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诗歌试题阅读策略及演练
2020-08-31李传鹏山东省平邑赛博中学金银花校区
⊙李传鹏(山东省平邑赛博中学金银花校区)
【考点透视】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考生“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包括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思考探究三个能力层级。命题点主要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尽管现代诗歌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中并不多见,但其作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成就,值得考生注意。
现代诗歌鉴赏从2019年中考试卷来看,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尤其是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对现代诗歌的考查再次登场也是极有可能的。在这种趋势下,该类文本的命题形式将会呈现多样化趋势。
【真题解析】
例1. (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下面诗歌片段分别节选自艾青的作品《①_______________ 》和《②_______________ 》。
片段①:
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
片段②:
世界要是没有光
也就没有杨花飞絮的春天
也就没有百花争妍的夏天
也就没有金果满园的秋天
也就没有大雪纷飞的冬天
……
【解析】《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该诗歌集创作于1979年,代表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而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本题考查名著的内容与名称。解答此题,首先要熟悉名著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判断名著的名称、作者等。通过阅读,这两段文章是《艾青诗选》里的内容,《艾青诗选》是由很多的诗歌组成的,究竟是哪一首诗歌,需要结合具体内容来辨析。通过“你的乳儿是在狱里”这一句,我们可以判断这是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里的句子;通过“世界要是没有光”这一句,我们可以判断这是艾青“归来”之歌中《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的诗句。
【参考答案】《大堰河——我的保姆》 《归来的歌·光的赞歌》
例2.(2019年浙江省衢州市)凝视诗歌的形式,仿照示例,从加点的诗句中选择一处,品味诗歌分行的意味。
鸟 笼
⊙非 马
打开
鸟笼的
门
让鸟儿
走
把自由
还给
鸟笼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
示例:分行让“门”字凸显出来,吸引读者凝视这个字,让读者产生种种联想,丰富了诗歌的意蕴。这道“门”仿佛一副枷锁,而“门”字中间的空白又像是广阔的天空,鸟儿在笼子里一定久久地注视过它,眼中满是向往与绝望。
【解析】现代诗歌有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的特点。这首诗歌作者在形式上分行自由,目的是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题是考查考生仿照示例去欣赏诗歌中加点字的分行好处。考生严格按照要求,围绕作者思想感情去答题。如“走”字独立成段,把鸟儿重获自由的欣喜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示例1:诗歌的分行和跨行,让“走”字独立成段。凝视这个字,“走”字四周皆空,与笼子里的狭小形成对比,让人想象鸟儿挣脱牢笼,飞向天空的样子,也许翅膀有些僵硬,也许飞行的姿态不够完美,但投向自由的心情如此急切。“走”字四周的宽广空间也让联想的时间延长——人一直注视着鸟儿飞走的过程,在久久的凝望中体验鸟儿重获自由的欣喜。示例2:诗歌的分行,让“鸟”字独立成段,在对前一句“把自由/还给”的期待中,“鸟”字凌空而出,无羁无绊。凝视这个字,让人产生联想:得到自由的鸟儿会怎样?是呼吸自由的空气,张望四周,还是梳理羽毛,准备振翅飞向自己的天空?读者内心的欣喜与鸟儿一般,不禁也想到,自己是否也该挣脱羁绊脱笼而去。示例3:诗歌的分行,让“笼”字独立成段。在前一句鸟得到自由之后,带领读者把目光从远飞的鸟身上收回,落在“笼”字上。凝视这个字,鸟去笼空,孤孤单单,仿佛满是失落,但转念想,把自由还给鸟的同时,笼子不也获得了解脱吗?不知鸟是否回望过笼子,当“鸟”与“笼”打破了囚禁与被囚禁的关系,“自由”在彼此间传递。诗歌给人以哲理思考,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阅读技巧】
1.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在鉴赏现代诗歌作品时,我们首先要知人论诗,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可以说,每一首诗歌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如:冰心的《纸船——寄母亲》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我们就不难理解这首诗的主题:诗人以“纸船”为意象,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殊的意义——象征着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着诗人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诚心;象征着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从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2.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诗人感情的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郑愁予的《雨说》,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正值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身在海外而关注中国。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要教你们勇敢地笑”特意加之以“勇敢地”的状语,并对“笑”作拟人化的描写渲染,尤其富有意味。诗人把春雨这个意象拟人化,让“雨”对孩子们深情地倾诉,令人真切地感到“雨”的挚爱之心,展现了一位春天使者的形象,一位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天使的形象。不仅如此,对诗中的其他意象都作了拟人化的生动描写,如“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等,俯拾皆是。诗中的“雨说”,其实也就是诗人在说。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3. 把握情感,揣摩主题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载体,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情感,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渗透在诗的字里行间。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情感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意象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诗歌的情感一般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意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情感的理解,从而避免意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艾青的《礁石》是写礁石,着重写礁石的坚强、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从少年时代起,诗人就显示出一种倔强的品格。他不屈服于父亲的压力,毅然和地主的家庭以及这个家庭的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决裂。而后他在敌人的监狱中,这种倔强又经过了淬火,变成顽强,甚至英勇了。诗人从全新的角度观察事物,并将自己的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具体意象中,讴歌了“礁石”的光辉形象。浪,不断地扑向礁石的浪,代表着艰难,代表着恶势力;礁石,则是坚强的正义的化身。
4.品味语言,剖析技巧
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毕生的追求。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每节开头分别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具特色,又具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给人以韵律美的享受。
分析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常用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舒婷的《双桅船》,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手法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 “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连在一起。
【真题演练】
1.(2019年山西省)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三班同学朗诵了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山高路远》。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山高路远,要有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
【参考答案】不畏艰险、豪迈乐观、坚定执着、顽强(答出一个即可)
2.(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同学们给老师制作了一张教师节贺卡并题赠首小诗,请你补写小诗的后两句。
人们常说
老师是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我却希望
【参考答案】示例1:老师是太阳 光辉自己,照亮大地 示例2:老师是彩虹 亮丽自己,绚烂天空 示例3:老师是花朵 绽放自己,装扮世界
3.(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
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
他轻jié地绑好了裹腿,
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
他看着那些发出困fá的鼾声的同伴,
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
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
黎明没有到来,
那_______________ 醒他的
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
过于殷切的想望。
(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轻jié( ) 困fá( )
(2)加点字“埋”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mái B.mán
(3)填入文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A. 惊 B. 警
【参考答案】(1)捷 乏(2)B (3)A
4.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答题。
除 法
⊙周 锐
一个房间里有一个人和十二只蚊子。
十二只蚊子咬一个人。
12÷1=12
这个人觉得吃不消。
他就又去找一个人到这房间里来。
十二只蚊子咬二个人。它们分成了二队。
12÷2=6
人觉得比原先好受一些了。
但这可以更好受一些。
这二个人又找来第三个人。
12÷3=4
好极了,再找第四个。
12÷4=3
第五个人跑来了。
12÷5=?
