是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战略考量。
习近平总书记总揽国家发展全局,鲜明提出“形成增长极和动力源”的战略方向,深刻指出“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为成都做强极核功能提供了新指引。洞见区域发展规律,鲜明提出成渝地区建设“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深刻指出“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成都更好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使命。指引城市发展新路,鲜明提出“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的战略任务,深刻指出“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为成都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赋予了新内涵。
二、深刻理解概念内涵和辩证关系,自觉遵循增长极和动力源的理论逻辑和规律机理
从区域发展规律看,增长极是区域经济格局和城市空间体系发展演化的结果。极核与腹地构成对立统一体,围绕一个或多个极核城市形成的经济圈或都市圈,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在极化效应作用下促进资源集聚和规模扩张,当达到一定量级和层次后,通过功能外溢扩散,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形成逻辑背后往往蕴藏着国家战略、城市功能、产业优势、创新活力和人口结构等主要影响因素。动力源是通过激发经济单元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进而形成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体现为以开放创新为引领、枢纽集散为依托、宜居品质为优势、文化影响为内核、制度改革为支撑的动力机制。增长极和动力源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增长极的形成是城市经济做大做强的过程,强调内生自强;动力源的形成是城市成为区域发展引擎的过程,强调创新驱动,二者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投资贸易体系和城市网络体系中占据枢纽节点的重要位置,具有全球竞争力、区域带动力、创新策源力、资源配置力和文化影响力。
三、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准确把握提升人口和经济承载力的着力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成渝一直是引领川渝地区发展的双核。直辖前成渝GDP总量占全川比重达50.2%,2019年占川渝地区比重提升至57.8%,极核引领作用进一步凸顯。从综合实力看,成渝双核仍有一定差距。2019年成都企业R&D投入强度为重庆的63%,地方要素交易场所总数为重庆的73%;铁路、公路运量分别为重庆的45%和28%,市场主体数量是重庆的89%,中国500强企业是重庆的64%;实际利用外资是重庆的78%。按照党中央和省委重大要求,要充分发挥成渝双核对川渝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整个区域“水涨船高”。
川渝地区承载了1.3亿人口,创造了7.02万亿元的经济规模,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09%、西部地区的34.2%。纵观发展历程,成渝地区得益于优越的空间地理、良好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市场腹地、宜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引领、开放格局变迁,在新时代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承载地。然而,成渝双核要成为动力源还有较大差距,特别在高端资源聚合力、要素组织运筹力、科技创新牵引力等方面严重落后于上海等先发城市。必须正视能力差距,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开放创新,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经建模分析,2025年成都常住人口将达到1800万人左右,若人均GDP达到上海目前的水平,GDP总量将达到2.84万亿元,年均增速需达到8.90%;2030年成都常住人口将达到1950万人左右,若人均GDP达到上海目前的水平,GDP总量将达到3.07万亿元,年均增速需达到5.52%;2035年成都常住人口将达到2100万人左右,若人均GDP达到上海目前的水平,GDP总量将达到3.31万亿元,年均增速需达到4.25%。按成都目前投入产出水平和经济承载力测算,未来至少需要增加157平方公里城市用地空间。依据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盆地区域国土开发强度已达35.86%,其中,“11+2”中心城区开发强度达38%,远超30%的国际城市开发强度警戒线,西控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重要区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约占3/4,平坝浅丘区开发强度25%,已达生态极限。龙泉山以东区域国土开发强度仅为17.43%,是未来人口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承载空间。因此,必须坚定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以成都东部新区建设为牵引持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破解人口和经济承载力的刚性约束。必须坚定变革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和城市发展建设方式,以构建产业生态圈为牵引建设产业功能区,推动集约节约发展,提升人口和经济承载力的弹性空间。
四、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唱好“双城记”、建设“经济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期望,是成都的政治责任和时代机遇。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要求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大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持续提升门户枢纽地位。成都将把握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时代机遇,发挥好“两区一城”创新驱动的能级优势,加快提升成都都市圈极核能力,努力吸引更多国际国内高端战略要素资源进入西部,为服务治蜀兴川大局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多成都力量。探索未来城市新形态,以主体功能区和产业功能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构建底线约束、弹性适应、紧凑集约的空间体系。以生态绿道和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功能科学分布,推动形成“大都市区—区域城市—功能区—新型社区”四级空间体系。探索区域协作新方式,围绕规划协调、政策协同、功能共享、市场一体开展区域协同创新,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构建高位集成、聚势赋能、服务全局的都市功能体系,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和成渝相向发展。探索城市转型新动能,紧扣城市战略目标和产业体系建设规划布局创新体系,组建天府实验室,做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形成创新策源地;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带动产业功能区形成政产学研用投一体化创新生态链;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形成若干领域的先发优势。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坚持以全域增绿拓展生态容量,以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创新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建立城市生态资产统计评估交易系统,打造可阅读、可感知、可消费的公园城市生态产品和消费场景,构建生态优越、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美好生活供给体系。探索社会治理新格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的体制优势,建立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制度化渠道。坚持智能化、智慧化导向,推进覆盖全龄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体系。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适应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需要建设“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的社会治理体系。
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是担当极核重任、服务国家战略的先手棋。一方面,省委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以来,成都占成都平原经济区GDP之比由2018年的60.1%降至2019年的59.8%,呈缩小态势,极化效应正在减弱,辐射作用逐渐增强。另一方面,成都在经济、创新、公共服务、全球供配能力等核心指标方面,与三大城市群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极核城市仍有很大差距。成都将坚持以成都平原“一盘棋”为目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铁路公交化和城际轨道交通引领城市经济地理重塑。把握新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遇,全面推动传统经济开发区和产业集中发展区转型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产业功能区。以场景营造为方向深化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持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紧扣城市战略和产业体系,以“一核四区”功能布局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争取布局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聚焦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以远期规划人口上浮20%为基数确定公共服务配套标准和用地规划,深化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改革,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逐步从常住人口向服务人口覆盖,引导各类主体参与投建运管,形成多元供给格局。着力提高先进要素集聚能力,携手打造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创新跨区域协作配套和利益共享机制,培育若干以成都为中心、以西部为腹地,共同在全国乃至全球配置资源要素、组织生产销售的产业生态圈,共建跨地域世界级产业集群。着力提高全球供应链适配能力。聚焦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以国际化思维构建国际战略通道,加快形成国际航线网络,创建中欧班列(成渝)品牌,搭建“买全球卖全球”信息平台,加强与全球城市协作,形成覆盖全球重要城市的国际供应链体系。 (责编/王兆伟 陈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