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像变化的轨迹
2.2 微课·移动课堂
如今,微课已经不是陌生的词语了。与传统的课相比,它最大的三个特点是“微”“视频”“移动着的课堂”。微:更能吸引学生的专注力;视频:打破教材的“平面”,可以将动态的过程完整的展现;移动着的课堂:更是打破了时间的限制,不管在课后作业还是在考前复习都能查阅。抓住这两个特点,利用录屏软件,将指数函数图像随着底数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过程制作成微课视频,以便学生查阅复习。附:指数函数(探究指数函数性质)微课设计,视频总长:5′37″,具体见下表。
图2 底数a>1时,图像变化某一时刻的截图
2.3 启智·教材延伸
2.3.1 学生自主完成教材表格及达成目标 观看微课视频后,对于视频中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合作、交流、归纳,得到讨论结果如图3、图4。
微课设计表
图3 指数函数性质填表任务 图4 指数函数性质
另外,有组员文字语言功底很不错,将指数函数的性质编写成令人记忆深刻的小口诀,在这里与大家一起赏析与探讨:指数图像半个八;大1撇,小1捺;大1增,小1减;x轴上方过(0,1)点;左右无限上冲天,永与横轴不沾边。
2.3.2 讨论迸发智慧的火花及教材延伸 观看指数函数的动态图像,激烈讨论后,部分学生发现新的困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①指数函数单调增与单调减的分界就是“a=1”吗?②那么为什么指数函数定义中底数没有“a=1”?倘若底数a为1,函数解析式是y=1x=1,函数图像如何,还是指数函数吗?③当指数函数底数a在变化时,不同的指数图像的上升(下降)的程度如何?解答:①分界是a=1,从图1、图2能看出,在底数a→1-,a→1+,都有一条几乎平行于x轴的一条直线,且过(0,1)点。②所以,我们发现当底数a为1,函数数解析式是y=1x=1,是常数函数,其图像是一条过(0,1)点平行于x轴直线。③图像从左往右看,底数不同的指数函数图像在第一象限的“尾巴”的高低,能够反映出指数底数的大小,“尾巴”越高,底数越大。
2.3.3 启发学生潜在智慧来学以致用 作业1:不使用计算器,请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①1.210.1,1.210.2。②0.11.2,0.21.2。说明:第②小题0.11.2,0.21.2用幂函数的知识能够解决,用指数函数的知识也能解决,两种方法都需要掌握。作业2: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大致图像:叙述它们的性质。作业3:判断下列函
数在R上的单调性:。以上三道作业的解答此处省略。
3 教学反思
指数函数是学生进入五年制高职阶段的第一种类型的初等函数,学生在已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函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指数函数。对于五年制高职数学教材的研究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分析,可抓住指数函数模型的运用广泛性的特点进行教学。例如:针对于汽车专业学生,可利用二手车折旧的指数函数模型;针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可利用贷款以及还款的指数函数模型。指数函数难点在于指数函数图像的特征、感受指数函数图像上升(下降)趋势,借助数学软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生活情境突破难点,来激发职业学生学习内驱力。本次课的教学环节是:第一部分:微课引入(6 min)。第二部分:学生分组讨论(10 min)。第三部分:教材延伸(8 min)。第四部分:学习致用(10 min)。第五部分:课堂小结(6 min)。整个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居多,学生是时间的主人。而在备课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够带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课堂师生互动、课堂小组活动、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微课视频、几何画板,数形结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能让学生感受到指数图像的特征,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过程,与课上学生情感的收获。另外,软件技术融入生活的各方面,学好相关专业知识,对于学生的就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4 结语
罗维旭在文章中谈到:“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让学生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种能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份能用数学思想改造世界的情怀”,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五年制高职的数学“环境”,作为一名职高职学校的数学教师,为能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备课时,应认真地研读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适当地运用信息化工具,以发挥其效果,创造良好的数学“环境”,让高职学生用数学视角体会专业知识,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用数学情怀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