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工程项目前期风险识别与评估

2020-08-31周禹彤

价值工程 2020年24期
关键词:项目前期盾构管线

周禹彤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铁被认为是有效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地铁工程建设投资规模大、安全风险多、建设周期长、对公众社会影响复杂,地铁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值得高度关注与重视。本文以基于地铁工程项目前期管理目标和工作内容分析,识别了地铁工程项目前期主要风险因素,并对地铁工程项目前期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评估和综合评价,以天津地铁6号线前期风险管理为例,剖析了前期风险管理,提出来改进地铁前期风险管理的机理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subway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s in big cities. Sub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has large investment scale, many safety risks,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complex impact on the public society. The risk management of metro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eserves great atten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liminary management objectives and work content of the subway project,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main risk factor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subway project, and conducts a single-factor assessment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early stage risk factors of the subway project. Taking the preliminary risk management of Tianjin Metro Line 6 as an example, it analyzes the early stage risk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arly stage risk management of subway.

关键词:地铁;前期;风险;识别;评估

Key words: subway;early stage;risk;identification;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4-0039-02

0  引言

结合天津地铁6号线前期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根据国内外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地铁工程项目前期管理目标和工作内容分析,识别了地铁工程项目前期主要风险因素,并对地铁工程项目前期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评估和综合评价,剖析了前期风险管理,提出了改进地铁前期风险管理的机理对策,以提升地铁工程项目前期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1  地铁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目标与工作内容

1.1 地铁工程项目前期管理目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载体的日益扩大,现有的交通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及居民出行的需要,地铁作为运载力大、运输快捷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各大城市竞相展开。但是地铁工程项目是一个相对系统且庞大的工程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前期项目管理对于整个地铁项目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地铁前期工程是地铁工程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我国的国情,综合其他城市地铁建设的实际情况,地铁建设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前期阶段的工程进展缓慢。其主要工作目标为必须系统地对其前期工程的资金落实、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工程问题、社会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规划、控制和协调,这样才能达到地铁工程项目的目标,同时也能实现施工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使地铁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得到实现。

1.2 地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内容  地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作,包括很多内容和知识,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具体说来,在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战略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地铁“线网规划”并完成审批;前期规划阶段,主要包括车站的选址、线路的走向及整个线路环评报告、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安全评价、客流预测等;在勘察设计阶段主要包括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各类专项设计等;开工前的各类招标繁杂,土建招标、监理招标、材料招标、设备及系统招标、咨询招标等;在施工阶段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调查、地下管线调查以及管线综合的、文物调查,跨越铁路及同航河道的还有相关穿越论证报告及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绿化迁移等工作内容。

2  地铁工程前期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专家调查法以及现场考察对天津地铁6号线首期开通段(南运河站——水上东站)建设项目从建设初期到开通运行整个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

2.1 地铁项目政策风险  我们的国家类型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政策,就目前来说,地铁建设还是以政府为主导,政策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法律法规变化频繁,法律法规实际操作尺度大,不好把握,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将政府法规凌驾于法律之上;另外,一些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实现地方政府的利益随意更改已审批的地铁选址,进而影响整体目标实现的程度,形成了重大的政策风险;二是工程建设的不延续性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目前来看出现的风险较高[1]。结合地铁建设的投资主体,建设资金的来源。

2.2 地铁项目技术风险  地铁工程建设项目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前期工作不成熟、技术方案不稳定的前提下为了某些政治原因而仓促上马而可能造成的风险事件。项目阶段的预可研、科研的研究深度决定了技术方案的稳定程度;管线综合的粗细程度决定了后期实施管线切改的风险程度,就地铁前期工程来说,原有的技术方案与实际实施方案必定存在差异,导致风险发生的环境不同、项目实施阶段不同,风险发生的概率也不同。

2.3 地铁项目环境风险  结合地下工程自身条件存在的风险以及所处的周边环境来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前期风险分为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两类。由于地铁工程的建设过程造成对周边建构筑物及其环境的破坏,形成了环境风险。其危险程度的划分主要取决于: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的重要程度、相对位置关系、地下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等因素[2]。

环境设施重要性分级:结合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由于事件的发生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对企业、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从重要性来看,环境设施依次分为三类。第一类,符合对应级别政府确认的建筑文物、大型河流及高铁、十一万伏及以上电力高压设备基础、正在投入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等。第二类,在施工的地铁车站及区间,老式多层住宅楼以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及设施,比如,自来水厂、涵洞及隧道、大型地下商场及防空设施;一般桥梁及河道以及主要市政管线设施(包括军用缆、专用线缆)。第三类,这类建筑设施一般结构设计比较完善,建筑年代较近,有桩基;河水压力较小的城市内河,比如津河、月牙河等;普通的市政支路等管线,比如,雨污水支管,有线电视等市政管线)。

