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星岩坪村:文化送关爱 帮扶暖人心
2020-08-31葛权
文/葛权
每到傍晚,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星岩坪村“民族文化大舞台”,灯光璀璨,音乐缥缈,人群簇拥,一曲曲现代的广场舞台曲、一首首粗犷的土家山歌,一支支优雅的花鼓舞蹈,伴随着山村村民的欢声笑语,正火热上演。
民族部门倾情帮扶
鄂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的星岩坪村,由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行政区划星岩坪公社(后为星岩坪乡)的高一、高二、高三、高五和高六大队在2005年改革合并星岩坪村而成。该村素有“楚天茶叶第一乡”和“山歌之乡”及“歌舞之乡”的美誉;获得数届农博览会金奖和中国驰名产品的“采花毛尖”茶,其开发的原产地就在该村。星岩坪村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具特点、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
星岩坪村是“明清古茶道”的必经之地,闻名中外的“宜红茶”的故乡。在浩瀚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喊山歌就是其中一束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奇葩。星岩坪村的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类目繁多。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三项《撒叶儿荷》、《南曲》、《薅草锣鼓》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唐祭仪式》、《土家花鼓子》《星岩坪山歌》《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艺》等。还有民间故事、踩堂戏,等等。
“不唱山歌喉咙痒,嘴巴一张象河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以其独有的特色及内容,灵活的歌唱形式,高亢嘹亮、热烈奔放的演唱、舞蹈、口头演讲等风格,小小山村有“浩瀚”并不为过。真正丰富多彩,浩如烟海,仅歌种就有山歌、田歌、采茶歌、风俗歌和灯调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有南曲、吹锣鼓、满堂音、皮影、堂戏、多种吹打乐等等。全乡有白溢坪村“山吆子嗬”农民艺术团和采花茶业老年艺术团等艺术团体。成功录制五峰第一首村歌《我爱家乡星岩坪》的MTV。采花乡境内有丰富的水能、畜牧、烟叶、茶叶、林果、魔芋等自然资源,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型乡。独具田园风光的白溢寨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这么好的底蕴,必须要助推一把。时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的彭天华,三次到现场调研,了解村民的需求,调查民族文化资料。2019年11月,五峰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倾情解囊,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5万元,购买了锣鼓、彩莲船、彩扇、民族服装、狮皮,腰鼓等乐器和道具,以及供村民跳广场舞和民族舞蹈的音响、电脑,还有有线电视、网络等设备、道具,让村民在农闲时间能传承和创新民族民间文化,同时陶冶情操,用健康先进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农民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我爱我的家乡(伙计伙计)星岩坪(伙计伙计喂),楚天(那个)茶乡(伙计伙计)好风景(啦好伙计)……”歌声婉转嘹亮,曲调粗犷豪放,“金嗓子”在峡谷山巅间荡气回肠。这首由著名作家唐聪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星岩坪村计划生育协会,依据采茶歌谣组织创作的村歌《我爱家乡星岩坪》MTV于2006年制作完成,这是湖北首支正式问世的村歌MTV,叙写了星岩坪村党支部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段佳话,如今已在村民中广为传唱。
没有华丽的演出设备和灯光,没有明星大腕,只有简易的舞台,但院坝旁的观众依旧挤得水泄不通.夜晚,随着欢快的伴奏和乡亲们的掌声,邻近的30多名农村妇女或肩挂腰鼓、踩着鼓点边跳边唱;或教唱山歌、或跳花鼓子,累了也互相讲“古”,说说笑话,然后相约来一曲广场舞。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村民在民族文化大舞台表演自己精心排练的节目《我的祖国》
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宗局援助建成的开放式“民族文化大舞台”
这里,就是星岩坪村的民族文化大舞台,土家乡亲们的闲来好去处。
这里的乡邻从以前闲扯打牌到现在的唱土家山歌、跳土家歌舞,村民文化生活来了个前所未有的大升级,村里的风气也随之焕然一新。
星岩坪村有2330多口人,跟不少山区农村地区一样,村民大半外出务工,留下的老的老,小的小。“过去村民平日没地儿去,要么聚众打牌赌博,要么就没事儿闲扯、吵架。有次,一个青年聚众赌博,输了两口子打架,后来把婚离了,家庭搞散了。”刚刚登台唱完的村民张代艳说道。
现在,文化大舞台不仅仅吸引了村里的老少乡邻,今年1月1日,附近黄家台村的村民们都“闻声而来”,大家唱歌跳舞整一天。“马上就到春节了,再搞一场!”村民活动的发起人唐会军谋划着,“这次搞个大赛,我来买奖品,估计能来4、500人吧。”
但计划没赶到变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村民们准备的10多个节目,至今未能在舞台上大显身手。
农民文艺组织在升级
“文化大舞台不仅成了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好去处,而且成为宣传政策、破除农村不良习气的阵地。效果可能比咱们送戏下乡还要好。”镇党委书记谭敦峰说。
对于这句话,龙桥村主任向启强感触颇深。
村民李宽英的丈夫和儿子外出打工,她一个人在家种近10亩地的茶叶,还喂了2头肥猪,农闲、雨天和夜晚就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学习和演唱民间传统的山歌和舞蹈上,慢慢地,名气越传越远,慕名来听和学唱山歌、学跳舞的人多了起来。58岁的妇女朱家星是“祖传”的民间艺人,父亲是闻名一方的吹打乐民间艺人,是市级非遗传承人,也许是受其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能歌善舞,还会吹打乐等乐器,因此朱家星就成了大舞台的另一个引领人,文化大舞台就此开张。
大院红红火火,外边却风言风语。“文化大舞台”一开始受到了一些老人的强烈反对。“有事无事唱啊跳的,还这么多男男女女在一起,吃饱了撑的?”
面对质问,成员文学有不服气,“难道不让大家打牌赌博输钱,让大家追求美好生活也有错吗?”她不仅自己带头参与活动,还劝导那些胆小害羞的村民去村里文化大舞台学习表演,宣传政策,倡导科学种田。
渐渐地,村里人的评价也变了。从去年12月初起,村里准备搞2020年春节文艺活动,她们要准备一台节目,朱家星、唐会军、李宽英、刘以平等村民编排了12个唱歌、跳舞、三句半等多种表演形式的节目,将过去反对声最强烈的几个人请了过来,唱了一首自己写的“歌词”:“美丽富饶的星岩坪,灿烂文化悠久历史,勤劳朴实的村民……”博得来观看排练的村民掌声一片。“过去我们星岩坪的文化就是个零,民宗局帮我们搞了这个文化大舞台,大家生活更丰富了,我们赞成这个。”反对者转变了态度。
一路采访,文化大舞台带给村里人的欢笑声,一直回响在笔者耳边。这种农村人发自内心的文化需求,呈现出的是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