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浅析
2020-08-28吴小红
吴小红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幼儿树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意识,并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从而为幼儿的健康发展莫定良好的基础。在幼儿园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幼师为了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提高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应该首先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健康教育目标做好开展策略的研究与分析工作,为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提供规范性较强的理论指导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健康教育;开展策略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正是行为价值观念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幼师组织幼儿接受健康教育,往往能够使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并在幼师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的健康成长都能受益于此。在幼儿园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幼师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组织职能与引导职能,通过协调与统筹各项因素的方式,为幼儿的健康意识确立与健康行为养成创造出与幼儿实际相适应的培养环境,使幼jL能够切实融入健康教育活动之中,更直观地形成良好健康价值观念与行为观念。为此,幼师应该首先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策略,指导自身对幼儿健康体系建设的引导。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成身心共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中与身体健康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内容,其聚焦于幼儿的心理环境,是促成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正处于心灵发展的初步阶段,心理较为脆弱,在这个阶段中的幼儿在面对挫折、困难等问题时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加之幼儿缺乏面对心理问题的经验,难以自我疏导心理问题,即为后续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极为严重的隐患。为此,幼师在健康教育活動中应该对心理健康教育引起相应的重视,通过与幼儿建立起良性沟通关系的方式,帮助幼儿明确心理健康概念,正视自身的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健康问题。
例如,当一个日常状态较为积极的幼儿突然变得情绪低迷,参加实践活动时较为消极,笔者即会及时地与幼儿进行沟通。通过笔者利用专业性心理健康知识对幼儿进行的引导,往往能够知道幼儿的差异状态来源于生活中与朋友吵架或是被父母批评等挫折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进而笔者会针对幼儿的问题帮助幼儿进行分析,让幼儿明确心理健康问题的概念,并进一步帮助幼儿疏导心理问题,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通过笔者对幼儿的引导,往往能够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并学会与幼师进行心理沟通,渐渐掌握心理问题疏导的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为幼儿之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成家校共育结构,注重健康习惯引导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幼师应该加强对幼儿行为的引导,并意识到生活习惯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幼儿园教育时间之中,应积极地与家长建立起合作共育的关系。通过协调家长对幼儿家庭生活中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引导,能够建立起家校共育的环形结构,使幼儿在幼儿园与家庭两个教育环境中得到更完整的行为习惯引导,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例如笔者在幼儿园健康教育实践中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了自身行为在家庭生活中对幼儿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作用,并向家长提供了符合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行为指标,使家长以此作为自身行为的约束,规范自身的行为并引导幼儿的生活行为。通过家长在家庭中注重对自身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的建设以及对幼儿的相应引导,与幼师对幼儿的生活习惯引导形成了呼应关系,在为幼儿创建一个家园一致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环形的教育结构,使幼师与家长的良好生活习惯行为与引导在幼儿心中形成更加深刻的影响。
三、创新运动活动形式,培养良好运动习惯
良好的运动习惯是促成幼儿身体长久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幼师首先应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为其参与运动活动提供主观层面的驱动力。为此,幼师应该参照幼儿的实际运动能力与运动需求,对运动活动的形式进行创新,一方面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使其符合幼儿的运动能力,保证幼儿能够切实地参与运动活动之中,顺利完成运动任务并掌握良好的运动方法,为幼儿运动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例如笔者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将短跑进行了优化的创新,在保留短跑运动形式的同时赋予了短跑运动以较强的趣味性与合作性,并且利用游戏化的方式创新性地降低了短跑运动对场地的要求,使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于较为空旷的场地中即可开展短跑运动。通过游戏化的创新,幼儿既对短跑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参与兴趣,又在游戏活动中掌握了短跑运动生活化的开展方式,使其能够切实地在生活中开展短跑运动,并在久而久之的开展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助力幼儿身体素养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美.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3).
[2]陈玲.幼儿园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