3  地铁工程项目前期风险识别与评估

3.1 地铁工程项目前期风险识别概述  ①风险识别的意义。所谓地铁前期风险因素的识别是地铁前期风险管理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基础,通过筛选、分类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找出地铁施工过程中前期存在的风险并予以识别。在前期风险发生机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地铁前期工作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目前成熟的风险的识别的方法有很多。当前主要采用分析方法和专家调查方法。风险识别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分解为直观的、便于量化的、便于控制和分析的管理基点,为前期风险设计论证、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奠定基础。以下是地铁前期工程风险识别主要解决的问题:1)地铁工程前期风险潜在的主要风险点有哪些;2)这些风险点将来可能引发的风险模式[3]。

②风险识别的原则。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原则详细阐述了地铁工程前期风险的识别机理:1)客观性、科学性原则。为了保证地铁工程风险识别的结果可参考性、可指导性,地铁工程前期风险识别必须从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技术分析结合风险识别理论依据。2)统筹性原则。应该从地铁工程的选址、立项、预可研、科研,初设、管线切改综合等各个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分析判断;对地铁车站、区间施工的各种潜在风险在前期阶段进行分析、判断时,统筹考虑影响风险的前期各个因素。

3.2 地铁工程项目前期风险识别  所谓风险识别是指在地铁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辨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由于地铁工程属于地下工程,不可预见性较多,整个地铁过程都受到水文、地质、地面周边环境(建构筑物)、河道、桥梁、大型管线、盾构机选型及地面交通流量等诸多条件的影响,要想单纯的、理论的识别出各种潜在的风险是不现实的,本文结合天津地铁6号线首期开工段工程项目前期的具体情况,进行风险识别并予以分级,充分结合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及各站的周边环境、自身的现场条件进行了类比[4]。

①车站管切改施工。地铁6号线首期开通段自南开区长虹公园站到水上东路站区间,该部分车站及区间基本上沿红旗路南北向布置,红旗路为天津市重要的交通要道交通流量极大,在实施地铁六号线长虹公园站及宜宾道站车站施工时,均需要切改现状¢2200水源管。其施工难点为¢2200水源管为天津市自来水厂的供水主管道,而且既有管道较为陈旧,新旧管道接头比较困难,且距离津河较近,存在极大的施工风险和社会风险。切改周期长,基本上在6个月左右,大大制约地铁工程的进展。上路施工前,必须取得交管及道路审批部门的许可,制定出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及措施;施工期间必须加强与产权单位的联系以应对突发的安全事故。

②盾构穿越建筑物和管线。盾构掘进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穿越建筑物及管线的检测,结合监测数据进行推进。工程开始前,必须详细调查穿越建筑物及管线的结构类型、结构形式;管线的材质及埋深,有无特殊的保护要求。

盾构掘进时产生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地层内外压力不均衡造成的,一般涉及如下几个原因:1)盾构正面压力平衡状态失衡,将会引起土体的地层损失。在盾构掘进时,推进速度过慢,出土量大時,会引起盾构土舱内压力下降,此时将会引起地表及建筑物下降。相反,当盾构土舱内压力增大,超过正面压力时,则会引起上方地表隆起。2)盾构同步注浆是指,在盾构掘进时为了控制建筑变形和后期管片与土体之间间隙变化,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既定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注入盾尾间隙内,它是盾构施工的关键工序。浆液压注要及时、均匀、足量,确保其建筑空隙得以及时和足量的充填。隧道和地层之间留有的建筑空隙如得不到及时填充,上层的土层就会坍塌,产生地层损失。3)根据盾构高程和平面的偏差以及盾壳与管片四周的间隙,严格控制盾构姿态,避免盾构卡住圆环管片,发现盾构姿态出现偏差时应及时纠偏、调整,促使盾构姿态按照设计要求掘进。盾构在曲线半径内掘进以及调整盾构姿态过程中,实际开挖面是椭圆而不是圆形,因此会引起地层损失。通过调整盾构千斤顶编组、调整各区域油压或开启铰接来达到纠正盾构姿态或者通过对切削面的局部超挖,使其产生空隙而使盾构能向超挖方向移动,并结合千斤顶编组进行纠偏[5]。

4  结论

通过对地铁工程项目前期风险管理实践分析。识别了地铁工程项目前期风险管理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综合因素的评估;分析了地铁工程项目前期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运行机理。

参考文献:

[1]王海生,何德宏,黄渝祥.城市轨道交通公私合作投资模式的风险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12(3):16-24.

[2]罗吉弗兰根.工程建设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1.

[3]邱菀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黄宏伟,胡群芳.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及其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5]Reilly J, Brown J..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Cost and Risk for Tunneling an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J].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4(19):330.

猜你喜欢

项目前期盾构管线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盾构近距离下穿房屋接收技术
复合盾构在纵向锚杆区的掘进分析及实践
从建筑策划入手,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低锰管线钢的相变行为
浅谈工程项目前期报建管理
《盾构机切削刀具》行业标准颁布
新型盾构地面始发装置的研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