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任同群众文化互动的伦理辨析
2020-08-31朱旭霞
朱旭霞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5-137-02
摘 要 社会信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群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群众文化也能促成社会信任的建立和发展,二者具有相互互动和相互关联的关系。但以目前的社会形势来看,群众文化并没有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社会信任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先辨析了社会信任同群众文化间的关系,后详细探讨了如何通过社会信任来促进群众文化发展,以期为研究群众文化的相关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社会信任 群众文化 社会发展 人文价值
个体之间如果具备相互信任的条件,就能自发形成一个群体。但是如果在个体之间不具备着互相信任的条件,那么群体就无法建立,信任是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会受到文化的影響,同时又能影响文化的传播。在一定文化的基础上,不同的个体在异国他乡相遇,则能够自主的产生信任。如果文化基础相同,那么群体之间很容易形成信任关系,而信任又能促进群体文化发展,二者互相关联和促进,达到互动效果。同理,社会信任与群众文化之间也具有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社会信任与群众文化间的关系辨析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信任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基础,而群众文化工作又能够催生出新的社会信任。群众文化离不开社会信任,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群众文化必须要依靠着社会信任,在社会信任的基础上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接受文化的教育水平不同,其欣赏的品味以及社会评判标准也在随之改变,群众文化逐渐变得难以掌控,因此,只有构建和谐的社会信任,才能够推动群众文化更进一步的发展。群众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些许问题,例如对传统文化的风俗有伤害,对社会的共同价值产生质疑,大部分的群众为了应付群众文化可能会产生许多的弱点和缺陷,只有将社会信任的容量扩大,才有级后应对群众文化产生的危机,提高群众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的进步带动着群众文化发展多元化,广大人民群众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多,每个人对于文化的选择都是难以预料的,其中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盲目跟从,随波逐流。因此,只有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群众文化才会顺利发展。社会信任在群众文化的建立、传播、发展等各个阶段都必不可少。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有目的的人会通过某些行为来影响群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群众的爱好、眼光等也在持续变化,群众文化变得难以掌握。所以,只有建立社会信任,群众文化才有可能向深层次发展。第二,在推广群众文化、推动群众文化发展时可能会出现各种无法预料的问题,比如对传统习惯、风俗的破坏,对公共价值观产生质疑等,为了确保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对群众文化的推进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就需要储备更多的社会信任,用凝聚人心的力量来化解各种压力。第三,群众文化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使得人们面临了更多的选择,不同个体会青睐于不同的群众文化,有的人不会选择便会随波逐流,而足够的社会信任能够为这些无法选择的人们指明方向,用社会信任换取群众信任,群众文化的建设便会更加顺利。
从社会信任的角度来看,群众文化互动的交流方式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而且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社会信任来说也是可以加深和提高。但是,以我国现在的群众文化的发展速度来看是过慢的,这就取决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是否在社会信任的培养上有所缺失,社会信任的培养一旦缺失就会造成群众文化的缺失,群众文化在培养方面,对于应该具备教育实力的人来说是没有参与到整个群众文化中去的,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信任也是处于有待提高的状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社会信任的加强与群众文化的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仅要加强群众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且更要提高群众文化的品质和意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而这则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提高自身的意识,同时要全面加强对这两方面的建设,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群众文化和社会信任上来,并且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要展开大力支持,达到对社会信任的建立起到培养的作用。
二、社会信任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群众文化的形成是基于社会信任的基础上,若是群众文化健康顺利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社会信任。在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信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和社会是影响社会信任的主要因素,其实对于群众文化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属于其因素之一,而且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众所周知,只有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在参与其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使其他人信任的言行举止,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信任更深层次的发展,同时也会让群众文化在次基础上发展的越来越好。如果参与者自身无法得到他人的信任,那么群众文化的发展将会收到阻碍,群众文化的参与者的言行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够被其他参与者信任。
