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2020-08-31陈思淳李深林
胡 培,邱 静,陈思淳,李深林
(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5;2.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35)
在气候、地形、下垫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流域径流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和随机性的变化特征[1-2]。随着流域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河川径流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3-4]。
2010年,广东省政府颁布《广东省鉴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开展鉴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通过对高州水库、拦河坝、梯级水库、取水户的调度管理,改变流域枯水期径流过程,以保障枯水期用水安全。本文通过开展鉴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分析,深入了解鉴江流域水资源特性,为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提供依据[1]。
1 鉴江流域概况
鉴江流域发源于信宜县的虎豹坑,流经茂名市高州、化州、电白、市区,在湛江市吴川沙角旋出海,流域总面积为9 464 km2(茂名市境内为7 949 km2、湛江市境内为770 km2,广西境内为745 km2),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9.4亿m3,是茂名市、湛江市主要生活、生产水源地。
20世纪60年代初,茂名市在鉴江流域上游修建石骨、良德两库相联通的大型水库——高州水库,控制集雨面积为1 022 km2。鉴江干流现已建大坡山、旺罗、秧地坡、红荔、南盛、江边村、高岭、积美、吴阳拦河坝和鉴江枢纽等梯级枢纽,同时,中上游各支流还兴建大批小型水库及山塘,解决了茂名市、湛江市吴川地区的生活、工业、农业用水,对沿岸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鉴江流域主要包括高州、合江、化州等控制断面,其中,化州断面控制全流域65%以上集水面积,其径流情势代表了整个鉴江流域水量调控的效果,因此,本文选取化州站作为本次鉴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分析的代表站点。图1是鉴江流域水系和主要控制断面位置示意。
图1 鉴江流域水系及控制断面位置示意
2 天然径流特征分析
2.1 资料数据
收集化州水文站1956—2016年共61 a逐月实测径流量数据(见图2)。另外,为作径流的还原计算,还收集了高州水库逐月蓄水变量、蒸发资料,茂名市、湛江市吴川市历年灌溉面积、灌溉定额、田间渗漏、城市生活用水量、城市工业用水量等资料。
图2 化州水文站1956—2016年逐月实测径流数据示意
2.2 径流还原
为分析化州水文站天然径流特征,研究天然径流的变异情况,识别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需要对实测径流量进行还原计算。根据《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细则》,采用水量平衡法对径流数据进行还原,见式1。
W还原=W实测+ΔW库蓄+W引水+W分洪+W农耗+W工业+W生活
(1)
式中W还原为还原后的天然径流量水量;W实测为水文站实测径流量;ΔW库蓄为统计时段内流域水库蓄水变量(增加取+,减小取-);W引水为跨流域引出引入水量(引出取+,引入取-);W分洪为河道分洪流出流入水量(流出取+,流入取-);W农耗为农业灌溉用水耗损量;W工业为工业用水耗损量;W生活为城镇生活用水耗损量。
其中,鉴江流域没有跨流域引出引入水量,取值为0;流域内仅有下游出海口塘尾分洪工程,该工程位于化州断面以下,该项取值为0;农业、工业、城镇生活耗水量采用《广东省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
按照该方法对化州站逐月径流量进行还原,还原后天然径流量见图3。
图3 化州水文站1956—2016年逐月天然径流数据示意
2.3 变化及突变特征
1)Mann-Kendall检验
Mann-Kendall法是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时间序列分析时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并广泛地用来分析降水、径流、气温等要素的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5-7]。该检验不需要样本服从一定的分布,也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适合水文、气象等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计算比较简便。
Mann-Kendall方法的检验统计量为UFk,其计算过程见式2。
(2)
式中k为各统计数据;秩序列Sk是i时刻值大于j时刻值个数的累计数,如式3;E(Sk)、Var(Sk)分别为累计数Sk的均值和方差。
(3)
UFk为标准正态分布,按时间序列x的顺序计算统计量序列;按时间序列x的逆序,再重复上述过程,计其检验统计量为UBk。UFk、UBk两统计构成的曲线如果出现交点,且交点在临界直线之间,那么交点对应的时刻就是突变开始的时刻。显著性水平为0.05时检验统计量临界值为±1.96。
2)Spearman检验
斯波曼检验(Spearman’s rho)是一种基于秩相关的检验方法[8],以Spearman 秩相关系数衡量评估数据的变化趋势,计算见公式4。
(4)
其中R(xi)表示数据xi在时间序列中的排序(秩),由于不存在趋势的序列的统计值D满足正态分布,故可定义斯波曼检验统计量ZSP。
(5)