大家叫第五个人别进来,因为这样蚊子不好分了。
但第五个人硬要进来。响起“啪啪”声。
第五个人打死二只蚊子。
10÷5=2
OK,这下好分了。
大家觉得第五个人老是添麻烦,就齐心协力地把他赶走了。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
(1)第五个人被赶走了,他会怎么想?请写出他的内心独白。
(2)对于小说的标题“除法”,你有哪些理解?请简要阐述。
(3)小说中的“蚊子”让你想到上文《鸟笼》中的哪个意象?为什么?
【参考答案】(1)这些人真是不可理喻,为什么不齐心合力把蚊子打死,而是忍受蚊子的叮咬呢?难道平均分担比彻底消灭蚊子好吗?这是怎样的逻辑呀!我是来解决问题的呀。反而把我赶走!呜呼,哀哉!(2)标题“除法”照应文中平分蚊子时的多个除法算式:除法指人的计算行为和过程,表现人斤斤计较的心理,显示了自私自利的本质。除法指赶走第五个人,除掉实干家的方法,讽刺求平均、推卸责任思维的荒谬。(3)第一层:联系浅表,对理解文本意义不大。示例:小说中的“蚊子”让我想到诗歌中的“鸟”。因为蚊子令人生厌,而鸟令人生怜。第二层:通过联系,发现形象有共性,有助于理解文本。示例:小说中的“蚊子”让我想到诗歌中的“鸟”。蚊子具有象征意义,代表困难、障碍、压力,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承担的责任。鸟也有象征意义,指被囚禁、失去自由的人或灵魂。第三层:通过联系,或发现文本写作特点,或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或反思阅读方法。示例1:小说中的“蚊子”让我想到诗歌中的“鸟笼”。蚊子和鸟笼一样,都有超越具体事物的丰富意蕴,承载各自的寓意,两篇文章虽然短小,但都通过这样的文学形象来丰富主题。示例2:小说中的“蚊子”让我想到诗歌中的“鸟笼”。蚊子看似是烦恼与痛苦的原因,但真正让人痛苦的是转嫁痛苦的自私想法;鸟笼看似囚禁了他人,实际上也囚禁了自己,真正让鸟痛苦的是囚禁鸟的人。“蚊子”和“鸟笼”都展示了人性的弱点。示例3:小说中的“蚊子”让我想到诗歌中的“鸟笼”。蚊子和鸟笼都是作品思想的载体,阅读文学作品要品味这些形象的丰富内涵。对各种文学形象也要相互关联,进行积累,形成一个文学的世界。
【牛刀小试】
1.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新 月
⊙沙 鸥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选自《中国当代名诗100首》)
(1)“新月”与“小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面,诗人是如何将这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怎样的情感(联系第三节作答)?
2.阅读下面的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青春寄语
⊙佚 名
孩子,你们的眼眸里
青春在哗哗作响
流向那等待开垦的时光
这是你们的早晨
黎明的歌声多么嘹亮
希望栖息在阳光的肩膀上
你们的梦想
还挂在青青的葡萄架上
风一吹,一粒粒绿色的青春叮叮当当
孩子,从现在起
你们要学会仰视,要学会自强
让目光永远飞向靠近太阳的地方
青春美啊
美在热情
美在力量
美在自信
美在坚强
美在血脉里有崇高的理想在流淌
孩子,青春是一支动听的歌谣
它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起航
人要活,就活得热烈,活得充实
要活得像一团火焰,把周围照亮
任凭千里冰封,鸟兽藏迹
你们也要燃烧出人生的精彩和辉煌
(本诗有删改)
【参考答案】
1.(1)运用比喻,诗人抓住“新月”与“小船”外形上“弯弯”这一共同特征,将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引子,后面内容都围绕这两句诗来写(或引出诗歌后面内容)。(2)花香、夜暖、春天,表达出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2.示例:全诗洋溢着活泼的生命力,明朗而耐读,积极而有生气。诗歌以一个未出场的“长者”对年轻人喃喃细语的口吻,娓娓道来,塑造了这位仁慈亲切、充满智慧的尊长形象。“长者”在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人要抓住青春的时光,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希望栖息在阳光的肩膀上”“让目光永远飞向靠近太阳的地方”“血脉里有崇高的理想在流淌”“燃烧出人生的精彩和辉煌”,这一句句谆谆教诲,营造了一种情与理有机统一的深广意境,表达了“长者”对年轻人的激励鼓舞和殷切希望。(还可以从语言特色、修辞手法、押韵等角度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