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思政是教学本质的回归
2020-08-31王彬武
王彬武
任何时代、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包含一定价值观教育,无论从学科课程本身来看,还是从学科的教学过程来看,不存在抽离了价值教育和品格教育的纯粹学科教学。学科教学蕴含了怎样的价值观,如何融入价值观教育,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学科思政和学科德育再次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党中央如此强调学科思政,其中深刻的时代意义不言而喻。
优良传统与现实困境
我国教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强调德育与学科课程、学科教学的融合,一直坚持学科教学改革要体现德育的功能。1952年颁布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提出“使儿童理解我们祖国建设的基本知识与其伟大意义,并培养儿童对劳动有自觉的态度”,《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形成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他们新的爱国主义以及民族自尊心,锻炼他们的坚强的意志和性格”。改革开放,中小学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进入新世纪,“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强调学科课程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成为学科课程与教学的一种价值追求。新时代,学科课程和教学更加凸显内在的人文精神、科学态度、道德品质的育人价值,把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爱国主义作为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
作为学科课程的价值追求,学科思政一直与教育教学改革相伴相生,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能够真正把学科思政的要求落实到教学行为之中,表现出要么重视品德教育忽视学科价值,要么强化学科知识忽视价值观教育等非此即彼的偏颇行为,有时表现为说教为主机械僵化地将品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简单叠加的行为。这并不仅是教师自身原因所致,也有着教育现实与社会文化的客观原因。
一是學科划分的壁垒。任何学科都会从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去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强化自身独特的学科体系,学科划分给学科教学带来的问题就是学科壁垒的形成。在二元思维的主导下,容易把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培养对立起来,出现学科与价值无涉的观念,认为思想政治是德育课的任务,教师更看重自己对所教学科知识掌握和传授能力的提升,学科育人的能力无意中被边缘化。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六个具体目标,其中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三个目标都是针对学科自身问题提出的。
二是功利主义的思想。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摆脱不掉应试倾向和升学主义的“魔咒”,受工具理性的影响,教师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都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展开,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极端的表现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不择手段,忽视学生生命情感和精神成长,不顾及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也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更无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的教育。功利化的教育一定与思想道德背道而驰。
三是思政教育的异化。思政教育的价值在于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统一,而我们很多教师把思政教育理解为对学生进行思政知识的灌输,思想影响变成空洞说教,思政教育的评价也以考试成绩来体现,思政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现实,把本应满足学生思想、心理、情感、精神需要的育人方式变得面目可憎。
可能还有其他很多原因让思政课之外的学科课程教学失去思政和德育的品性,比如整个教育的评价标准、教师培养的专业化要求、教育认识水平偏低等等。总之,强调学科思政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育人价值,是对偏离教学本质行为的矫正。
回归本质与时代主题
为什么说学科思政是教学本质的回归?本质就是本应如此,是固有的品质。回归就是过去走偏了,现在要回到正道上来。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充满德性的生命活动,即使重视知识学习,也应该把知识学习作为价值形成的引擎,生命完整的支撑和人生幸福的扶梯,建立知识、人、学科相生相成的灵动的场阈。
教育是社会活动,体现一定的社会需要。课程教学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的人。人类教育在史前时期主要是职业训练,教人狩猎、种地、打仗。文明进步让人们认识到教育不局限于生存技能,还要满足社会规则、价值观念、道德情感对人的要求,满足人自身精神丰富的需要。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学以为己”,通过学习实现个体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丰富,教育把外在目标放在次要位置。西方教育的传统从苏格拉底提出的“知识即美德”,就强调学科教学及知识的掌握与人的道德形成相一致。
教育的目标和实践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对教育的理解,近代以来,我国教育经历了救亡图存、普及文化、服务政治、经济建设等社会目的,教育使命不同,学科思政的意识也各不相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教育摆脱了唯政治化倾向,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成为教育的使命,课程教学注重知识的学科性和学术性,这是一大进步。这一时期国家建设与人才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实用人才,教育为了满足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社会需求,课程和教学突出学科价值,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双基”,学科思政甚至德育课本身都被淡化了。“双基”作为课程目标,让应试教育走到极端,扭曲了教育的本来面目,新课程改革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作为基本学科目标,包含了学科思政的内容。
今天,各级各类教育把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学科课程都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强调要把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统合到“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念,学科思政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需要把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科学精神的培养融合到学科教学中。