如果从小到大排序,ZSP>0,表明序列有上升趋势;ZSP<0,表明序列有下降趋势;ZSP=0,表明序列没有变化趋势;如果从大到小排序,则相反。如果|ZSP|≤Zα/2,则接受零假设,即变化趋势不显著;否则,变化趋势显著。
3)计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Mann-Kendall检验计算方法,对化州站1956—2016年天然年径流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图4。可以看到,计算时间范围内,除了前10 a由于计算时段较短,计算数据存在一定的波动之外,化州站年径流量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1975—1976年、1983—1988年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其他年份上升趋势并不明显。计算数据时段10 a以上的序列中(1967年以后),UFk、UBk两统计构成的曲线未出现交点,化州站没有明显的突变特征。
图4 化州站天然年径流量M-K检验示意
根据Spearman检验计算方法,对化州站1956—2016年天然年径流量进行计算(见表1)。计算的时间序列统计值和和斯波曼检验统计量分别为D=0.19,ZSP=1.46,从长序列尺度上看,化州站年径流量有上升的趋势,与M-K检验的结果相同。选取置信度α=0.05,相应的临界值Zα/2=1.96,化州站年径流量Spearman计算结果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径流量上升趋势并不明显。
表1 化州站天然年径流量Spearman检验
总体上看,化州站天然径流量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是不显著,也不存在序列突变的情况,序列一致性较好,因此,可以认为,降雨、蒸发等气候变化要素对鉴江流域近60 a的径流量影响较小,鉴江流域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实测径流特征分析
3.1 年径流量变化特征
将化州站天然年径流量与实测年径流量相减,绘制逐年的径流量差值示意(见图5)。可以看到,化州站各年份的天然径流量均大于实测径流量,表明鉴江流域在提供和保障茂名市、湛江市生活、工业、农业用水方面起到了相应的作用。而且,1960年以前化州站天然径流量和实测径流量的差值较小,主要是该时段流域范围内没有可调节的大型水利工程,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较低,高州水库建成后,通过蓄丰补枯,极大的改善了鉴江流域的供水。
图5 化州站天然与实测径流量差值示意
3.2 枯水期径流变化特征
在化州站逐月实测径流量的基础上,统计各年份枯水期(4—9月)的径流量,并分不同时段计算枯水期径流量的占比,计算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到,1980年以前,鉴江流域供水以农业用水、发电用水为主,枯水期供水量较少,化州站枯水期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19%;1981—2009年期间,鉴江流域涉及的茂名市、湛江市城市用水逐渐增加,鉴江流域综合考虑区域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结合高州水库的调度,逐步提高流域枯水期的下泄流量,化州站枯水期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21%,较上一段时间枯水期径流量有所提高;2010年以来,广东省政府颁布《广东省鉴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开展鉴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充分发挥流域内的调蓄工程,进一步保障流域的枯水期用水,该时段内,化州站枯水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比例提高至31%,水量调度效果明显。
表2 化州站不同时段枯水期径流占比
4 结语
1)本文以鉴江流域控制站点——化州站为研究对象,研究鉴江流域天然径流特征、实测径流特征,分析鉴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效果,为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提供依据。
2)采用水量平衡法对化州站径流量进行还原,并利用Mann-Kendall检验和Spearman检验研究化州站天然径流量的变化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以化州站为代表的鉴江流域近60 a来天然径流量呈现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序列一致性较好,不存在突变,流域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活动。
3)通过对比化州站实测年径流量和天然年径流量,可以看到,由于流域供水,鉴江流域各年份的天然径流量均大于实测径流量,且在高州水库建成后,对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通过统计不同时段化州站枯水期径流量占比,可以发现,2010年广东省开展鉴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以来,化州站枯水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比例由原来的20%左右提高至31%,水量调度效果明显。
4)本文重点研究了鉴江流域天然和实测的径流特征,分析对径流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具体的人类活动方案,定量研究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探索提出对鉴江流域水量、水质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