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规矩,不方圆

2020-08-31张雪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正确引导行为习惯规则

张雪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接班人,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教师的我们,担负起这一份教育他们的责任,而我们面对的是特殊的孩子,他们同样肩负着家庭的希望,他们前方的道路更是曲折而漫长,所以作为特教教师的我们更要努力让他们学有所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对于特殊学生来说,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十分困难的。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不仅要将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更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本班中学生认知能力、自理能力不一,性格差异大,尤其是作为班中学生大部分由自闭症学生组成这一特点,形成一个班集体的氛围尤其困难。

开学的第一个月,他们便展示了各自的“本领”,小高执迷于自己的刻板行为画西瓜,为西瓜涂色,无论课上课下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画西瓜呀!”,无论课上课下,当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便会哭闹不止,离开座位,甚至假装摔倒在地上,躺在地上不起来。小郭则是个心高气傲的小伙儿,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亮出他那海豚音般的叫声。小林是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儿,但是却是个热衷于运动的小伙儿,一个不注意便会离开座位跑几步,打开教室的门跑出去。小王虽然语言能力较弱,肢体力量较弱,但也会在其他同学不参与课堂活动的时候“趁火打劫”,默默的离开座位,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一堂课下来,老师虽然累得一身汗,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课堂秩序十分混乱。通过观察与记录发现,虽然他们都有各自的特殊行为,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时间观念,对于课堂规则没有概念,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分课上课下,没有养成良好的課堂常规习惯。

既然他们对课堂规则没有概念,不分上课下课时间,那么我就来帮他们树立起课堂规则,养成好的习惯。先从区分上课下课时间入手。

孩子都喜欢被表扬,特殊孩子更是如此,表扬是帮助树立孩子正确行为习惯的好方法,但是他们对于表扬这一抽象的词语并没有概念。那么怎么办?从他们共同喜欢的东西开始—食物,作为奖励物,特殊孩子,尤其是自闭症的孩子,对于他人的关注甚少,但对于他们喜欢的东西,那不用说他们也能够关注到。因此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状态,及时的给予评价,当课堂上学生能够遵守课堂规则时,给予及时的物质表扬,多次下来,通过老师的评价,学生就会意识到怎样做是正确的,能够得到表扬,能够得到吃的。但是作为课堂来讲,总是进行物质奖励吃东西,并不是一个可以长期使用的方法,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课堂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让学生更靠近生活本真。因此当学生逐渐形成了课堂意识时,将物质的奖励物食物换成了孩子们喜欢听的音乐,一段时间后,逐渐的将音乐转换成老师的手势和语言。语言的评价说起来简单但也不简单。对于特殊学生来说,像“你真棒!”这样评价语,学生知道你在夸他,但他并不知道你是在夸他什么,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多多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更具体的更有引导作用的评价,如“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洪亮”“你这节课很安静,没有大声的叫嚷,老师表扬你”。这是十分考验老师的观察能力和对学生的关注度的,这样就要求着我们上课时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各自的能力,发现他们的变化。这样将物质性的奖励逐渐过渡到精神层面的奖励,学生也逐渐有了课堂规则意识。

及时有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习惯养成,尤其是特殊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是我们给予特殊学生的反馈,在我们的反馈中帮助特殊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行为习惯。

一、定出规则,及时有效评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特殊学生更是如此。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引导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老师们要达成一致,精诚合作。由于特殊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视觉更是他们主要的学习通道,因此更加要求老师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要及时的给予评价,及时的给予纠正,老师的及时评价,对与学生的习惯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老师对与学生行为表现的一种反馈,同时也是告诉其他学生,这个规则每个人都要遵守。当然这种评价并不仅仅局限于课上课下活动,而是随时随地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及时的评价是给予学生行为的反馈,而有效的语言评价更是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那么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正确引导,长期坚持,学生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坚持不懈、正确引导,构建良好班级文化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特殊学生则需要相对普通人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更需要老师的努力坚持。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那么教师日常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对于特殊学生来说,更需要老师来帮他们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行为模式,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老师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提示,促使特殊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这种良好的行为模式构建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渗透、培养。

三、有效沟通,家校结合

特殊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尤其对于特殊学生来说,他们的养成教育更容易被所家长忽视。因此针对学生的特殊行为,老师要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不断向家长渗透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关注学生的变化,及时的给予有效的评价,并和家长交流一些辅导学生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特殊学生的长期努力练习,需要老师与家长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家庭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努力做好。

猜你喜欢

正确引导行为习惯规则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性心理
正确引导开发幼儿潜能的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浅谈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二则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