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2020-08-31
(丹东市第三医院精神三科,辽宁 丹东 118000)
抑郁症属于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多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愁眉苦脸、精力减退、疲乏无力等症状,程度严重者伴有自杀倾向,需重视安全有效治疗。引起抑郁症的因素较多,尤其当前人们生活及工作压力大,负担重,导致抑郁症患病率逐渐增加,造成一定的社会负担,但由于当前对疾病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给治疗增加一定的难度[1-2]。当前针对抑郁症患者除却心理治疗外,必要时还需给予药物治疗,其中帕罗西汀在该疾病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效果,对控制病情发展有良好作用[3]。但单纯药物治疗难以获得明显的疗效,需配合其他治疗方案,如电休克作为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对治疗精神疾病有明显的作用,即配合药物与电休克治疗利于提高疗效[4]。为此,本次研究对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疗效进行了探讨,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伴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84例分组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选择本院伴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2例,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经检测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标准第3版相关诊断标准,且HAMD评分≥17分,Beck量表显示存在自杀倾向[5]。对照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24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为(36.43±4.82)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7.43±1.94)年;观察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26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为(36.05±4.824)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29±1.86)年;排除近期使用乙醇及药物滥用患者、双相障碍患者及相关药物过敏患者等。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选择盐酸帕罗西汀片(生产企业: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106)口服治疗,每天1次,初始剂量为20 mg/d,随后依据患者病情进行药物剂量调节,连续用药4周。
1.2.2 观察组:在上述盐酸帕罗西汀片口服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采用Thymatron System Ⅳ电痉挛治疗仪,由美国SOMATICS公司生产,操作由专业医师及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做好检查前指导工作,控制饮食。先注射阿托品(生产企业: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1256)0.5 mg,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调节适宜剂量,每周3次,连续治疗12次,共4周。
1.3 观察指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价,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评价患者自杀观念情况,分数,自杀危险性越大;疗效评价:痊愈为HAMD至少减少75%,显效为HAMD减少50%~74%,进步为HAMD减少25%~49%,无效为HAMD减少不足25%。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进步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含头痛、恶心、记忆力减退、失眠等。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MD评分及Beck评分变化分析:分析表1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及Beck评分均较高,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及Beck评分明显降低,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HAMD评分及Beck评分变化分析(分,±s)
表1 两组HAMD评分及Beck评分变化分析(分,±s)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分析表2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对照组为80.95%,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n(%)]
2.3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观察组发生头痛2例(4.76%)、恶心1例(2.38%)、记忆力减退1例(2.38%),不良反应率为9.52%,对照组头痛1例(2.38)、恶心1例(2.38%)、失眠1例(2.38%),不良反应率为7.1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05。
3 讨论
抑郁症作为全世界均备受重视的精神障碍疾病,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高达2600万,且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知,抑郁症自杀行为发生率为28.5%~63.7%,病死率较高[6]。为预防患者出现自杀行为,需重视对抑郁症患者的尽早治疗,而针对轻度抑郁症多以心理治疗为主,具有一定的疗效,部分患者需配合药物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7]。而面对抑郁程度较重患者,若伴随自杀倾向意识,单纯以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疗。常见治疗药物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药物等,其中帕罗西汀作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药物,使用后可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5-HT浓度,起到一定的抗抑郁效果[8]。该药物虽然可能引起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头痛等,但发生率且程度较轻,属于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仍然有限,而在此基础上配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实现对大脑皮层电刺激,同时诱发短暂的癫痫发作,即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抽搐发作,短暂意识丧失[9]。根据相关研究可知,电休克治疗可导致海马内的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降低神经元异常放电时的兴奋性,对中枢神经递质功能产生影响获得良好疗效。而且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开展,易于患者在保持稳定的状态进行治疗,且操作过程简单,不良范影响,利于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增快思维速度,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10-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及Beck评分均较高,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及Beck评分明显降低,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对照组为80.95%,差异显著,P<0.05;表明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调节患者抑郁程度及自杀倾向意识有明显作用,确保缓解自杀观念。观察组不良反应率9.52%,对照组7.1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仍然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但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保持较高的安全性,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针对伴自杀倾向抑郁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等优势,保证治疗安全性同时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及自杀观念,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