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结肠腺癌面部皮肤转移1例

2020-09-02吴晓瑜许敏鸿马贵涛潘健楷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本例腺癌免疫组化

吴晓瑜, 许敏鸿, 马贵涛, 潘健楷

(汕头市皮肤性病防治院皮肤科,广东 汕头 51504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因左面颊部结节4月余,于2019年7月7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患者4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左面颊部出现一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不痛不痒,起初未予重视,皮损渐增大,多次在私人诊所就诊,外搽多种中草药膏(具体不详)无效。后至外院普外科就诊,考虑为“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给予头孢呋辛抗炎治疗后皮疹进行性增大,2个月内增大至乒乓球大小,表面轻微糜烂、渗液,并于其旁出现新发红色结节。

既往史:有糖尿病史10余年。2年余前曾因“反复腹痛、黑便、大便不成形2月”至外院就诊,行胸腹部CT平扫加增强示回盲区肠癌,累及回盲部、盲肠及部分升结肠,病变肠旁、回结肠系膜多枚肿大淋巴结,提示转移,双肺多个转移瘤,诊断为升结肠癌伴双肺多发转移。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及术后化疗,术后病理提示结肠高分化腺癌,Ⅰ级,伴较多淋巴细胞浸润,浸润肠壁全层至周围脂肪组织,分期:T3N2。免疫组化:Ki-67约40%肿瘤细胞(+)、MLH1(+)、M5H2(+)、M5H6(+)、PM52(+)、CDX-2(+)、MER2(+)、CK7(-)、CK20(+)、CEA(+)。术后恢复良好,定期随诊。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图1):左面颊部可见一皮肤隆起肿物,近球形红色结节性增生,大小约3.5 cm×3.0 cm,表面轻微糜烂、渗液、渗血,部分覆黑色痂皮,按压坚硬,无波动感,无触痛,旁边可见一红色指状突起的结节,大小约1.0 cm×0.5 cm,坚硬,表面光滑,无触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纤维组织增生,弥散淋巴样细胞浸润,下部可见不明来源细胞团块,灶性坏死(图2A),残留细胞有异型性改变(图2B)。结合临床及既往史,诊断考虑:面部皮肤转移癌(性质待查),建议患者转肿瘤专科治疗。

图1 患者左面颊结节性增生,糜烂、渗血,覆黑色痂皮,相邻一小结节,坚硬,表面光滑

随访:患者转至外院头颈外科,再行免疫组化检查:CK(++)、CK5/6(-)、CK7(-)、TTF1(-)、P63(-)、SYN(-)、CgA(-)、CD6(-)、VILLIN(++)(图3)、CDX-2(-)。诊断:升结肠腺癌面部皮肤转移。行左面部恶性肿瘤广泛切除+颈面瓣转移修复术,术后一般情况可,手术切口愈合佳,继续随访中。

图2 皮损组织病理:真皮下部见异型细胞团块,灶性坏死(HE,2A:40×;2B:100×) 图3 免疫组化:VILLIN(++)

2 讨论

皮肤转移癌罕见,典型皮损为坚实、无痛、可活动的红色丘疹,增大成结节,可发生溃疡。黑色素瘤、头颈部肿瘤、肺癌和结肠癌是最常转移到皮肤的恶性肿瘤[1]。大肠腺癌皮肤转移一般发生在原发肿瘤切除后2 年内,经常同时出现肝、腹膜和肺部转移[2]。皮肤转移癌通常位于原发癌邻近部位,结直肠癌皮肤转移最常见部位为腹部皮肤,肿瘤易从腹部手术切口处长出,极少转移至下肢、脸部和背部[3]。其病理学特点常与原发恶性肿瘤相似,但不完全相同[1]。

男性最常发生皮肤转移的原发癌是结肠癌,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皮肤转移癌发生于术后2年,且之前已发生肺部转移,皮损形态及发展规律亦典型,为丘疹逐渐增大成结节,并且发生破溃、渗血,与既往病例报道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本例患者腹部伤口愈合好,未见异常增生,皮疹却出现在远处皮肤面部,以致临床容易误诊。本院初次病理活检示真皮下部可见癌细胞团块,但腺癌特征不明显,未能确定肿瘤细胞的来源及类型。外院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示CK(++)、CK5/6(-)、CK7(-)、TTF1(-)、P63(-)、SYN(-)、CgA(-)、CD6(-)、VILLIN(++)、CDX-2(-)。其中CK是上皮细胞及其肿瘤的特异性标记,VILLIN是结肠腺癌细胞分化成熟状态的重要指标,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4]。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肿瘤转移史,诊断:升结肠腺癌面部皮肤转移。

恶性肿瘤转移主要通过直接蔓延、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种植转移等途径进行。本例患者2年前已发生血行及淋巴转移,有双肺多个转移瘤及多枚淋巴转移,此次再次发生远处皮肤面部转移,考虑其发生机制可能为肿瘤细胞脱落后进入皮肤血管及淋巴管中,形成癌栓[5],且本例患者年龄大,有多年糖尿病史,当皮肤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时,免疫活性细胞不能将其及时清除,肿瘤细胞在皮肤血管、淋巴管、皮肤组织中继续分裂、增生、播散,通过阻塞血液、淋巴循环及释放相关细胞因子等机制出现相应的皮肤病变。患者面部先后出现2个大小不等的卫星病灶,较为少见。

综上,建议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3年随访期内,如皮肤出现1个或多个增生迅速的丘疹或结节,即使按指南规范完成化疗,也应警惕皮肤转移癌可能,必要时行皮肤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以明确。

猜你喜欢

本例腺癌免疫组化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窗外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术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Ⅲ期贲门腺癌预后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