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林林业局森林资源经营分析及评价

2020-09-02刘泽锁刘会锋丛建华周玉军刘官久韩贵杰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有林地中龄林蓄积

刘泽锁 张 兰 刘会锋 孙 瑶 丛建华 周玉军 刘官久 韩贵杰*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大兴安岭调查规划设计院,加格达奇165000;2.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加格达奇 165000;3.新林林业局营林管理处,新林 165023)

新林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地区中部,伊勒呼里山东北坡,地理坐标东经123°41′3.4″~125°32′49.8″,北纬51°16′14″~52°19′46.6″,南北长约108km,东西宽103km,辖区总面积86.9971×104hm2,东部与十八站林业局和韩家园林业局接壤,南部与松岭林业局毗邻,西边是呼中林业局,北部是塔河林业局,森林覆盖率为94.72%,地形地势总体为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600m。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6℃左右,无霜期9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00mm左右。该局土壤为棕色针叶林土,植被属寒温带针叶林区大兴安岭山地寒温针叶林带,是西伯利亚山地针叶林的南延部分。

1 森林资源现状

1.1 林地资源数量

新林林业局经营总面积869971hm2,其中林地面积为866684hm2,占经营面积的99.62%;其他土地面积3287hm2,占经营面积的0.38%。

在林地中,有林地面积824033hm2,占林地面积95.08%;疏林地面积88hm2,占林地面积0.01%;灌木林地面积1204hm2,占林地面积0.14%;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8hm2,占林地面积0.005%;宜林地面积369898hm2,占林地面积4.27%;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2636hm2,占林地面积0.30%。在有林地面积中,纯林417112hm2,占有林地面积50.62%;混交林406921hm2,占有林地面积49.38%。

1.2 林木资源数量

1.2.1 活立木蓄积

新林林业局活立木总蓄积为73801868m3,其中有林地蓄积71940079m3,占活立木总蓄积97.48%,散生木蓄积1860354m3,占活立木总蓄积2.52%,疏林地蓄积仅1435m3,占比很小。

1.2.2 森林类别

新林林业局生态公益林面积296485hm2,占林地面积的34.21%,蓄积26399465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35.78%,其中国家二级公益林面积663hm2、三级公益林面积26hm2,地方公益林面积295796hm2。商品林面积570200hm2,占林地面积的65.79%,蓄积47402403m3,占活立木总蓄积的64.22%。

1.2.3 林分起源

天然林面积820391hm2,蓄积71734686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99.56%、99.71%;人工林面积3643hm2,蓄积205393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0.44%、0.29%。

1.2.4 林种类别

防护林面积273133hm2,占有林地面积的33.15%,蓄积24658013m3,占有林地蓄积的34.28%;特种用途林面积12949hm2,占有林地面积的1.57%,蓄积1204509m3,占有林地蓄积的1.67%;用材林面积537951hm2,占有林地面积的65.28%,蓄积46077558m3,占有林地蓄积的64.05%。

1.2.5 龄组

在有林地中,幼龄林面积56244hm2,占有林地面积的6.83%,蓄积1783793m3,占有林地蓄积的2.48%;中龄林面积692862hm2,占有林地面积的84.08%,蓄积63163871m3,占有林地蓄积的87.80%;近熟林面积48130hm2,占有林地面积的5.84%,蓄积4497592m3,占有林地蓄积的6.25%;成熟林面积25348hm2,占有林地面积的3.08%,蓄积2355288m3,占有林地蓄积的3.27%;过熟林面积1449hm2,占有林地面积的0.17%,蓄积139536m3,占有林地蓄积的0.20%。

1.2.6 优势树种

在树种结构中,兴安落叶松作为大兴安岭的建种群,独占优势,面积、蓄积分布为418429hm2和36541493m3,在有林地中占比均超过50%;白桦的分布面积、蓄积其次,分别为356803hm2,和30789123m3,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43.30%和42.80%;第三为山杨,面积为20495hm2,蓄积为1823983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49%和2.54%;第四为云杉,面积为14021hm2,蓄积为1388364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70%和1.93%。其它树种还有樟子松、柳树、杨树、柞树和少量的水曲柳、红松、黑桦、榆树。

1.3 林木资源质量

新林林业局森林公顷蓄积量为87.30m3/hm2,年平均净生长率为2.01%,年平均生长量为1444416m3,林分郁闭度为0.59,平均胸径为12.22cm,平均公顷株数1298株。

1.3.1 林分起源

天然林年生长率为2.01%,年生长量为1440111m3,林分平均郁闭度为0.59,平均胸径为12.24cm,平均公顷株数1294株。

人工林年生长率为2.10%,年生长量为4305m3,林分平均郁闭度为0.61,平均胸径为8.38cm,平均公顷株数2220株。

1.3.2 龄组

随着林龄的增加,林分平均胸径呈线性增加趋势,林分年生长率和单位面积内林木株数呈下降趋势,林分郁闭度先上升后下降(图1)。

图1 新林林业局各龄组胸径、年生长率、株数、郁闭度变化情况Fig.1 Changes in DBH, Annual Growth Rate, Number of Plants, and Canopy Density of Each Age Group of Xinlin Forestry Bureau

2 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2.1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

林地面积比2006年有所扩大[2],其增加值423hm2。林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本次调查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将前期部分水域、未利用地及其他用地划入林地范畴,导致本次调查林地面积增加,同时也是本次调查非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2.2 各类蓄积变化

新林林业局活立木总蓄积量是增加的,增加值10483149m3,其中乔木林地蓄积增加10253341m3;散生木蓄积增加272208m3;疏林地蓄积减少42401m3。调查间隔期内林木自然生长蓄积增加;散生木蓄积增加的主要是自然生长,其次散生木蓄积增加是调查技术标准的变化,将部分幼中林地符合散生木标准的林木调查为散生木,疏林地蓄积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疏林地面积的减少所致。

