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济塔尼亚人之歌

2020-09-01王贞虎

散文诗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葡萄牙

王贞虎

洛卡海岬指向苍茫的大西洋,凌厉的海浪狂袭峻峭的悬崖,佝偻的草皮仆伏,白壁红顶的灯塔挺立风沙之中,这就是欧洲最西的一角。贾梅士遥望海洋,豪情万丈不为独眼所障,旋回呼号的海风像是他从石像发出的沙哑声音:“陆止于此,海始于斯,卢济塔尼亚人,从这儿走出去……”

贾梅士(1524-1580)生于里斯本,七岁时父亲死在葡国的印度殖民地里阿,在叔父的帮助下完成了教育。年轻的贾梅士富有理想并极其罗曼蒂克,传说曾爱上不少女人,写了些刻骨铭心的情诗,留下名句:“爱是看不见的燃烧,没有伤口的疼痛,不知所求的渴望,在人群中的寂寞。”后来闯了祸被放逐到非洲打仗,在战争中失去右眼。之后又因打架触犯贵族,被放逐东方三年。他在澳门时创作丰富,开始写《卢济塔尼亚人之歌》。其间,他被告盗用公款,因而赶回里阿答辩。不幸在湄公河上翻船,他抱着未完成的手稿游上缅甸岸边而侥幸活命,却未能抢救出他当时的中国情人。1570年他终于回到里斯本,两年后出版《卢济塔尼亚人之歌》而一举成名。

《卢济塔尼亚人之歌》影响深远,葡萄牙人认为这是他们的民族史诗,媲美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里亚德》和《奥德塞》,和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这部长诗咏颂发现印度的探险家达伽马和他一路惊险的航海旅程,途中历经爱神的保护,和海神的打击,受到很多挫折和艰苦,却一路宣扬葡萄牙的历史、君王和民族英雄。因为这部巨作,也为了纪念贾梅士,葡萄牙文又被称为贾梅士文,贾梅士的忌日(6月10日)也成了葡萄牙的国庆节。

葡萄牙是人口稀少的蕞尔小国,除了西面临大西洋外,其他三面为广大的西班牙所围。令人惊讶的是,葡萄牙没被富有侵略色彩的西班牙吞噬,而能保持国土的独立、葡萄牙的语言和卢济塔尼亚的民族文化。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小国曾带领欧洲航海冒险。葡萄牙人认为贾梅士的史诗是他们的动力,启发了探险者的民族精神。

葡萄牙和西班牙同处伊比利亚半岛,历史地理和文化大致相似。1139年阿方索一世战胜群雄(包括他的母皇)而创立葡萄牙王国。之后被并入西班牙六十五年,葡萄牙和西班牙曾经二国一王。在“七年战争”中西班牙也曾入侵葡萄牙,但是最后葡萄牙还是版图完整无损。当拿破仑入侵伊比利亚半岛时,葡萄牙王室把皇室移到巴西直到1821年才回来,但留在巴西的葡萄牙王子之后宣布巴西王国独立,从此断绝了金银援助,此后葡萄牙的国力大降。1921年葡萄牙正式成立共和国。1974-75年接受海外殖民地独立。

葡国历史上有位被称为领航者的亨利王子,他有宽阔的视野,创立海洋学院,终其一生献身航海研究和造船技术,鼓励国人往海外发展,因而率先展开了欧洲的“发现时代”。在十五、十六世纪中,葡萄牙人纵横大西洋群岛,沿非洲而发现南端的好望角,在南美建立殖民巴西,在非洲先后占领休达、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经印度洋进入东南亚,到达印度里阿、帝汶岛、台湾、澳门、中国和日本等,一路建立交易地和殖民地,垄断了世界的香料交易。这个当时不过一百七十万人的小国在十四到十五世纪盛极一时,于1494年与西班牙订“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把欧洲以外的世界沿一条穿过大西洋的经线瓜分为二。

首都里斯本沿河有座名叫“黄金塔”的高塔,可想而知当年从海外输入此塔的是什么。在沿河入海处贝伦塔耸立,这座造形方正的古城堡扼守进入里斯本的门户,成了葡萄牙的象征。它建于十六世纪初,一定曾经目睹满载香料和黄金的船只欢欣归来,也见证不知未来的船只惶惶然地出发。就在跨河长桥的岸边,“发现者纪念碑”如帆船展开,领航者亨利王子抱着航海仪器领先挺立,后面三十三位分东西两边站立,其中包括诗人贾梅士、到达新大陆的哥伦布、到达印度的达伽马、和第一位绕地球环行的麦哲伦等等,都是这世界的发现者。

我这个地球村的过客不禁想起第一位登陆月球的阿姆斯壮的名言:“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不论是思想上的启发,仪器和工具的发明,或是实际下海的探险者,他们步步领导人类进入新的领域。即使从葡萄牙这块小地方出发,也可以走遍世界。

