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培训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和意义
2020-08-31何依霖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凝聚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既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凝练与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恒久的魅力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部分。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正式启动,通过委托有关高校开展多层次教育培训,以期在短时内集中、有效地培养出大批非遗传承人群。如何拓展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视野,增强艺术生命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在非遗人才的培养上勇担重任、开拓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承担起非遗传承的文化使命。
一、非遗传承人群面临的现实问题
1、年龄断档,后继乏人
因为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认识,没有效发挥非遗产业的经济效益,导致许多非遗传承人收入过低等原因,使得近些年来,非遗传承人群年龄断档、后继乏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民间艺术家由于思想文化水平和艺术创造力的局限性,导致无法形成标志性个人艺术风格、无法更好的使自己所表演的这门戏曲具备高记忆度的魅力展现,导致艺术家的改行和传承人数的骤减。
2、文化薄弱,亟待提升
通过对基层剧团的走访调研,发现许多剧团的演员学历层次较低,一部分人是因为戏校毕业后没有继续深造,而一部分人是因为半路学戏,并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训练。戏曲非遗传承人尽管已经从业多年,但是仍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来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和专业能力,通过个人的进步,带动整个剧种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青年演员更应该不断提高个人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为非遗剧种的保护持续助力。
3、收入较低,面临困境
许多贫困地区的戏曲非遗传承人,几乎是仅靠一己之力在支撑着基层民间剧团的运营,大部分剧团基本上全年都在农村演出。在艺术传播和商业开发方面,依然是个人零散的最传统和初级的下乡演出模式、粗放式零散式的推广,很多院团的管理者却没有积极地将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从而没有抓住戏曲非遗发展的重要契机。许多非遗传承人群不仅是演员,还是剧团团长,他们对于专业的院团管理知识比较缺乏。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戏曲院团长,鲜有机会接触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模式。
二、高校继续教育培训对非遗传承的作用
高校不仅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同时还具有完备健全的培养体系。通过高校继续教育的培训活動,可以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文化艺术素养、审美创新能力等,在现代教育手段的辅助下,增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表现力,焕发戏曲艺术的生命力,实现当今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戏曲学院作为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在全国戏曲教育领域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2018年,中国戏曲学院与清华大学等8家北京高校共同参与了2018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特有的戏曲教育资源优势、高水平的专业素养组织研修。根据戏曲非遗传承的现实需要,加强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促进戏曲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振兴戏曲艺术,举办了两期大运河文化带省市戏曲非遗传承人研修班。
1、加强专业学习,拓宽艺术视野
为了加强非遗传承人群的培养,提高培训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职业素养;帮助提升当地传统艺术传承发展水平,探索和实践非遗传承保护的新途径、新方法,带动就业增收。在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教学培训中,安排了包括理论类、实践类、观摩类、排演类等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覆盖戏曲、话剧、影视、舞蹈、声乐等艺术门类,并发挥中国戏曲学院的师资优势,以最强教师阵容参与教学。
2、搭建交流平台,扩大剧种影响力
在高校的组织策划下,先后两次邀请两期学员进京展演,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举办“大运河文化大省市戏曲非遗传承人班晋京展演”。研修班中的学员们齐聚北京,将之前所学融入剧目,以更加精湛的艺术水平、更加富有时代精神的艺术风貌,充分展现了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通过非遗专场演出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非遗剧种及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也使很多贫困地区的剧种能够再次唱响京城舞台,以解乡亲们对于家乡戏的相思之苦,为更多的观众所知。演出特邀北京市教委、教育部的相关领导,和老艺术家及媒体到场,并在演出结束后举行研讨。通过为学生提供多种展示平台、在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学习荣誉感的同时,也扩大了大运河地区戏曲非遗剧种的社会影响力。
3、创作优秀作品,助力扶贫攻坚
