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工业经济扶贫”迈向“数字经济创富”

2020-08-28郝建彬左臣明

新华月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创富贫困地区电商

郝建彬 左臣明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探索依托电商、金融、技术、平台、产品等新信息终端,建立可持续、可参与、可借鉴的“互联网+脱贫”模式。近几年,依托电商平台,让数据成了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具,大棚成了直播间,直播成了新农活,村民们忙碌起来,富裕起来,家家户户其乐融融,遥不可及的“数字乡村”正变成现实。

从“工业经济扶贫”向“数字经济扶贫”思路转变

只有从意识上“脱贫”,才可能从行动上“创富”。这其中需要政府、企业、个人思考如何从工业时代“授之以鱼”靠政府救济,向数字经济“授之以渔”靠本事创造财富,最终营造“共创渔场”建生态系统扩大财富实现利益均沾,而电商正是通往“创富”彼岸的康庄大道,实现“平等分享”“普惠富裕”,共享改革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红利。

传统的工业经济,强调大规模、标准化、集中化管理,经济中心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主要的原材料消费地;工业经济在产业分工上,呈现金字塔或链式的、垄断垂直的分工体系,即发达地区控制产业链的设计、组装、精密制造、品牌、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落后、贫苦地区提供原材料、低端劳动力等附加值环节。在产业转移中,贫困地区虽然也从“扩散效应”中受益,但这种受益是相对的,并且是梯度式、跟随性质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在一轮轮的产业转移过程中,西部地区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工业化的自上而下、垄断垂直分工体系,固化了落后地区的角色定位,加剧其边缘化趋势。

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其底层架构就是分布式、网状的结构,在产业分工上日趋表现为分布式、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价值网络。贫困地区的人口、企业有机会接入到这一协同价值网络,就有可能成为有价值的“节点”,摆脱封闭状态,并与发达地区的“节点”保持相对平等的关系。而且落后地区还具有很多文化、生态优势,有可能获取更大的价值。例如,四川青川、江苏沙集、浙江遂昌、山东曹县、江苏沭阳等通过电子商务接入到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节点”。

着眼于产业兴旺,探索可持续的脱贫模式

产业兴旺是实现永久脱贫的最关键因素。数字经济的发展,为贫困地区换道超车提供了可能。

发挥平台优势助力农产品上行。整合、利用优质平台资源,开设平台脱贫活动专区,推动优质平台商家对接贫困县域优势产业,让更多的原产地“好货好品”具备“供”的能力,集中资源帮扶当地农产品上行。作为电商促进农村偏远地区产品外销的典型代表,淘宝村从2009年的3个,扩展到2019年的4310个,其中800多个分布在省级贫困县,63个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国家级贫困县的淘宝村年电商交易额接近20亿元。有效解决“空巢家庭”“空心村庄”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发挥技术优势实现以销定产。深入产业基地,通过技术赋能帮助贫困县域完善供应链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水平,帮助更多贫困县域实现由“品”到“业”的全面升级。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购买习惯进行分析,为当地农户制定种植标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在打造特色产业带的同时,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增产增收,让科技赋能农业和农民。

此外,乡村物流和普惠金融,也要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通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通道。为全国贫困县的农民和个体户提供无抵押、免担保的无接触贷款,满足农户季节性资金需求,为其发展注入了新血液。

着眼于人才振兴,探索具有内生动力的脱贫模式

人才是贫困地区未来的希望,也是促进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从乡村教育、电商直播、女性培训、人才输出等方面助力贫困地区人才振兴。

乡村教育面向未來。通过赋能乡村教师、优化育人环境、培育乡村学生,助力每个乡村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通过扶持乡村教育,带动更多的社会人士,投身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教育,为贫困地区未来发展点亮灯光,带来希望。

培育电商直播人才。通过培训普通农民主播,让农民直接对接市场,帮助乡村乃至贫困地区更高效地销售特色农产品。电商直播不仅培育了大批农民“网红”,也吸引了领导干部为家乡产品代言,给农货带来了很好的品牌背书,共同孵化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农产品销售额大幅提高。

建立脱贫特派员制度。选派互联网人才扎根基层,真情付出,针对地方发展实际需求,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发挥经济体技术和平台优势,让更多的脱贫项目落地,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全方位激活县域经济,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实现数字经济创富的建议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数字鸿沟。持续加大对公路、电力、网络接入、上网设备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让贫困区域人群“用得上、用得起”互联网,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共享改革开放、技术进步红利。

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从“扶贫”到“创富”。通过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帮助贫困地区寻求致富机会,进一步挖掘农村及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加强贫困村的电子商务培训和帮扶。支持各地发展农产品原产地网上直销模式,打造更多农产品品牌,探索农产品预售模式,多途径激活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实现从“扶贫”到“创富”的根本性转变。

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信用体系,通过扶贫小额贷款等多种方式建立金融扶贫长效机制、造血功能。建议逐步建立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发挥互联网银行的技术和平台优势,探索提供无抵押信用担保的扶贫小额贷款等多种金融服务,解决贫困人群首贷难问题,建立金融扶贫机制,发挥金融杠杆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不断改善市场监管环境,进一步削减行业准入的事前审批事项。目前,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和退出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针对传统企业设定的准入、退出条件与规定,与互联网环境下草根创业者进出市场的速度、频度、经营跨度不相适应。在扶贫工作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适度降低贫困人群经营准入门槛,减少审批环节,压缩证照审批时间。

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激励贫困地区创业致富。转变救济扶贫思想和观念,倡导贫困地区的草根通过创业、就业实现脱贫致富,加大对电商脱贫致富典型和先进的宣传力度,给予贫困人群创业税收优惠、减免,实行“放水养鱼”,激发贫困地区人群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创业的热情和激情。

用“赋能”和“创富”,就是赋予贫困者发家致富的能力,激发其创造财富的意愿,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和意愿,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大众力量,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发挥才智,贡献力量。

(摘自8月7日《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创富贫困地区电商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社交电商,春天来了?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VC和电商的互相绑架
2009中国资本市场最佳创富创新奖
2009中国资本市场最佳创富IR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