2.3 各类林种结构变化

林分面积总体增加27193hm2,蓄积增加10253342m3。其中用材林面积增加344866hm2,蓄积增加37813170m3;防护林面积减少295968hm2,蓄积减少20076720m3;特用林面积减少21705hm2,蓄积减少1483108m3。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大兴安岭林区的公益林林种进行了重新界定,从而导致新林林业局用材林大幅度增加,防护林大幅度减少,特用林面积减少。

2.4 各龄组结构变化

幼中龄林面积、蓄积较2006年有大幅度的增加,增加值分别为56170hm2和12362866m3,近熟林面积、蓄积均呈现减少状态,分别减少28977hm2和2109525m3。幼中龄林面积、蓄积增加主要原因是复查期内火烧迹地和未成林封育地自然生长为幼龄林和中龄林生长所致。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之前商业性采伐造成的。

2.5 森林覆盖率变化

本次调查结果新林林业局森林覆盖率94.72%,与2006年调查结果比较增加2.92%,森林覆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调查间隔期内有林地面积增加所致。

3 森林资源评价

3.1 经营任务完成情况

新林林业局天保工程二期森林经营主要以森林抚育和森林培育为主,共完成森林抚育面积172806hm2,抚育方式以生长抚育和生态抚育为主,二者占总抚育面积的99.41%;森林培育面积11297hm2,以补值补造为主,人工造林为辅,分布占比93.51%、6.49%(图2),主要造林树种为兴安落叶松。

3.2 经营目标实现评价

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以来,新林林业局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有林地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较前期相比均有所增长,在森林培育、多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2.1 有林地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

有林地面积由796840hm2增长到824033hm2,增加值27193hm2,主要是对大面积火烧迹地进行更新造林和天然更新后郁闭成林,使有林地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由原91.80%到94.27%增加2.92个百分点。

图2 2011-2016年新林林业局森林经营任务完成情况Fig.2 Forestry Management Tasks Completed Situation of Xinlin Forestry Bureau in 2011-2016

3.2.2 森林蓄积稳步增长

由于国有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幼中龄林面积所占比例较大,占有林地的90.91%,幼中龄林生长较快,森林蓄积较前期增长10253341m3。

3.2.3 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有所提高

由于新增的有林地刚刚达到郁闭度标准,且面积较大。单位面积蓄积量有所提高,因此整体林分单位面积蓄积现为87.30m3/hm2,较2006年的77.41m3/hm2增加了9.89m3/hm2,林分平均胸径只有12.24cm,木材产出能力弱。

4 森林经营的主要问题及措施建议

4.1 主要存在问题

4.1.1 环境因素影响致使森林培育周期长

受气候条件限制,森林培育进程缓慢,本区域呈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变化显著,春季风大少雨,夏季集中降水,秋季降温急剧,霜冻来得早,无霜期短,冬季寒冷漫长。恶劣的寒冷气候环境造成了林木与植物资源的生长缓慢,有效生长期短,森林培育周期长。

4.1.2 对森林经营重视不够

由于早期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比较粗放,存在“重采轻育,重用轻管”的现象[3],对执行森林经营方案确定的方针和目标不够严格,致使森林抚育对提高林分质量作用不明显。

4.1.3 基础设备设施建设不足

营林生产设备设施缺少专项投入,森防预防体系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足是大兴安岭林业建设的短板[4];林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路网密度低、等级差;种苗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设备陈旧,需要更新改造;森林资源培育方面,林业科技手段落后,适用技术普及率低。

4.1.4 专业人才匮乏,森林经营科技支撑不足

基层林场技术管理人员不足,做不到跟班作业,日常检查指导跟不上进度,容易出现作业质量问题;技术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营林生产技术要求掌握还不到位,质量责任落实也难以到位;营林生产专业化程度不高,直接影响到营林生产作业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影响到营林生产规范化管理以及营林生产的组织和实施。

4.2 措施及建议

4.2.1 充分调整和优化森林资源结构

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主要体现在森林资源结构上,通过各种经营措施的实施,促使现实森林向可持续方向不断演变和发展[5]。因此,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调整森林结构,对破坏较重的林分实行封山育林、补植补造,建立管护责任制,森林管护责任层层落实,逐步恢复、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6]。

4.2.2 最大化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植树造林以扩大森林面积

根据调查统计,新林林业局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造林地及宜林地等面积占林业局各类土地总面积的4.45%,应充分利用其现有条件,积极开展营造林工作,进一步扩大林业局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

4.2.3 积极开发利用好林下资源,让百姓富起来

新林林业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围绕发展林下经济发展定位,通过引导扶持职工群众开展创业工程,发展林下经济[7]。大力发展以食用菌、蓝莓、北药、森林养植、苗木五大产业为主导的林下经济,以基地建设作为总抓手,加速形成资源、人力物力等林下经济集约化效应。

4.2.4 加大对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固碳增汇

加强林地保护,严格控制林木的盗采和湿地占用;强化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加强生态修复,防止森林退化,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固碳总量。增强单位面积森林固碳能力,开展幼中龄林抚育和森林健康经营,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增加森林碳汇,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4.2.5 划定好生态保护红线,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红线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

猜你喜欢

有林地中龄林蓄积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有林地资源分析
宁安市国有林场有林地林分因子调查分析
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
米槠中龄林施肥试验研究
抚育间伐强度对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测树因子的影响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北安市缸窑林场资源现状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坚持创新 蓄积行业永续发展动能
杨桦中幼龄次生林结构与自然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