(一)正确处理“公”“私”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师徒式群众文化,还是家族式群众文化,其排他性特点都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常常分不清“公”与“私”的关系,祖辈传承给孙辈的专业技艺应归类为公共的财产,还是归类为私人的财产呢?师徒间的关系是属于公共的关系,还是属于私人的关系呢?很多人在接受这些传统技艺时,并没有刻意去弄清公私财产、公私关系等问题,这就很容易发生公私不分的情况,导致那些极具价值的群众文化因为逐步私人化而最终消弭。在群众文化发展较为成熟的今天,只有将群众文化看作是公共的财产,才能让更多人去关注群众文化,并加入到传播的队伍中。
(二)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
所有文化都具有地域性这一特征,就连群众文化也不例外,这一特征促使群众文化得到广泛当地人的认可,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但是这导致了群众之间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所支持的领域不一样,这就使群众文化产生了狭隘性,因此,群众文化具有的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是良好的,但是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以整个民族文化为主,将群众文化融入到民族文化之中,从而使整个群众文化达到另一个高度,促使不同的地域群众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借鉴,共同建立一个良好的信任关系[1]。
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是群众文化的典型特点,这一特点使得不同区域的群众大力支持当地群众文化,这种拥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群众文化的深入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地域性会导致区域间各自为政的现象产生,闭门造车的模式最终使得群众文化变得狭隘。因此,应用全局的眼光来看待群众文化,将其当作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群众文化长期存在的地域性,用推动社会发展的态度来传播群众文化,使得各种群众文化之间能够形成互动和参考,彼此之间建立起信任、共享、溝通的良好关系。
(三)以追求合理的人文价值为方向
我国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不仅是农业时代走向工业时代的变革,也是传统政治思想走向民主政治制度的变革,这一变革时期中,熟人社会模式逐渐走向消弭,而陌生人社会模式渐渐兴起。在此社会背景下,群众文化面临各种考验,决定和促进群众文化走势的是政府意志,是市场取向,还是群众力量呢?需要从群众文化的本质中去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即以人文价值为重要方向,持续不断地用新生力量帮助群众文化迎接各类挑战。有些群众文化不仅具有市场竞争力,也极具人文价值,可以为此类群众文化创造专业的舞台,让市场来决定其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
三、社会信任在群众文化中的落实目标
相较于主流文化而言,群众文化没有固定的形式,内容也比较简单。因为群众文化主要流传于基层群众之间,耳濡目染即可学会,并不需要专门地学习,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握住相应的群众文化。社会信任在群众文化中的关键作用在于让各自不同的群众文化能够得到各自的认同。也就是说,各个区域的群众文化不尽相同,建立了社会信任之后,通过社会信任来逐步向外扩散各自不同的群众文化,让群众能够理解并接纳这些不同的外来文化,最终使群众文化得到整体上的提升。只有建立并持续巩固社会信任,才能够真正的促进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才会突破固有的传播圈,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接纳、认同,最终推动群众文化的广泛、深入发展。在群众的知识面得到拓展的同时,基本素质水平也能得到提高,最终使得群众文化得以传播、发展。
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缺少不了社会信任与群众文化这两大元素,不论在任何时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都是异常重要的,只有彼此之间相互信任,才能够加强两人直接的联系与沟通。群众文化的形成不仅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建立信任,在生活中自发组织而形成,也需要政府的扶持,社会的关注和培养,而这一方面有益于群众文化走向专业化,这一转变对于我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社会的进步和繁荣都起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改变原有的社会观念,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大力支持群众文化的发展是一种进步,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群众文化并且能够一直与其互动下去,这对我们的社会生活营造了一种和谐繁荣,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2]。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与社会信任之间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社会信任有助于群众文化的建立、传播和推广,促进群众文化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群众文化也在加强社会信任更深层次的建立,应正确看待社会信任,并合理地利用社会信任,才能尽可能地将其渗透到群众文化的传播中去,使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理解、学习外来的文化,最终实现各种群众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和互动,进而从整体上提高群众文化的层次。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有所帮助,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佳明.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分析[J].赤子,2019(13):70.
[2]吴凝.分析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J].科技资讯,2019,17(9):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