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条斑病毒病和花叶病混合感染的症状及其分子检测①
2020-08-31王艳玮漆艳香曾凡云谢艺贤
王艳玮 漆艳香 曾凡云 张 欣 谢艺贤 彭 军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海口571101)
香蕉条斑病毒(Banana streak virus,BSV)和香蕉花叶心腐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危害中国香蕉的2 种重要病毒,植株染病后矮缩甚至死亡,造成果实品质和产量严重下降。香蕉主要通过组培技术进行无性繁殖, 种苗一旦带毒,将加剧香蕉病毒的传播和危害。
香蕉条斑病毒是香蕉上的一种重要病毒。BSV属于杆状病毒属(Badnavirus),含有7.2~7.8 kb的双链环状DNA(dsDNA)编码3 个ORFs[1]。ORF1编码功能未确定的小分子蛋白,可能与病毒粒子形成相关;ORF2 编码一个大约14 ku 的蛋白,含有N 末端Coiled-coil 功能域,推测与病毒粒子组装相关;ORF3 编码一个复合蛋白,该蛋白通过剪切作用产生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天冬氨酸酶(Aspartic Protease, AP)、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RT)、核糖核酸酶H(RNase H, RH)以及移动蛋白(Movement Protein, MP)等。BSV 具有整合进入香蕉基因组的特性。当香蕉受到外部环境胁迫,BSV 整合香蕉基因组的BSV,使其成为内源BSV(endogenous BSV,eBSV)游离出来独立于染色体外,成为游离BSV(episomal BSV),从而使香蕉植株表现出染病症状[2]。据报道,近年来中国广东、云南、海南等香蕉主要种植地区先后有香蕉条斑病发生,该病早期症状表现为米粒状的褪绿,随着症状的发展,叶片出现断续或连续的褪绿条斑及梭形条斑,并可逐渐发展成坏死黑色条斑,假茎、叶柄及果穗有时也会出现条纹症状[3-4]。
香蕉花叶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引起的一种病毒病,被该病毒侵染的香蕉会出现植株矮化的症状,且与正常植株对比,该病株的叶片会有浓绿镶嵌的斑驳、花叶状条纹或褪绿的梭状斑,严重者嫩叶出现严重黄化或斑驳,直到变褐腐烂[5]。
为调查海南省BSV 和CMV 的发生情况,在2019年12 月份海南持续低温的一周内对几个主要香蕉种植园进行调查,为后续香蕉病毒病的防治以及健康组培苗的监测提供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疑似病株
随机采集海南澄迈、陵水部分香蕉种植园具BSV、CMV 疑似症状的病株,带回实验室保存,将经PCR 检测、测序后确定有CMV、BSV 感染的香蕉植株作为阳性对照(+CK), 健康香蕉植株作为阴性对照(-CK)。
1.1.2 试剂
TaqDNA 聚合酶等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Ta-KaRa)有限公司,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HPLC 纯化),RNAprep Pure 多糖多酚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等购自TIANGEN 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引物设计
根据BSV 的ORF3 基因组序列设计BSV-P1/P2 特异性检测引物(表1),可以扩增出eBSV/BSV 2 种形式的BSV[6]。根据CMV 外壳蛋白基因序列,通过比较多个株系之间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7]。
表1 CMV 和BSV 引物序列
1.2.2 总RNA 的提取及cDNA合成
取0.1 g 的香蕉疑似样品的叶片,用液氮充分研磨成细粉状,收集至2 mL 离心管中并做好样品标记。按照RNAprep Pure 多糖多酚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的操作说明提取病叶RNA;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纯度,Nanadrop 测定OD260/280,于-80℃条件下保存备用。
采用PrimeScriptTM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 试剂盒,将提取到的总RNA 反转录合成cDNA,再将cDNA 溶液放置于-20 ℃保存备用。
1.2.3 PCR扩增验证
分别对BSV cDNA 和CMV cDNA 进行PCR 扩增,反应体系为50 μL(2×Taq mix 25.0 μL,上游引物1.0 μL,下游引物1.0 μL,模板cDNA 2.0 μL,H2O 21.0 μL);PCR 扩 增 条 件:94 ℃预 变 性5 min,95 ℃变性15 s,52 ℃退火15 s,72 ℃延长1 min ,进行35 次循环,72 ℃延长5 min ,16 ℃降温5 min。取10 μL PCR 反应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观察结果
田间观察发现,部分田间香蕉叶片具断续或连续的褪绿条斑,甚至部分叶片叶脉枯死,这些是BSV典型症状;而其他叶片出现棱形或不规则花叶斑驳状,为典型CMV症状。部分香蕉植株顶部叶片有明显的花叶状斑纹,而下部的叶片则呈现褪绿条斑状(图1),分别与CMV 和BSV 的病毒症状一致,初步判断为CMV和BSV混合感染。
2.2 BSV和CMV的PCR检测
2.2.1 BSV检测结果
PCR 扩增电泳结果中出现了2条亮度明显的条带,第一条带位于1 000 bp 附近位置,第二条则在500~750 bp。与+CK 比对可知,第一条带为目的片段,第二条带则是整合到基因组的eBSV 扩增条带。结果表明疑似症状香蕉植株都携带BSV,由于低温胁迫,eBSV 游离出来,形成未整合到基因组、独立于染色体外的游离BSV(episomal BSV),从而使香蕉植株表现出染病症状(图2)。
2.2.2 CMV RT-PCR检测结果
在BSV 检测呈阳性的样品中,随机选择10 个样片提取RNA 后经反转录合成cDNA 后,CMV 扩增电泳结果显示,扩增条带与+CK 条带对比完全一致,测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疑似病株中的确存在香蕉花叶心腐病感染(图3)。
3 讨论
香蕉病毒病是限制香蕉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病毒间可能会存在混合感染的现象,前期通过田间调查及分子检测发现,在云南、海南、广东等地区普遍存在BBTV 和CMV 混合感染的现象[7-8]。近年来由于未对香蕉条斑病毒进行严格检疫,香蕉条斑病在华南地区的发生十分普遍。香蕉条斑病的症状与香蕉花叶病症状比较接近,且症状表现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难以根据症状进行准确判断,给检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利用海南低温天气开展的田间症状调查显示,具BSV、CMV 疑似症状的样品大部分含有整合到基因组的eBSV和游离的BSV。此外,大部分感病香蕉植株的顶端叶片出现典型的CMV症状,而下部叶片出现典型的BSV 症状,随机对部分BSV 阳性样品进行CMV RT-PCR 检测发现,此部分香蕉植株存在BSV 和CMV混合感染。后续随着气温的升高以及香蕉的健康生长,BSV症状基本消失。
对于病毒病的防治,首先加强种苗的监测和检测,保证无毒香蕉苗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之一。香蕉无毒种苗主要通过组培工厂产业化生产,一旦种苗带毒,病毒随种苗扩繁将加剧香蕉病毒的传播和危害。其次,当香蕉受到低温胁迫时,会呈现更为明显的香蕉条斑病毒症状。因此,在香蕉生长过程中注意观察症状,并结合PCR检测技术,防止种苗携带BSV病毒而造成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