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就心中一段春

2020-09-02郑相豪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黄文秀胸怀丰子恺

郑相豪

最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一副楹联:“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心中一段春。”让我眼睛一亮,“受尽百官气”可见其自寻阔达;“养就一段春”可见其自逐明媚。

有如此大胸怀大境界的人,我想到的是大诗人苏东坡。苏东坡一生多次遭奸臣嫉妒陷害,何止受尽百官之气?但他心系百姓疾苦,了解民情,为民造福。在今天的杭州,当我们沉醉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的西湖时,可曾想到,这里原是苏东坡为民办实事的工程之一。宋朝时的西湖,由于大量水草和淤泥的沉积,影响了水质,污染严重,给市民健康造成危害。整治西湖迫在眉睫,在杭州任职的苏东坡立刻下令,开始对西湖进行大面积清淤,并将湖中挖出的淤泥堆成苏堤。既解决了淤泥的堆放,又建造了景观,一举两得。整修这样的智慧工程还有很多,比如“三潭印月”“六桥烟柳”等,都是经过苏东坡精心设计而赋予艺术气息的完美杰作。

当老百姓吃不上饭的时候,东坡将猪肉烹调慢炖,发放百姓食用,解決人们温饱,谁承想竟造就了著名的东坡肉。当发现学子们整日玩耍,荒废学业时,东坡便开设讲堂,传授知识,教化人民。他一生辗转多地,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当地百姓交口称赞,是名副其实的父母官。

无论是清雅舒缓婉约之诗,还是起伏宏大的豪放之词,都蕴含着苏东坡内心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对百姓的温暖之心。“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密州任上,他治蝗抗旱,堂堂太守也“自食杞菊”度日;徐州任上,黄河决口,他“庐于城上,过家不入”;在黄州、惠州,他力劝百姓改变陋习;在儋州,他传授先进农业知识,直到如今许多地方还有“东坡井”。苏东坡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没有怨气,没有懈怠,无论到何地,他都用自己的满腔抱负和春天般的温暖之情,造福一方百姓。他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啊!

著名画家丰子恺的画与文字,也给人春天般温暖。他说:“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他又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都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每当读到这些朴素而富有深刻哲理的文字时,都仿佛有一股春风扑面、花香盈溢之感。郁结的心事和烦闷情绪,便会变得微茫可笑,心境会随之豁然开朗。

丰子恺是不幸的。他经历了最苦难的岁月,曾携着家人在战火纷飞中四处逃难。历经家仇国恨,目睹华夏大地生灵涂炭。他的画作却没有任何刀枪杀戮、愁苦惨淡,而是静美安恬,生命都得到尊重,心灵安宁,和乐自然,处处体现着美和纯真,这是他内心那片广阔田地上滋养出的人间春天。

我又想到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白坭村扶贫干部、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她也是心中养就一段春的人。她北师大硕士毕业,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自愿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时刻牢记党的嘱托,立下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她挨家挨户访贫问苦,促膝谈心,把每家每户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记在本子上,刻在心上,和乡亲们一起商量脱贫之计。她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间,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推动实施白坭村通电亮化、道路整修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项目,带领群众想方设法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增收、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她把春天般的温暖带给村民,乡亲们也把她当成自家的亲妹子,都愿向她说心里话,家里遇到矛盾都让她去调解,她成了村民的知心人。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忍痛告别重病在床的老父亲,冒着暴风雨奔向受灾的乡民,不幸遭遇突如其来的山洪暴发,年仅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黄文秀遇难后,全村男女老幼痛哭流涕。她的感人事迹被媒体报道后,也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黄文秀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时代楷模”等光荣称号。

无论是伟大圣贤者,还是如今的扶贫干部,他们都是心中养就一段春的人,心有春天的人,总是胸怀宽广坦荡。

责任编辑:蒋建伟

责任编辑:丰子恺

猜你喜欢

黄文秀胸怀丰子恺
爆炒米花
黄文秀:返乡扶贫 奉献青春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胸怀军旅梦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的“人”和“文”
缅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
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胸怀 情怀 不曾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