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老师”构筑陷阱网络投资损失百万
2020-08-28许政郭成中
许政 郭成中
在“净网2020”专项行动中,江苏省南京警方破获了一起以网络投资理财为名实施诈骗、案值上百万元的案件。
网络理财被骗百万元
1月初,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区的杨先生报警,称自己在网上投资被骗了近150万元。接警后,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迅速展开调查。经了解,杨先生平时喜欢炒股和投资。2019年12月,杨先生收到一名网友邀请,进入一个投资交流群。
一段时间后,杨先生心痒难耐,决定试试水,按照“老师助理”的指示注册了一个“国外期货平台”账号,当天晚上账户显示获利5000余元。杨先生见状,立即乘胜追击,不料先后投入10万余元全部亏损。
过了几天,杨先生收到一位“资深群友”消息,对方告诉杨先生,应该多投些钱进入更高级的小群,那里有更专业的老师指导操作,自己几次及时获利止损都是因为开了小灶。杨先生恍然大悟,随后再次投入130余万元,哪知不断爆仓,直至全部亏损。
再次遭遇巨额亏损,杨先生立即联系此前群友了解情况,却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同时被踢出群聊。意识到可能被骗后,杨先生到派出所报警。
抽丝剥茧 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接报后,南京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按照上级部门部署开展净网2020专项行动要求,会同雨花台分局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经初步分析,嫌疑人先将杨先生拉入局后,诱导杨先生获取小利,在杨先生加码亏损后又假扮网友引导杨先生加大投资。一旦受害人再次注入大量资金,嫌疑人便通过控制涨跌等方式快速榨干受害人的资金。
根据杨先生提供的相关线索研判,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赵某身份并将其抓获。据赵某交代,他只是这个“杀猪盘”诈骗团伙的一名马仔。由于临近春节,赵某所在“团队”在实施此次诈骗后便在境外就地解散,准备回家过年。他跟“团队”中的其他人并不认识。
侦查人员判断,该团伙大部分嫌疑人应在老家过年,在理清赵某及受害人后续提供的线索后,警方很快明确了另外6名同伙。为尽快将嫌疑人抓获,3月19日,民警兵分三路前往广东、广西、四川,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将6名嫌疑人抓获归案。
步步为营构筑陷阱
据嫌疑人交代,他们在投资群里分饰不同角色,每人登录多个账号,扮演专业投资老师、老师助理、资深投资群友等,对照剧本在群里“聊天”。老师及助理负责用专业剧本塑造“投资高手”的“人设”,“资深投资群友”则根据剧本在群内发布获利截图,以引起受害人兴趣。嫌疑人在群内发布的获利截图都是事前制作好的,从而一步步骗走受害人的钱。
杨先生回忆,当时见到群内有专门的投资老师讲解如何投资;有投资经验丰富的群友交流投资技巧。杨先生觉得投资老师的讲解和群友的投资思路都很有水平,加之群里不时有群友晒出赚钱截图,并称根据老师推荐后赚了钱,杨先生才掉入了这个陷阱。
“当时我进群后,群里已有很多人了。我想人这么多,如果是骗局怎么可能不被人拆穿呢?但我从没想过这里只有我一个是真人,其他人都是骗子……”回想起当初群里的热闹场景,杨先生后悔不已。
警方提示:“杀猪盘”是近年来逐渐盛行的一种骗局。骗子通过婚恋网站、投资网站、理财群组等网络平台,以婚恋、投资为名,吸引被害人参与交友和理财活动。多人配合扮演群友,发布获利信息,竭力骗取被害人信任,然后通过让你参与网络赌博或者其他投资,骗取钱财。
骗子把被害人叫做“猪”,把婚恋交友网站、投资网站、理财群组叫做“猪圈”,把聊天蛊惑剧本叫做“猪饲料”。等时机成熟后,骗子会先让被害人看到其网络赌博、投注彩票、金融投资赚钱的样子,再连哄带骗让被害人也参与投资并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待投入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就拉黑走人,正式“杀猪”。
对此,办案民警编了个顺口溜,温情提示市民注意防范:“专家”指导全方位,帮你投资赚大钱。难道天上掉馅饼,其实地上一陷阱。群中好友一百多,其实“真人”只一个。人去财空“杀猪盘”,劝君谨慎莫上当。(原载中国警察网)
上海警方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洞泾派出所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据查,许某等人以高额提成招募施某、周某、刘某等人,利用上述人员劳务中介、群演领队等身份在微信朋友圈發布“提供身份证就能赚钱”的兼职信息,诱使百余名人员提供个人身份证办理实名制电话卡和对公银行账户。
殊不知,这些银行卡和银行账户刚刚提交,便很快流入不法分子手中,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许某等人累计收集到手机卡100余张,注册对公银行账户50余个。
疫情防控期间,许多人长时间待在家中不能正常上班,每月固定的车贷、房贷和日常生活开销让不少人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因此,有人便将目光投向微信、微博等平台,希望寻找短期兼职的机会。
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利用劳务中介、群演领队人脉广的特点,招录他们作为自己的分级代理,在微信朋友圈广发诱人的兼职信息,宣称“只要提供身份证就能得到一笔丰厚的报酬”,吸引朋友圈里法律意识不强的人员主动提供身份证,造成了大量身份信息泄露,间接成为诈骗团伙帮凶。
警方提示
通过对以往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分析,诈骗分子通常利用非法渠道获得的实名制电话卡和银行卡实施诈骗。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不要为了蝇头小利随意将身份证号码、实名制电话卡和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及物品提供他人,轻者可能使本人或家人亲戚遭受电信网络诈骗而遭受经济损失,情节严重者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希望广大市民朋友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并积极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共筑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