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现状调查分析

2020-08-31程爱景卢敏陈丽娟江雨霞

大学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校本培训

程爱景 卢敏 陈丽娟 江雨霞

[摘 要]教育信息化脚步的加快,对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中医药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发展现状能否跟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脚步,成为现阶段的一个研究课题。文章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从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认知与技能能力、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科研与发展能力5个方面,对我国高校中医药专业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一般,存在多媒体技术掌握不熟练、教学设计能力不足等缺点,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育技术水平;高等中医药院校;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9-0074-04

2010年,《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下文简称《指南》)指出,发展和应用教育技术是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脚步加快,中医药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必然,因而中医药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也受到了关注。

一、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思想为指导,以多媒体为传播媒介,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为核心,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与学的优化、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一种理论和实践的技术[1]。

《指南》指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主要包括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科研与发展等5个部分 [2],该指南适用于各个学科专业教师。因此,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应掌握的教育技术能力也应包括这5个方面。

二、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现状

(一)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交流访谈。其中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了90份问卷,最后回收了82份,回收率大于90%。本研究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在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还注意选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学科、不同职称职务的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在学校随机访问了20位不同中医药专业的教师,并做好访谈内容搜集和整理。

(二)调查问卷内容

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指南》所指出的5个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计3~5个问题,平均每个问题分别设有5个选项以代表5个程度水平,从多个角度反映教师教育技术的水平现状。

(三)交流访谈内容

交流访谈内容包括教师如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对教育技术培训的建议,学生对教育技术教学的感受与建议,调查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现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涵盖了多个年龄段,其中30岁以下约占23%,31至40岁约占53%,41至50岁约占18%,50岁以上约占6%。同时涵盖了多个学历层次的教师,其中,博士约占26.83%,硕士69.51%,本科及以下3.66%。此次调查虽然仍有不足之处,但这种抽样调查能够客观反映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师的整体状况,保证了其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一)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95%的教师都认为教育技术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其中,23%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极其重要。我们要在看到95%的教师都意识到其重要性的同时,也要意识到仍有5%的教师这方面的意识是很薄弱的。

(二)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知与技能能力

对于应用过哪些学习理论这个问题,调查对象选择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比例都在30%~50%,选择用过学习理论的有62%,没有用过学习理论的占3.7%。可见,大多数调查对象对教育技术中的学习理论是有一定的认知的,但是从数据的稳定性来看,多数教师对教育技术学习理论的认识仅限于有一定的了解而已。

对于教学开展形式问题,调查对象选择了授导式、任务驱动式、自主探究式和小组协作式学习的都占一半以上。关于使用的辅助教学手段问题,90%的教师教学时都会使用计算机。对于另外 10%没有使用计算机的教师,我们发现除1人以外,其余的职称都是中级以下,并且年龄在50岁以上的5位教师都选择不使用计算机,还有3位教师为40~50岁。可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意识与能力受年龄的影响明显。有80%左右的教师都会选择投影仪、话筒、粉笔、黑板等常规教具,可见,成都中医药大学应该有对教师进行过初步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进行备课的教师几乎没有,广大教师教育技术知识的主要获取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自主学习[3],因此其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手段还有待优化,学校应重视抓好校本培训。

(三)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情况

关于主要采用哪些教学设计方式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除了3%的教师很少进行教学设计外,97%的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方式,其中以学为中心和主导—主体的比例都在30%多,以教为中心的有26%(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可见在教学设计方式上还有很多教师需要改进。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考虑的内容,虽然有80%左右的教师选择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但是仍有89%的教师选择了教学内容,可见多数调查对象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升。

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做什么这个问题中,有75%左右的教师都选择了重点难点演示和课外知识拓展,有一半的教师选择了创设情境。由此可见,大多数调查对象都能将教育技术能力应用到教学设计中,但是这个比例并不是很高,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的教育技术能力。

(四)教師的教学评价能力

对于如何开展教学的评价和反思这个问题,只有3.7%的调查对象很少对教学进行评价。分别有40%左右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听取同行专家的意见或主动询问学生意见,有11%的教师选择了使用其他技术手段如问卷调查、在线投票等进行评价。可见,大多数调查对象都有一定的教学评价能力,但是其评价方式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教师的科研与发展能力

