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思路

2020-09-01陆祖鹏

乡村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基层创新

陆祖鹏

[摘 要] 现代化农业发展对新时期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着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基于农村农业发展实际,充分借力、发力,找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着力点,深入实践,为乡村振兴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主要探究新时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思路。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基层;创新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1-36-2

进入新时期,我国农业正朝着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给自足和稳定国内粮食供给安全,更在于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对社会整体发展的意义。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业的发展理应与现代化科学技术深度融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基于基层农业劳动者的需求,以顺应时代发展、推动行业进步为根本创新推广举措,从而不断带动农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基石。

1 新时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背景

1.1 农村农业发展需求推动创新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农业科技转化为实际农业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和直接通道,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覆盖至广大农村基层,农业技术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凸显。然而,事实上我国农业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比例仍然较低,与农村农业发展领域从业人员对技术的需求极其不匹配。在信息高速传播的现代社会,农业从业者对科技兴农已有非常深刻的认知,他们渴望得到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支持,渴望从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应用中走出有特色的农业创新发展道路。这些需求和渴望推动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亟待在覆盖面精准性、层次深入和应用效率方面有创造性的新变化。

1.2 时代风潮为之创造有利条件

在当今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全国上下一盘棋,乡村振兴是必须做好的大文章。发展好基层农村农业即是夺取两个胜利的基础,也是决定能否圆满收官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经济渠道的拓展、产业链条的补充都在持续向农村农业倾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实践的“授人以渔”,正乘着这股东风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其创新、革新也具备了更加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和时机[1]。

1.3 风险变数需要拓展创新维度

自古以来都有农业靠天吃饭的古话。即使到了现代化农业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否认农业所处发展环境的变数之大、风险之莫测。基层农业对风险的应变防御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果,也极易损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习近平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由此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创新需要拓展其维度,在提高农业发展应变防御技术水平方面有所谋划和作为。

1.4 突发大事件刺激其势在必行

关于创新,人常说“不破不立”,越是在遇到突发的难以逆转的大困难或矛盾时,越能激发出创新的魄力,由于形势所迫,出发点会更为精准,成功率也更高。2020年初,我国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使正常的农业活动无法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无法按部就班地开展。但农时不能误,农业生产必须稳住,在关键时刻,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时而变,创造性地进行调整,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建立新的秩序,为特殊时期农业发展安全提供保障。可以预见,疫情过后,农业技术推广的环境、情况还会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随时做好变革的准备,以创新应对未来的挑战。

2 新时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思路

2.1 根据需求整合资源,精益技术的针对性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不同、环境各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想出实效,就必须注重应用成果。因此,了解受众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十分关键,他们对某项技术需求的迫切程度直接决定着技术推广是否铺得开。另外,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技术推广所需条件也十分关键。所以,技术推广工作的创新要从受众的需求出发,要有统一性与针对性之分。对推广地区要提前掌握详尽的资料,摸透实际的条件与环境,深入了解受众最迫切的技术需求,结合实际整合手中需推广的技术资源,有针对性地制订推广策略,在实施中突出引导与服务理念[2]。可将实际情况相似的受众群体划分成一组,以便有针对性地给予具体指导,使技术推广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和分明的层次,利于更好地与受众交流,增强受众使用农业新技术的信心。

2.2 借助主流技术东风,活化技术的推送方式

从以往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验来看,现场培训和实地观摩考察是最受欢迎的推广方式。而随着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盛行,以之为依托出现的信息传播平台、市场交易平台层出不穷,带来的社会效益非常可观。在农业领域,网络化管理、智能化技术、信息的快速流通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带来良好契机。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为保证技术指导的及时性、不误农时,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云办公”系统、自动化农情数据采集系统、各种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的开发与应用,灵活地将农事指南、技术指导、管理方法等推送到广大农民手中[3]。这些非现场的方式能集现场方式所具备的咨询交流、示范展示等优点于一体,使技术推广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果。借助主流技术的东风,这些特殊时期应急措施的出现,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展现出新的面貌。以后的工作创新也应以之为借鉴,借助社会发展的主流技术,抓机遇、借东风,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品质。

2.3 抓住能力弱项,提高应变防御水平

我国本就有许多地區农业生产条件十分脆弱,遇到大的灾难如干旱、洪涝、冰雹等毫无应对之力,而农业市场行情也是瞬息万变。可见,农业应变防御技能有待提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也应看到,这一点就是良好的创新点。应在加大对农业生产经营、市场风险预测的研究力度的基础上,将农业风险的应变防御技术加入推广清单,纳入建立健全农业生产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和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具体实施上,可定期推出新一季的农业生产应变防御技术实施方案,方案必须切合地区实际、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且具有开放性[4]。也就是说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一旦遭遇风险、困难,即可先按照方案指导从业者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并紧随风险的变化情况调整措施。这样推广受众对于未知的风险多了一分应对的底气,必将推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2.4 延伸服务模式,稳扎受众基础

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目的是使从业者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在新时期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当因有了技术而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有所提升后,要想提高经济收益,销量是关键。基层农业发展与市场关系密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创新离不开服务链的延伸,受众真正得到红利需要一个过程,而保障多一点、顾虑少一些,受众才会放心接受、放手去干,这直接关系技术推广效果。由此可见,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从服务的拓展上寻找创新的出发点,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帮助争取有利政策,找到销售渠道、合作市场,完善产业链。这样的技术推广才是全面的、更适应受众需求的。例如,山东省等农业大省将农企合作项目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同步推行,农技推广人员主动转变角色,变身法律顾问、营销顾问等,更加注重农技推广工作的产后服务和农业立体环境的改善,在农业技术良好推广的带动下,使农业发展有声有色,许多农民分享到红利而实现脱贫[5]。

3 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服务型工程。进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在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应时而变、相时而动,方能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为我国科教兴农、农业振兴提供强大助力,使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海峰,陶佩君,陈曦,等.重构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理论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90-198.

[2]陈亮,夏运红,李雪梅,等.浅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完善现有农业推广体系的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8(7):110-111,65.

[3]刘丽艳.探究新时期农业推广的内涵及其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2):111,143.

[4]王玉磊,吴华,胡明宝.山东武城县:农田托管让防疫与春耕两不误[N].农民日报,2020-02-25(6).

[5]何静.农户需求视角下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转变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22):161.

猜你喜欢

农业技术推广基层创新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浅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长沙县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建构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