山陵环绕的辛特拉在伊比利亚炎热的夏季里凉爽宜人,所以几百年以来各民族都爱来此避暑,留下风格不一的建筑,从哥德式、摩尔式、巴洛克式到意大利式,整个小城处处景色如画,是游人不绝于途的世界文化遗产。白色的辛特拉宫就在此镇,原为摩尔人所建,葡萄牙立国后收回为夏宫,经过几次改建,添加了意大利的雕刻、中国的瓷器和法国的吊灯,却保持了摩尔的蓝白墙砖,和宫外一对高耸烟囱,那对烟囱成了辛特拉宫的象征。宫内陈列当时王室日常使用的家具和设备。整个夏宫虽不豪华,但坐落在美丽的景致里,温馨而优雅,被英国诗人拜伦喻为伊甸园。天鹅大厅的拱形天花板辉煌夺目,绘有奔腾的鹿和当时效忠国王的郡国盾徽。有个天花板画了五十一只乌鸦,据导游说,有次国王偷吻一位宫女,皇后看到了也没说话,却被窗外一位宫女偷看到,一时闲话满天飞。国王为庆祝装修完成开了宴席,席间把五十一位宫女带到这房间,指着天花板说:“你們看看这些饶舌的喜鹊。”游客听了都笑起来,觉得这国王没把那些长舌切断,倒蛮幽默的。

埃武拉是全国第二大城,在里斯本东方一百公里三河交汇之处,满布历史古迹,被誉为“博物馆之城”,也是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罗马人、西哥德人和摩尔人先后在此住了上千年,留下他们各具特色的建筑。本城是葡萄牙宗教文化中心,十五世纪葡萄牙皇宫所在处;葡式建筑有白色粉刷的外壁,上光的花砖装饰和鍊铁围绕的阳台,在此地到处可见,巴西的建筑风格就起源于此。城市沿山坡作放射状发展,罗马神庙与温泉浴池建在山顶,中间是中世纪的房屋,下面是现代葡萄牙建筑。从狭窄蜿蜒的鹅卵石沿街道漫步下来,好像缓缓走过千年历史,令人萌生怀古之思。

“人骨礼拜堂”耸人听闻,属于天主教圣方济天主堂的一部分。这曾是皇族的祈祷堂,后来收集了五千多具人骨,作为储藏人骨的地方。教士还把头骨摆置出各种装饰。本地人显然比较能接受死亡,和中南美的风俗一样,把死亡当作人生必经的阶段,骷髅也当作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可是在昏黄的灯光下,空气沉闷污浊,只见骷髅铺天盖地挤在每个角落,一时阴风阵阵,鬼影幢幢,令我不寒而栗。

葡萄牙的国家大菜是鳕鱼干和沙丁鱼,而闻名世界的是葡式蛋挞,以皮脆表层有焦糖和桂皮为特色。导游坚持只有一家做得道地,置满街的蛋挞店于不顾,于是游客把一家小店挤得水泄不通,只为一口蛋挞而排上半天的队。葡萄牙工业不发达,无花果、杏仁干果、橄榄油和火腿等农产品是出口的大宗,而第一名外销品却是橡树皮做成的酒瓶软塞,供应全世界所需一半以上。橡树外层的皮在初春时可以大片割下,每十年收获一次,橡树受到法律保护,无论死活都不可砍除。树皮有如蜂窝的细胞结构是极佳绝缘体,可隔音、隔热气和动力的传播,至今还没有什么物质可取代它。可是葡人生怕哪天塑胶品会压倒橡树软皮塞,所以发展出多样树皮的新用途,做成外衣、鞋子、皮包、帽子和富弹性的地板,天然花纹和色调,美丽得无可言喻,绝非人造的物质可比,使我一见倾心,忍不住大大倾囊血拼。穿过葡国的原野时,我们看到漫野的橡树和橄榄林,稀稀落落的显得苍老,有的已经有两百多年了。橡树林对于生态极为重要,它的落叶保持水土吸收碳质,它的果实是野兽的食物,本地珍贵的黑猪火腿就是由专门吃橡子长大的黑猪做成。

在回国的飞机上,邻座是位说着道地牛津英语的葡国人,在伦敦和北京作国际贸易。他频频问我对葡国的观感。我说,葡国朴实可亲,安静而优雅,生活质量很高。他大为高兴地对我说,葡国的治安是全欧第二好(没说谁是第一)。又问我,有没注意到葡人的英文说得比西班牙人好。我也同意,想起葡人导游普遍精采的英文,和西班牙导游一概需要再度翻译的英文。我问他原因。他说,外地人不说葡语,我们小国之民既然要到外地发展,除了自己的语言外,我们必须至少得精通英文和西班牙文。他还说,我们现在不再航海探险,可是发现者的血液还流在我们的胸怀,陆止于此,海始于斯,我们要不断地从这儿走到五湖四海、全球各地。

猜你喜欢

葡萄牙
The Hardest Language
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