在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和研究团队工作效率这个问题上,有近20%的教师选择了很少利用教育技术,在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项目管理工具的只有7%的教师,利用技术手段构建学习型组织并提升团队的参与度和协作水平的有44%的教师,有30%的教师选择了其他。而在提升学术研究技术手段的选择问题上,有一半以上的教师会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只有7%的教师很少使用技术手段。总之,调查对象已经有了一定的利用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和团队工作效率意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应该重视教育技术在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的相关培训。

四、访谈结果与分析

为了从教师自述角度和学生评价角度两方面更全面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教育技术水平,本次访谈随机选取了5名成都中医药大学不同专业的教师和30名学生,他们分别为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和临床医学院的教师,预防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眼科学院、管理学院的学生。针对教师的访谈内容主要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对于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组织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希望进一步接受培训的方面。针对学生的访谈内容主要为对教师上课时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情况的评价,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与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需要改进之处,且分别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教龄教师的教学作评价。研究发现,学生与教师两方的访谈结果一致性很强,以下是其具体情况。

其一,96%的教师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教育技术来开展教学,使用频率最高的是PPT,大部分的PPT是由一名或几名教师制作后所有教师统一备课,然后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修改。PPT设计的重点在教学内容上,而在呈现效果上下的功夫不多。

其二,大部分年轻教师具有较强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注重上课形式的多样化,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龄较长的教师更注重提升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其课堂的扩展内容更丰富,其渊博的学识往往有利于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

其三,年龄越大的教师往往对教育技术的接受困难越大。近十几年教育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年龄较大的教师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和年轻教师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其四,大多数教师都有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需求。教师们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非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师普遍缺少基础的计算机使用技能。有教师表示在制作PPT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制作简单的图文PPT不存在问题,但对于PPT制作的其他附加的有助于教学功能实现的技能是需要进一步培训的,比如医学图像或描述曲线的动态显示,PPT动画制作等。同时,有教师表示对Excel的使用也存在困难,比如通过函数计算学生考试的成绩和学分绩点以及将学生成绩上传到数据库等。其中一位教授医学检验课程的教师在访谈中表示,希望能够引进一套影像传输系统,实现将临床实验的影像直接传输给医学技术学院的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学生在访谈中普遍表示,年轻教师上课使用的教育技术更灵活多样,在课下也会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指出教学上的不足或回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年纪比较大的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如年轻教师,前者学识与经验都比较丰富,讲课内容趣味盎然,学生能很快地掌握新知识。学生对于教师们普遍采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十分满意,认为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主动地学习知识。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少数教师讲课时主要侧重于知识传授,与学生互动较少,PPT在排版等方面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上课容易走神。

五、总结与建议

结合此次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结果来看,与调查对象目前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相关的问题存在这样一些情况。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条件总体现状:已在教室中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还配有18间通用的多媒体机房,以及多个不同医药学学科的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不过,虚拟仿真实验室的使用率并不高。学校还设有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该中心已根据学校现状采购或开发了教学管理方面的软件和教学资源,并不定期为学校的教师组织教学设计和网络教学的相关培训。这些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础保障。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师教育技术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从整体上说,教师具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教育技术基础知识,但其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不高,其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普遍停留在开展多媒体教学和制作课件等初级阶段。大多数教师认识到教育技术对教学科研的促进作用,但是多数教师都是通过自主学习教育技术,或是通过参与科研团队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可见,我校教师有待通过进一步提升教育技术水平来提升教学科研整体水平。

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化和完善现有的校本培训。目前学校提供的校本培训质量不够、满足不了教师发展需求[4],因而应结合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自身特色和校本资源,制订高等中医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校本培训方案,分层次对不同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进行培训和评价考核。将校本培训活动渗透在教师的实际工作当中,与本校、本职、本岗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受训者在实践中所表现出的能力进行评价[5]。另一方面,全国中医药院校应联合起来,共同建设专业领域内的交流平台,引导、促进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提高其教育技术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朱式庆.教育技术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2] 马宁,陈庚,刘俊生,等.《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6):3-9.

[3] 吴学会,祁建松,马云伟,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4):84-86+92.

[4] 高红.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校本培训现状与干预策略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7.

[5] 王李俊,杨琴,艾瑛,等.浅谈校本培训在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16.

[責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校本培训
小学英语教学管理策略初探
扎实开展校本培训 科学提高教学质量
“系统”与“分层”并举 “幸福”与“专业”共长
提升中职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校本培训探析
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合理进行校本培训评价
农村骨干教师校本培训,痛并坚持着
研析小学校本培训质量管理的方法
雏鹰学校校本培训之思考
有关专题式校本培训
高职高专院校校本师资培训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