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西方传统这个样(一)
2020-08-31姬炤华
□姬炤华
“西方传统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的区别似乎泾渭分明,判若鸿沟。真是这样吗?
艺术远比我们印象中的要丰富和复杂得多,并不是简单的分成西方的、东方的;平面的、立体的;写实的、非写实的……不能把东、西方割裂并对立起来。
“西方传统绘画”是一位戴着面纱的姑娘,这层面纱使我们看不清她的全貌,有人把这层面纱称作“文艺复兴‘写实’体系”。
我们眼中的“西方传统”
图1是一幅素描,乍一看很难看出这是一幅绘画还是一座雕像的照片,这就是我们眼中的“西方传统绘画”。西方人画出来的画好像全都是这个样子,和中国传统绘画有着巨大的差异。
首先,西方传统绘画里,细节、背景等等面面俱到,刻画细致入微,不像中国绘画那样经常会留出大片的空白。比如图2中国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和15世纪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春》。
《虢国夫人游春图》画的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的两个姐姐——虢国夫人和韩国夫人,在三月三日上巳节游春踏青的场景;《春》画的是古希腊神话中与“春”有关的众神,为春天的到来而起舞欢歌的景象。
《春》
图2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两者表现的都是“春光”,但它们表现春光的方法明显不同。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虽然是“游春”的场景,但却没有画出草地、树木、山水……背景是一片空白,全凭观众想象。但作者通过游春之人行进的舒缓节奏和悠然闲适的表情“提示”出“春光”的美好,反而使画面呈现出无限的生机,有“无声胜有声”之妙;而“西方传统绘画”就不是这样表现的。《春》的背景忠实于眼睛所看到的样子,草地上的每一株植物、树木上的每一只花朵和果实在这幅画上都清晰可辨。
图3 俄罗斯石膏像素描
《八十七神仙卷图》(局部)
其次,中国绘画不如西方绘画“真实”“有立体感”。比如图3俄罗斯石膏像素描和中国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卷》。
西方绘画当中的形象仿佛可以用手触摸到,看上去如同照片一般,俄罗斯石膏像素描给人的感觉就是“立体”的、“三维”的(上下、左右和纵深);而《八十七神仙图卷》,给人的感觉则是“平面”的、“二维”的(只有上下、左右,没有纵深)。
西方绘画用“光影”来描绘物象,在素描上看不见任何线条,观众看到的是光线照射在石膏头像上的效果;而中国绘画用“线条”来描绘物象,在《八十七神仙图卷》上,看不到任何光影,只有用毛笔和墨勾勒出来的清晰线条。
总的来说,西方人要求画的要“像”,中国人则不求“像”。西方人这种画的要“像”的要求,叫作“写实”。所谓“写实”,就是如实地描绘,画出来的形象看起来和所画的对象很接近,用平常话讲就是“画得很像”。
这些对“西方传统绘画”的印象都没有错,只不过并非其全貌。
“东方传统”也“西方”
其实,若从更广阔的历史尺度上看,整个人类都一直在为真实的“再现”自然世界而努力,都希望自己能够“画得很像”,只不过西方人在这方面走得最远罢了。
有这么个有趣的例子:中国北宋的“画家皇帝”——宋徽宗赵佶,他老人家把宫廷画院搞得像在办学校,自己还亲自授课“带研究生”。赵佶便要求自己的“学生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以便创作出的作品更加生动自然、真实可信。
比如有一次,他把“同学们”召集在一起画孔雀,大家画的孔雀,走上藤墩时都是先迈右脚,赵老师便指出“同学们”画错了,并告诉大家孔雀要走上藤墩,一定会先迈左脚。大家仔细观察,发现果然是这样,都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从这个小故事上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绘画也并非不求“写实”。
宋徽宗《十二珍禽图》(局部)
不单如此,宋代画家画山水景色,要能根据画面中的植物分辨出“四季”来,甚至画出来的花卉,要能看出画的是早晨的花还是晚上的花。您看,对于“再现”自然的追求竟然到这种程度,在“写实”方面能说中国人的要求比西方人低吗?前面介绍的《虢国夫人游春图》,虽然没有画出“游春”的背景,但人物和马匹“游春”时的动态情貌,作者也是观察入微,表现得细腻而生动。
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中国传统”也“西方”。
图4 《花篮图》
《花果篮》
图4南宋李嵩的《花篮图》便是中国传统绘画“写实”的代表;《花果篮》的作者卡拉瓦乔则被称作17世纪意大利“写实主义”的代表。这两幅画无论是题材,还是对对象的细致观察,或是“写实”的高超技巧,都非常相似,可以假想一下,李嵩和卡拉瓦乔两人穿越时空并排坐在一起(李嵩比卡拉瓦乔早了好几百年),对着同一个花篮作画。他们分别在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尽力画出花篮“真实”且“生动”的样子。
卡拉瓦乔和李嵩如果全是宋徽宗赵佶老师画院里的“学生”,不知赵老师会怎么评价和指导呢?真有意思!
(摘自《艺术通》,读库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