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主体博弈行为分析
2020-09-01杨婷婷
何 婧,杨婷婷,王 蕾
(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1 概述
截至2018年底,中小微企业的数量超过了3 000万家,约占企业总数的99%,为中国贡献了60%的GDP、50%的税收、吸纳就业人员23 300.4万人。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柱。但与此同时,众多的小微企业存在着融资难、贵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难题,供应链金融就此诞生,本文通过对供应链中主体行为的博弈进行研究,探究实现利益均衡的条件,对供应链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有着积极意义。
在国外对供应链金融主体行为的研究现状中,Buzacott & zhang(2004)在文章中假定需求不确定,设置了不同得参数并利用Stackelberg模型求出了零售商最优购货决策与银行最优贷款策略[1]。Caldentey & Haugh(2009)利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两者之间的决策[2]。Dada & Hu(2008)分析了在Stackelberg博弈模型下企业季节性订货的最优订购量,进而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出银行的最优贷款决策[3]。
仇荣国(2014)以存货质押融资模式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存货质押模式中银行、第三方物流、中小企业主体间的博弈动态方程,并对各方利益函数进行数值分析。提出了对各个主体更好发展的政策建议[4]。周竹凌将银行风险转移到质押物风险上,主要考虑导致质押物风险的需求和价格,引入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在需求和价格变动的情况下,主体的利益与风险模型。在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利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出企业最优的质押量决策和银行的最优质押率决策[5]。
供应链金融银行和中小企业等主体在利益分配中存在较大的利益矛盾,主要原因有银行方面趋利性导致中小企业难以得到有效资信、难以获得融资等,中小企业为促进自身发展需要更多资金,但是在银行方面资金获得利息较高、成本较大,中小企业及银行在不断发展中都在进行利益博弈。对供应链中主体行为的博弈进行研究,在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前提下探究实现利益均衡的条件,对供应链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对中小企业持续平稳运行、银行利益收入与多元化发展、并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多方共赢有重大意义。
2 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就是将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上下游企业通过核心企业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链条,在供应链金融链条上,核心企业以其独有的资金优势和信用水平监督上下游企业,以达到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减少企业违约概率的目的。将不可控的单个企业的较高风险通过供应链上每一个企业分散到相关主体,实现风险可控,促进融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及降低企业违约概率,带动经济水平进步,带动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产业长期发展,是一种为企业提供贷款帮助,解决流动性的一种融资模式。当前被接受最为广泛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有3种,分别为存货内融资、预付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发展,供应链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产业扶贫领域中,在供应链金融产业扶贫模式中,存在的主体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及核心企业、中小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传统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变化发展而来的,其中包含了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较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而言,更具规模化和专业化,收入水平、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更高。本文主要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博弈行为。
3 两方主体博弈研究
供应链金融产业扶贫模式中,以核心企业为主体,联合银行与新型农业主体成为解决贵州省产业扶贫中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者都是理性人,且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需要对主体间的博弈进行分析。银行面临的抉择是贷不贷款的问题,而企业则面临的是违约还是不违约的问题。
资金需求方也就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金借贷中处于信息优势方,根据其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画出了一个矩阵(见表1),当资金需求方有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时,就不会出现违约(ND)的情况;当没有还款意愿但有还款能力时,会出现违约(D);当有还款意愿但没有有还款能力时,会出现违约(D);当没有还款意愿也没有有还款能力时,更会出现违约(D)。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违约的概率占了75%,一定不会违约的概率只占用25%。
表1 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矩阵
银行出于综合考虑,会出现2种情况,一种是爽快的发放了贷款,另一种就是惜贷,银行出于对损失的考虑不愿意发放贷款。
银行在资金借贷中处于信息劣势方,面对资金需求方出现的违约和不违约2种可能,银行也出现贷款和惜贷2种可能构成了矩阵(见表2)。根据矩阵可知,银行只有25%的发放贷款并且不会遭受损失机会,但剩余的75%的贷款市场也不能就此放弃。在此可以引进效应函数,进行博弈分析,确定出最优的能够贷款的人群。
表2 决策矩阵
效用函数:
U=-0.5R2+a(R-Re)
(1)
其中,R代表违约概率,0≤R≤1,Re代表银行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违约的概率,0≤Re≤1。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不守信(a=1)时,-0.5R2代表着银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惩罚力度;a(R-Re)表示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不守信(a=1)时,所获得的超额收益。
令
(2)
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不守信时其违约概率为1,a=1时,违约概率R=a=1。
(3)
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择守信时其违约概率为0,a=1时:
ΔU=0+1×(0-Re)=-Re
(4)
在公式(3)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不守信时,根据效用函数公式的含义,银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惩罚力度为-0.5,其获得的超额收益为-Re。在公式(4)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择守信时,银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惩罚力度为0,获得的超额收益也为-Re。所以在单阶段博弈中,守信的经营主体会选择守信,而不守信的经营主体会选择不守信。
在多阶段博弈模型中,t=T,由0、1、2、…、T-1、T多阶段组成,将Pt表示为银行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守信(a=0)的概率;Yt表示t阶段银行认为不守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维护自己声誉的概率;Xt表示不守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用而主动维护自己声誉的概率。对于守信的经营主体,在t阶段违约的概率为0时:
(5)
在t阶段违约的概率为1时
(6)
对于不守信的经营主体:
(7)
4 结语
通过单阶段博弈和多阶段博弈模型的分析,如果银行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的贷款是一次性的,那么不守信的一方将会违约,这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违约效用高于不违约效用,因此单阶段贷款会损害银行的利益,在多阶段博弈中,根据效用的高低,可以判断出守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每一段都是守信的,而不守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T-1阶段之前都会按时还款,在T阶段会选择违约,因为其违约带来的效用高于不违约的。但是供应链中,由核心企业的加入,上游下游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链条,资金流也会及时的进行流动,只要保障链条完整的运行,银行出于利益的考虑,发放的贷款就会产生无数个阶段,银行在供应链条中就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