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2020-08-31宋小海
宋小海
【摘 要】 在新课改的带动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培养也提上了日程。教师要勇于突破传统观念,打破壁垒,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语文习作水平。本文针对新课改下生活化的语文习作教学方式进行辩证分析,探讨教师如何在新环境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语文课堂的生活化。
【关键词】 教学模式;语文;习作水平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时性极强的学科,语文知识遍布在生活中。语文的学习对于生活经验相对不足的小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面对语言具有严谨的态度和感性的思维。教师对于小学语文习作的课堂展开,是一个反向提高教师水平的过程。教师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改良课堂的教学模式。针对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加语文课堂的生活气息,以求最大化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信息化教学引入课堂,采用情境创设的课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对语文习作感兴趣,提高语文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习作课堂生活化的现实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知识。语文的学习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和思想感情,增强了学生对于文言典故的理解,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情世故有了更准确的理解。将学习与生活有效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求知欲,把语文习作带入到生活中去,大大提高了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2.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涵盖全面、范围广的学科。教师在习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实践进行写作,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实践会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在小学中高段关于博物馆观后感的语文习作练习中,学生需要自己去博物馆参观体会。由于习作的需要,在具体的过程中学生加强了对于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思考的习惯养成,提高了实践的效果,丰富了学生的习作体验,增强了独立人格的建设。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了体会并且完成实践作业,加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提高了语文习作的趣味性,学生的习作水平和综合素养也会有大幅度提高。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的发展成果促进了社会文明和人类精神的进步,习作成果对于人类文明的建立和个人三观确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习作由来已久,最为人们所知的《论语》便是由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成果。孔子的作品來源于生活又反馈到生活中去,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都非常深远。学生对于语文习作的学习提高了自身对于习作的掌握,锻炼了语文习作的思维。在习作的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引导学生建立习作结合生活的思维,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对于习作的重要性。
二、对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建议
1.延伸课堂教学
课堂中的教学具有局限性,教师要突破壁障,将语文引进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习作知识的实用性。比如,分析微信公众号中爆火的文章是结合哪几件时事进行分析和评判而成,或者学生喜欢的游戏中哪几个部分组成。鼓励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对习作知识进行求证,通过对课堂的延伸,提高学生对于语文习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成果转化效率。
2.渗透前沿的作家写作技巧
习作是文学领域中写作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前沿的文学发展方向和作家的写作风格与技巧,加强学生对于语文习作技巧的掌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间接地传授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文章习作时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3.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有效性提高必不可少的一环。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放松,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将习作课堂打造成学生的一块福地无疑增强了习作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更爱习作。放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如提问不再有拘束,课堂的学术氛围也变得浓厚。学生更容易增强对习作知识的掌握。
4.走进生活
对于语文课堂的建设要选择走进生活进行教学,比如在优秀文章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出版社进行参观,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框架,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对于习作知识的掌握。学生通过自己实践的学习会对相关知识掌握得更加详细和具体,比单独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生活经验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辅助作用。
小学语文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也增强了学生对于习作技巧的掌握。在语文习作的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冲破固有观念的桎梏,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中。采用延伸课堂教学,渗透科技前沿等方式,构建适合学生的良好学习氛围,将教学和生活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活气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曾懋华,原惠娟.利用语文习作技巧解决生活问题能力的调查[J].语文教育,2017(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