许多戏曲创排剧目由于艺术视野和艺术审美的不足,导致创排剧目在题材选择方面决断错误,主题或脱离群众、或缺少审美情趣,经常出现重金无法打磨精品剧目的现象。戏曲非遗传承人群经过高校的集中培训之后,逐步对创作立意、时代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阐释,也印证了非遗传承人对精准脱贫、非遗助力脱贫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例如,展演节目淮海戏《家里有个偷鸡贼》聚焦当今攻坚脱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剧中主人公舍小家顾大家,以感人的事迹谱写了一曲党和人民心连心的伟大赞歌。这类作品的涌现,说明了非遗传承人在高校的帮扶和熏陶浸润下对剧目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创新剧目的排演,也能够对国家的扶贫政策进行进一步宣传,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达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神。
4、借鉴传承经验,推广发展模式
除了丰富的课程安排,在培训中还组织学员观摩了“戏曲进校园”的课堂。通过这类观摩活动,一方面能够增长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的眼界和见识,把北京的戏曲进校园的经验在贫困地区进行复制。另一方面,也为多剧种的传承、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一条新路径。高校对非遗传承人群的培养,并不仅限于对于非遗传承人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修养的提高,同时也通过介绍一些优秀的教学产业模式拓展了非遗助力扶贫的新思路。例如,贫困地区的非遗传承人可以借鉴“戏曲进校园”的模式,在家乡寻求创业机会,增加戏曲从业人员的就业量,提高贫困家庭的收入,从而实现非遗助力扶贫。
三、高校非遗传承人群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成效及意义
经过在高校系统的培训之后,每位学员都从研修班的学习中得到启发和体悟,并把其化成无穷的动力投入到工作当中来。学员们回到当地后,更加如火如荼的开展工作,也恰恰说明了戏曲非遗传承人研修班带给戏曲从业者们的能量正在悄然改变着他们的事业。
1、打造精品剧目、注重资料保存
许多学员受到培训观摩的启发,注重打造精品剧目。通过树立精品意识,持续打磨精品,保护了稀有剧种、本土艺术。同时,注重保护非遗剧种的档案整理、资料保护工作,建立专门的艺术档案室,档案室里按照文字、音像等类别将资料进行分类,为了更好的保护非遗剧种,资料的整理和保护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2、认识培育作用,着力培养队伍
通过在高校的集中培训,使戏曲非遗传承人意识到,要想更好地传承非遗剧种,先要培养出一支振兴戏曲的生力军。许多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依然活跃在下乡演出的一线,不仅如此,还承担起对剧团年轻演员的培训任务。为了更好地培养年轻演员,剧团也把非遗研修班的学习机会,更多的提供给年轻人,希望青年演员通过学习结合自身的体会,不断提高个人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为非遗剧种的保护持续助力。
3、举办座谈艺术节,焕发艺术生命力
学员安丰霞从北京大运河戏曲非遗传承人班培训回来后,一直想通过多元的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茂腔这门艺术。在茂腔传承中心等多方的努力下,山东省首届肘鼓子(声腔系统)艺术节暨戏曲研讨会活动应运而生。青西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作为东道主,将“肘鼓子”系列里的劇种联合起来,一方面使山东的地方剧种之间有了更多的艺术交流,同时也扩大了茂腔这门艺术的影响力。
在山东省首届肘鼓子(声腔系统)戏曲研讨会中,专家们对茂腔的起源、发展、传承等做了深入的剖析,为茂腔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依据。艺术节历时半个月,从开幕式到各剧团集中展演再到个人演唱比赛,每个环节活动丰富、设计巧妙。涵盖茂腔、柳腔、柳琴戏、五音戏、扽腔等五个剧种,共有9个专业院团和10家业余剧团参加展演。青西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在艺术节创建等工作的探索与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通过艺术节的举办,用家乡戏曲文化提升了整体区域影响力。
4、开展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
许多非遗传承人将培训所学内容运用到群众文化工作中,以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结合点,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切入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课程,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辅导成效非常显著。从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研修班走出来的学员,已经成为这项工作的主力,通过开展大量的惠民工程,推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普及活动。
通过戏曲非遗传承人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使非遗戏曲发展模式各有创新、各有亮点。既注重打造精品剧目、培养青年人才,也注重举办艺术节和论坛扩大剧种影响力,更不乏通过惠民工程旨在让戏曲走进千家万户的。不论哪一种模式,都是在不断地寻求突破和创新点,都是高校非遗传承人群继续教育培训的显而易见的工作成效及意义。非遗传承人唯有不断打破舒适圈,才能迎来更辉煌的发展。
戏曲非遗传承人群应该深刻认识非遗工作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参加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等途径,扎实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切实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从根本上继续转变和巩固本土文化艺术、非遗品种。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多的地方戏曲能够探索出一套立足于当下戏曲生存环境发展模式,并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院团联动的机制,力争双方建立合作模式,共同搭建文化艺术交流互动平台,为探讨和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非遗艺术品种的蓬勃发展做出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吴悠然:《文化强国视野下的非遗传承人继续教育问题探析》,《传统与当代》,2018年第6期。
何依霖 中国戏曲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