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而且仅靠思政课或者德育课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思政课有思政课的局限,学科教学有学科教学的优势,都要发挥育人价值。另一方面,教育承担着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使命,而我们面临的形势要求必须重视学科思政。横向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的深度交融,让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更加重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我们需要培养具有世界胸怀的人,更需要培养具有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的人,学生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立认同感。纵向看,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技术基础的未来社会,充满了未知的不确定性,很多职业将随之消失,很多职业也将随之兴起,传统的工业文明时代靠既有知识应对生存、生活的可能性已经受到挑战,在掌握基本学科知识的前提下,个人的人生态度、合作能力、独立思考、批判精神等比学科知识更重要,而这些品质的获得也不是思政课所能独立完成的。
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处理学科知识与人的发展关系的问题,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正确的价值观,从来没有一种教学理论把知识学习作为唯一目的。如果语文教学没有让学生获得超越现实世界的价值、情感、审美、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建构,仅仅教给学生语法的规范,用词的准确等工具性的知识,应该不是完整的语言教学。如果数学教学没有让学生获得科学观念、崇尚理性、思维品质、批判思维和探究精神等态度,没有认同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的贡献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仅仅会解题会考试,也是不完整的数学教育。在学科知识、课程教学、学科素养之间,知识是工具,学生获得包含学科核心素养在内的人格修养、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也是教学的目的。从本质上讲,最初的学科知识都是非功利无关实用的。
孔子谈到学习《诗经》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通过学习诗经可以抒发情感,观察社会,团结协作,针砭时弊,而不仅仅是会背记一些经典名句。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有一个著名的论断“通过知识获得解放”,“因为只有通过知识的增长,心灵才能从他的精神束缚即偏见、偶像和可以避免的错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一样,是人类创造的结果,尽管科学规律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但是知识也不可能排除价值观独立存在。而我们的教学一直没有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关系,把掌握知识多少作为教学目标,物理化学的发明发现的伦理意义,地理生物的审美意义和爱国情感都被隐藏,即使像历史这样具有人文价值的学科,学习变成了背诵年代、人物、事件,却没有历史的思维、历史的观念以及評价历史的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疑问,学习这门课程到底对我今后找工作有什么用,仅仅是考出好成绩,把高分作为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学科知识应有的超越性意义被忽视。
教学本质上是一项伦理性很强的活动,教师教学活动也是教师德性的展现,没有德性展现的教学就不可能体现出育人的价值。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约翰·哈蒂《可见的学习》是当今世界上影响很大的教育研究成果,在长达15年的研究中,对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138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教师,主要是教师对知识和教学伦理持有极高热情最为关键。但是,现实中教学技术理性的盛行,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提高学习效率技术性设计,教学活动中的生命意义和精神意义都被教学技术所掩盖。
在我们强调学科思政的历程中,提出过“渗透说”“体现说”。渗透说就是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学科技能,还要把政治理论、品德教育渗透进教学中。体现说认为所有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的元素和品德的资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发掘并落实,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学科思政的要求。
但是,无论“渗透说”还是“体现说”,都是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提出课程教学的德育价值与学科价值,渗透哪些内容,体现到什么程度,教师很难掌握,就出现了机械地讲学科再讲德育,反而让学生难以接受。学科思政一定是潜移默化的,回归本质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刻理解学科的本质,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引领学生发现学科知识潜在的思维方式、思想品质、价值观念、情感认同。
观念更新与实现路径
学科思政的落实主要靠学科教师,教师只有理解回归学科教学的本质,在教学中体现爱与尊重、公正与自由、自信与担当等思想品质,才能让学生接纳、内化学科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学科思政避免在学科知识中简单重申德育要求,避免在学科教学中以说教的形式传递德育的内容,而是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理解、体悟、热情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这也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如果从提高学科思政意识,加强思政教学的训练,完善师德养成,把育人价值作为教师职业价值追求和专业成长的内在要求,把育人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学科思政应该能够得到真正落实。
唤醒意识。回归课程教学本质是学科思政的归宿,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育人的自觉,要有强烈的思政意识。作为学科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科教学是一种德性活动,教学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都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观注,对偏见傲慢的摒弃。有了强烈的思政意识,就会有一种育人的觉悟,这觉悟体现在对学科知识之外的认知特征、思维方式、人文价值、道德观照的深刻洞察;还体现在德育规律的把握,不是把学科的道德性变成简单的知识叠加,认识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空洞说教更有价值。
德行训练。作为一种专业素养的要求,教师对学科思政的把握不能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自发自觉,还要靠具体情境化的训练。教师作为具体的人,个人的性格特征、旨趣也有差异,在师生交往中一定会出现个人偏好,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以及师生矛盾生成的随机性,即使有德性意识,也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判断不同冲突中的恰当行为,特别是新教师,更需要通过习惯化的练习,在师生交往实践中不断磨炼德性品质,才能实施好学科思政。当然,我们也要反对另一种倾向,就是把学科课程变成思政味十足的说教课程,失去了学科课程应有的育人价值。
德行完善。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具有生命成长性的学生个体,这就要求教师职业必须包含道德属性,师德是教师的本质属性。而在学科思政中,师德的要求更多体现在精神的引领。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增进人的幸福,获得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养都要归结到学生未来幸福这一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把教学作为知识传递、专业打造的技术活儿。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教师需要自觉把教学行为作为一种德性的展现。
学科思政不是新话题,但是有新内涵,这是有我们对育人价值和学科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对学科教学来说,思政属性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作者单位: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