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世界屋脊上用汗水和真情传播文化知识

2020-08-31珩海

民族大家庭 2020年4期
关键词:海涛学科历史

文/珩海

“我把自己当做一名援藏小兵,在祖国边疆的第一线奉献自己的青春,在援藏工作的最基层挥洒汗水,在世界屋脊上传真情,立新功!”这是于海涛参加武汉首批万人计划援藏支教周记里的一句话。

于海涛来自于湖北武汉汉阳区的武汉市楚才中学,2018年8月,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万人计划支教行动,经过层层选拔,来到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中学成为了一名援藏支教历史教师,开始了为期3年的教育援藏工作。

克服种种困难赴藏

入藏前,于海涛的孩子才出生3个月不到,他的父母不方便过来照顾,妻子的家人因患病也需要照顾,这样带孩子和家里的大小事务全都落到妻子一个人身上。她经过反反复复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支持丈夫,她对于海涛说:“家里有我,你放心的去援藏,为国家的发展多作贡献!”就这样,于海涛带着行李和满心的感动来到了西藏山南乃东区。

于海涛与藏族学生们在一起

入藏第一天,于海涛就感受到了高原与内地环境的极大不同。这里海拔3600米,气压很低,含氧量只有内地的60%。8月西藏的气温相当于武汉深秋季节,一阵阵寒气直入身体。集中培训的宿舍安排在四楼,由于缺氧,于海涛每爬一层都要停下来休息很久。那一晚他几乎一夜未睡,眼睛一闭没多久就因为胸闷被憋醒。

培训结束后,于海涛分到位于泽当镇万人小区的宿舍。一进屋,满屋的油烟可把我难倒了。原因是楼下开了一家餐馆,由于没有设计外排烟道,餐馆的油烟是直排进入楼上房间的。虽然在相关领导的协调下,餐馆立刻做了整改,但是满地的油污还需要清洁。这次清洁,把于海涛直接累到发烧,住进了医院。

身体痊愈后,又遇到了新的麻烦,援教学校乃东区中学和万人小区宿舍距离5公里,虽有公交车,但是由于小城市公交车发车时间不定,经常等40多分钟都等不到公交车,所以上下班交通变成了很大的问题。于海涛不会骑电动车,不得不经常步行一个小时上下班。政府提供的食堂在距离学校两公里外,没有公交车通行,全靠走,一天步行超过15公里,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学期。最后他从山南一高中结束援藏的同事那里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努力学会骑电动车,这才结束了每天高原徒步穿越的艰苦历程。

教学与教研并举,历史学科成为学校优势学科

乃东区中学招生范围是乃东区周边十几个乡的藏族孩子,小学基础普遍较差,还有一些藏族孩子汉语底子非常薄弱,上课经常听不懂,作业出错率比较高。

作为援藏教师,学校任命于海涛为史地生组教研组长,在负责历史教学的同时,做好地理、历史、生物三门学科的教学研究。在历史教学方面,于海涛强调两个重点,一是做好备课,二是提高课堂效率。每学期开始的第一周,于海涛便将一整个学期的历史教案做成公共教案,发放到每个历史老师手上,并且告知他们要做好二次备课和课后反思,每一堂课抓好三维教学目标,特别是要求重点抓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升华爱党爱国的情感教学,让藏族学生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有正确的认识和感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以及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通过历史教师集体备课的方式落实好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在史地生三科教研上,于海涛将每周二下午作为三科集中学习和集体备课的时间。主要是学习使用武汉教育云以及教学助手,带领全组老师阅读优秀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利用自己在内地楚才中学的教学合作资源为全组老师免费申请了中国学科网的VIP账户,实现了与武汉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方便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学校的地理和生物是非常薄弱的学科,在他的组织下,地理和生物的教学思路逐渐清晰,师资力量逐渐走向专业化,成绩显著提升。历史学科更是成为乃东区中学的优势学科。

于海涛(左一)作为史地生三科教研组长指导地理教师备考

创新课堂模式,促进民族团结

内地和西藏教学方式的一大差距就是利用多媒体授课的程度。于是,于海涛强调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入手,坚持每一节新课都用多媒体课件来指导学生学习。每一节课,于海涛都精心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非常生动和形象地传授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知识。此外,于海涛还利用了很多央视《百家讲坛》历史教师的资源,通过大量的历史故事,将枯燥死板的历史知识由浅入深,幽默有趣地传授给了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得到提升。

于海涛认为历史课不仅仅是基础学科,而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历史教科书里有科技、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要把历史课讲好,必须要做个“全才”老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讲清楚历史逻辑。比如战争如何排兵布阵,科技的原理等等,学生们听的直呼过瘾。历史课要讲好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历史故事里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最让于海涛感动的是,今年因为疫情隔离了几个月后,到学校上课的第一天,孩子们看到他来了,在教室外的窗边一齐呼喊他的名字,并在黑板上写下了欢迎他再次归来的话语。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女士提出:“教育的崩坏足以摧毁一个民族!”确实让于海涛感触颇深,香港的教育出现了问题,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近代历史教育的缺失,让外国敌对势力有了洗脑和混乱香港青年学生思想的机会。他在党小组的会议上说:“这样的教育问题绝对不允许出现在西藏的边疆地区!”

于海涛援藏的最大感悟是抓好当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提升,培养一批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这才是援藏教师真正应该做的事。他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的援藏精神是这八个字:“牺牲、坚守、融合、丰盈。”即:援藏就是为国守边疆,要勇于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家庭团圆、专业发展等);坚守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一种纪律,要耐得住寂寞,管得住言行;融合是要深度学习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促进汉藏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边疆的人民脱离贫穷落后,共享祖国发展成果;在这里见识了令人敬畏的高原环境、宗教信仰和藏地奇观,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是终身难忘的一段经历,丰盈了自己的人生。

于海涛说:“在剩下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援藏教师应该继续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把全部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培养出更多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努力的藏族青年学子。”

猜你喜欢

海涛学科历史
【学科新书导览】
罗海涛作品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